天天看點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作者:濤哥美食彙頭條号

波蘭地處歐洲中心,北臨寒冷的波羅的海,南依邊境上的綿綿群山。衆多江河溪流養育着豐富的魚類,肥沃的土地上種植着種類繁多的農作物,廣闊的森林裡生長着大量的野生動物、野果和野菇,這些都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提供了豐盛的食物,同時也影響着波蘭飲食文化的形成。根據世衛組織公布的資料顯示,2019年波蘭人的人均壽命達到了80.1歲,是歐洲各國人均壽命上升最快的國家。下面就來看看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1、早餐

波蘭家庭的早餐有幾樣東西是鐵打不動的:面包,黃油,奶酪。早上起來,去樓下面包房買一塊硬邦邦的大歐包,用電鋸切成片(絕大多數波蘭家庭中都有專用的電動面包鋸),抹上黃油,上面再加一塊奶酪或者一片熟肉,就是他們的一頓早餐。不同的面包,不同的熟肉切片,不同的奶酪,雞蛋和蔬菜沙拉,除了雞蛋以外,其它的食材全部是涼的。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波蘭家庭早餐的奶酪是奧斯茨派克一種用鹽漬羊奶制成的煙熏奶酪,而波蘭制作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奶酪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牧草和羊奶,制作過程也是全部手工。生産配方父子相傳。每個牧羊人都以自己的方法制作,是以每塊奧斯茨派克的味道不相同。牧羊人保護制造奧斯茨派克的過程,對他們來說,奧斯茨派克的做法必須是遺産的,不能從烹饪書學會。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波蘭早餐的羊角面包,叫“聖馬丁羊角面包”。這種面包中夾着白色罂粟、香草、無花果、葡萄幹、杏仁粉、橘皮等調料混合而成的餡料。再按照羊角面包的形狀去塑形,所有步驟都必須按照傳統配方上的工序加工,嚴格的控制配料制作和規定的火候進行烘烤。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根據記載,聖馬丁羊角面包的做法來自教會。當地的神父呼籲大家在聖馬丁節這一天把這種羊角面包分給當地的窮人。後來一位糕點師也說服了他的老闆,在每年的這一天做很多的羊角面包并且在裡面塞入了罂粟籽。沒錯,是罂粟籽, 波蘭很多蛋糕甜品也會放入罂粟籽。羊角面包窮人們可以免費拿取,但富人需要花錢,傳統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早餐當地人也會吃托倫姜餅。姜餅對歐洲人來說,可不隻是個餅幹糕點,更是有着深深的情懷。托倫的姜餅還有個美麗傳說,相傳有個叫博古梅爾的窮小子,在托倫一家姜餅屋做學徒,與老闆的女兒卡塔日娜萌生愛意,但遭到老闆的極力反對。一天,博古梅爾在維斯瓦河畔救起了一隻垂死的蜜蜂,蜜蜂為了報答他,給了一張秘方。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博古梅爾按照蜜蜂的配方和自己的創意,做成兩枚戒指上下相扣,兩顆心左右相并形狀的姜餅。老闆卻覺得姜餅受到了羞辱,将他掃地出門。可國王卻在意外之下,吃到了“愛心”姜餅,并說這是全世界最好的味道,下令隻準托倫生産。從此年輕人收獲了愛情,托倫也被稱為姜餅之都。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2、午餐

猶太人和奧匈帝國的烹饪傳統對現代的波蘭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午餐當地人會在傳統面包店買到香氣襲人的哈拉面包(這是猶太教徒在安息日食用的一種白面包),再來一份多汁的維也納炸豬排,吃完後再來份維也納薄皮蘋果卷或薩赫蛋糕。波蘭人不僅歡迎潮流美食新品,并極力保留其原有民族風俗,從意大利美食到法式佳肴,從格魯吉亞美味到烏克蘭特産,再到新近流行的以色列美食,以及中餐或日餐。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面包屑炸豬排這個做法,但是炸豬排配洋芋在波蘭的餐桌上也非常常見,是一道典型的波蘭菜。豬排要盡量地薄,酥脆的外層金黃誘人,肉的大小剛好占盤子的一半,這樣的炸豬排是最好吃的。洋芋的話最好是小個的嫩洋芋,上面撒些莳蘿,旁邊再搭配個酸菜,鹹香可口。

午餐波蘭家庭愛吃卡爾塔奇,它已經出名到被列入了波蘭官方的“土特産”名單!這道菜在波蘭的東北部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外表上看,它像一個長版的軟糯的面團子,但吃起來味道卻不一樣——從制作過程就能看得出,卡爾塔奇裡面其實是美味多汁的肉餡,上面再澆上炸過的洋蔥末和豬油渣,簡直人間美味!

格奇克洋芋也是波蘭人午餐愛吃的美食,經常被人們當作配菜或小吃。它的外觀看起來像一艘很有特色的小船。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這道菜一般是用沒削皮的煮熟或烤好的洋芋制作而成。在洋芋上開個口,往裡塗上格奇克——由濃稠的奶酪,拌入鹽、洋蔥或莳蘿做成。正宗的格奇克裡必須要有小茴香菜,這樣這道菜才夠味!

冷甜菜湯也是當地人午餐常吃的,這道美食可以說是炎炎夏日的救星!雖然Chłodnik litewski(litewski意思是“立陶宛的”)會讓人聯想到立陶宛,但這其實是地道地道的波蘭菜——發源于與今立陶宛相鄰的波蘭蘇瓦烏基地區,早在雅蓋隆時期,人們就開始食用,而在那時立陶宛所在的土地還是波蘭的一部分,由此得名而延續了下來。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午餐的黑麥湯是波蘭最有名氣的傳統湯之一,不同地區的烹饪方法略有不同,而最好喝的黑麥湯當屬于庫亞維地區的了!湯用料豐富,有香氣濃郁的蘑菇、切碎的肉塊和雞蛋香而不膩!傳統的黑麥湯一般會以一個全麥面包作“湯盤子”,喝完湯讓人還想接着把面包也吃掉。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午餐後好多人也愛吃一些甜點,罂粟籽蛋糕就是其中之一。每個罂粟果果殼内,含着成千粒細小的種子,波蘭人視其為豐收和多産的象征。遠古時代,教皇和使徒們認為在基督教傳統節日裡食用罂粟籽蛋糕能為大家帶來好運。波蘭人在發酵過的面粉裡塞入罂粟籽,杏仁,核桃等制成蛋糕,蛋糕的表層撒上糖霜或者橘皮(通常是擺上橘皮)。此種糕點口味醇厚鮮美,百吃不膩。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3、晚餐

晚餐波蘭人愛吃海鮮和魚類,波蘭的格但斯克以其出色的魚制品而聞名,它緊臨波羅的海。這座海濱城市與現代的格丁尼亞市和熱鬧的索波特市一起,構成了一個大都市區,人稱“三城之地”。在當地不同方式烹饪出來的海魚味道各具特色,例如佐着黃油紅酒醬或蘋果慕斯的波羅的海鲱魚,黃油香煎鳕魚和當地梭鲈佐炒白菜和烤洋芋。還有美味的魚湯。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美食深深紮根于波蘭地區的采礦傳統。辛苦工作了一整天的礦工們回到家後,迎接他們的是波蘭的美味菜肴。其中,最受認可和享有盛譽的食譜之一當屬西裡西亞牛肉卷了。用一片牛肉将培根、酸黃瓜和芥末卷成卷,然後慢炖至一按就軟的細嫩程度。随後,配以傳統的西裡西亞餃子和紅卷心菜絲色拉。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波蘭關于餃子這個詞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是餃子源自烏拉爾語;另一種說法則是它來自古東正教斯拉夫語“皮爾”,是“節日”和“慶典”的意思。數百年來,鄉村的婦女們齊聚一堂做餃子。從前餃子最常出現在耶誕夜的大餐,齋戒期間和婚宴上。波蘭傳統餃子其中有包肉餡的,奶酪和洋芋的,也有包酸白菜和野蘑菇的,荞麥粒的,動物内髒的等等。此外,也可吃到新口味的餃子。像意大利菠菜白幹酪餃子和雞肉芝士餃子。夏天的時候,波蘭很流行吃甜餃子,如在草莓餃子或藍莓餃子上撒上白糖和酸牛奶。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紅菜湯是發源于烏克蘭的一種濃菜湯,成湯以後冷熱兼可享用,紅菜湯是中歐和東歐一些國家最大衆化的湯,有很多版本和做法。在這些地區,羅宋湯大多以甜菜為主料,常加入馬鈴薯、紅蘿蔔、菠菜和牛肉塊、奶油等熬煮,是以呈紫紅色。有些地方以番茄為主料,甜菜為輔料。波蘭紅菜湯還要加上一種餃子一起吃。紅菜湯有素的,豬肉的,或者純紅菜頭熬湯都可以叫紅菜湯,但基本要用紅菜頭打底才算正宗。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晚餐還有一種經常吃的美食就是西裡西亞血腸。這種波蘭當地傳統的血腸,是用各種豬肉和血以及荞麥碎谷粒制成的。這款美味的名稱源自西裡西亞方言對荞麥的稱呼。這款香腸與西裡西亞的聯系如此緊密,以至于它已被歐盟委員會注冊為了“地理标志保護标簽”,這是對具有獨特品質的地區産品的認可。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波蘭家庭晚餐的餐桌上也會吃酒類,尤其愛喝啤酒和度數高的烈酒。古老的格但斯克釀造的啤酒非常有名,繼承并延續了獨特的釀酒傳統:多個地區仍在提供當地釀造的啤酒。有些當地人甚至自己釀造這種琥珀色的飲品,廣受歡迎的格但斯克烈酒采用16世紀的傳統配方釀制而成,它的名字叫金水酒,因為酒中真的含有小金箔片。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在傳統的波蘭廚房裡,人們喜歡在夏天的時候采集果香四溢的水果将之做成果醬,法式果醬或果汁即可。也能用這些水果來釀制醇香、活血暖身的甜香酒。很多波蘭家庭都會依照代代相傳的秘方自行釀酒。自釀的覆盆子甜香酒不僅能提醒神腦,也非常适合搭配甜點。除此之外,它還有改善身體機能的效用。很久以前波蘭人用它來增強抵抗力,認為這是治療感冒的最佳良方。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波蘭人為何能長壽?

波蘭《日報》日前報道,根據波蘭研究機構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可能比那些隻上過國小的人壽命更長。長壽不僅與生活方式有關,還與教育程度有關。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有可能獲得高壽。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研究顯示,一名25歲有碩士學曆的波蘭居民的壽命比隻有國小教育程度的同齡人最後可能要長12歲。 波蘭科學院弗羅茨瓦夫人類學研究所的研究也顯示,對人的壽命有影響的因素,既非環境污染,也非基因,而是學曆。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波蘭人常說,即便是餐最好的飯菜,也不如自己家裡做得健康。 近年來波蘭人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1989年起至今,波蘭人食譜中的肉類比例由29%增加到了55%,是以他們的健康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而這也是與受教育程度有關。學曆低的人幾乎不飲用純淨的瓶裝水,是以可能增加患病的風險。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研究還顯示,全民免費的醫療制度,加上醫療條件裝置的極大改善,社會大衆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是以,波蘭人的壽命比十幾年前增加了8.5歲,知識人士的數量也增加了一倍,這一變化的意義重大。

波蘭家庭的一日三餐,頓頓愛吃肉,為何人均預期壽命能到80歲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針對此事你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濤哥每天都會分享不一樣的趣聞,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祝大家在2022年裡身體健康,财源滾滾,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