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兩年前,方平回村為村幹部奔走,經過一番努力,當選為村委會主任。</h1>
方平履歷
方平,50歲,18歲,高中畢業,全縣國有家具廠招聘,他通過了考試,走進家具廠,成為一名食品勞工,完全跳出了農場大門。
後來,随着社會的發展,家具廠改制,他承包了工廠裝修團隊,帶領20多名勞工開始謀生。經過幾年的辛勤勞動,在家具廠倒閉的同時,他成立了一家裝飾公司,恰逢房地産開發熱潮,家居裝飾進入了高利潤的行列,憑借優質的裝飾技術和完善的服務水準,他成為裝飾行業的領軍人物,同時他也成為了數千萬美元的大資本。

方平回家看戲
三年前,已經逃亡了30年的方平突然做出了一個決定,把裝修公司交給了妻子,獨自一人回家,一個山水秀美麗的小山村,卻是貧窮白白的山水秀。
方平為什麼放棄了一天的事業,回國了?它始于他回家看望他的第二個祖母。
那是春節前一天,他回到家鄉,想起了一個有兩個奶奶的家庭,因為小時候,兩個老奶奶非常愛他,長大後他一直關心着兩個老奶奶,每年過年都會坐在兩個老奶奶家裡。這天,他去了二老奶奶家,走進門,他感覺到二老奶奶家的溫度和室外溫度差不多,一陣寒風不時吹到他的身上,他問二老奶奶家為什麼這麼冷?第二位祖母指着破舊的屋頂,跟他說話。
二祖母說:"大孫子啊,我17歲就嫁過來了,嫁到了這破房子,到今年87歲,剛住70年,現在房子又老又破,屋頂到處都是漏雨,這個夏天又完了,也沒完,然後沒錢,隻能活,反正我也活不了幾年, 可以熬幾天。方平聽着心裡很不舒服,看着兩位老奶奶破舊的房子,他想起了村裡老人和年輕人住的房子,從他30年前離開村子,現在幾乎沒有變化,大部分人還住在那低矮破舊的房子裡,什麼?這表明人們的日子沒有改善,他們手頭沒有多餘的錢來建造新房子。
那年春節過後,他拿出2萬元給二老奶奶裝修房子,同時,腦子裡還留着一個想法,那就是:回鄉,幫父親和村民住好房子。
方平的故鄉
方平的家鄉方家溝隻有60多戶,村邊山三面環水,一個比較有名的方溝河源頭在他的家鄉根下,村裡有600多畝的土地,薄薄的土地和肥沃的田地各有300畝,種莊稼隻有三種:花生玉米和小麥, 近年來,村民種植少量的蘋果和桃子,但由于各種因素,種植果樹賺不到幾筆錢。
該村顯然很貧瘠,但小山村的自然環境非常優美,特别是村子從西到東被一大半圈河環繞,水資源特别豐富,河水兩岸自然形成一系列池塘,連接配接整整300畝, 這是北方一個嚴重的缺水區,是一個非常罕見的水鄉。
方平當選村長
那一年,我為第二位祖母修好了房子,正好趕上村委會選舉,方平決定回村裡參加選舉。
村裡60多戶,140多人,都知道方平是個能幹的人,村裡能有能幹的人回村當上司,是村民們要的,是以,方平幾乎是全票通過,順利選就了村委會主任。
作為村委會的負責人,他在村外轉過身來,勾勒出村子在腦海中如何發展的輪廓,并一步一步地實施。
他修建了道路,街道,路燈,純淨的水,平穩穩定地花了2年時間。
方平建了一座小樓
去年冬天,在農業休閑旺季,方平突然拆毀了村裡的老家,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建起了一座兩層輕鋼小樓,上下各有100多平方呎。
建造這座2層建築,方平拿了一本書寫下來,就是要建一本房子的賬本,從地基到小樓的完工,從材料到人工成本,他記下了非常詳細的筆記,下面是他的部分賬目。
輕鋼骨架:140平方,每平方1250元,共17.5萬。
地基:水泥、石材、鋼材等9萬元。
安裝費用:人工、材料等13.6萬元。
裝修費用:材料、人工等8萬元。
空氣能:帶地暖中央空調等4.5萬元。
前後院後院裝修:土建、人工等6萬元。
水電:材料、人工等3.8萬元。
其他:3萬元。
合計:65.4萬元。
方平的小樓後,仿佛刻意炫耀,每天邀請村裡的人來他家參觀,每個上司來參觀,他都會跟上問題:住在這麼小的樓裡好嗎?來訪的村民說:"嗯,那很好,隻是你無法覆寫它。"
方平的計劃
村民們走訪了方平的小陽樓,嘴裡說"蓋不起",心裡都發癢,而方平想要的就是這個結果,讓村民羨慕又爬不起。
這是方平心中的一個大目标,他想帶領村裡的老少賺錢,經過幾年的發展,再為村裡的每一個家庭建起這樣一座小樓。
他的計劃是:先由個人投資,将村外系列池塘開發起來,建有300畝的荷花池、魚塘,300畝的荷花池屬于當地最大的荷花池,将吸引縣内人來參觀觀賞花卉。在荷花池的邊緣建有數百個釣魚平台,以吸引釣魚愛好者前來釣魚。每年元旦捕撈一批魚賣出去,300畝池塘一年至少可以養殖100萬斤魚,按15元一斤魚計算,可賺1500萬元。300畝池塘成功開發後,村裡将更新改造為其他用地,種植高效作物,利用蓮花和魚類吸引遊客,銷售栽培作物,這相當于養殖相結合,綜合開發,最終年淨收入可達到500萬元。
轉回樓房,有了錢,就可以考慮每家每戶建一棟2層的小樓。按方平的小樓140平方成本65.4萬元計算均價,一平方約4600元,按100平方計算,合計為46萬元。
60戶家庭要建60棟小樓,需要2700萬元,村裡要用6年的養殖項目,才能充分實作家庭在小海底生活的大目标。方平想:那時,二老奶奶如喪偶老人也可以住在寬敞明亮、溫暖的冬季和涼爽的建築裡。
方平先是建了自己的小樓,然後讓大家參觀,目的是激發大家的鬥志,提高大家的發展意識,讓村老少能夠團結起來,擁抱集團的發展,共同實作宏偉的目标。
<h1級"pgc-h-arrow-right">今年,方平繼續擔任村委會主任,他現在已經開始為項目的營運做準備,資金用于前期投資已經到位,相信經過6~8年的時間,讓家庭住上2樓的夢想, 肯定會成真。而方平先是自己建了樓,然後又為村民建了一個大目标,這難道不是成功實施鄉村振興的典範嗎?</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