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央民族樂團連續十年以《紅妝國樂》音樂會緻敬女性

中央民族樂團連續十年以《紅妝國樂》音樂會緻敬女性

男高音歌唱家閻維文與女高音歌唱家梁文靜“師徒同台”合唱 盧旭 攝

中新網北京3月8日電 (記者 應妮)中央民族樂團《紅妝國樂》音樂會日前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辦。十年來,該音樂會已成為中央民族樂團品每年緻敬女性的品牌劇目。

音樂會由指揮家陳冰執棒,金玥擔任樂隊首席,男高音歌唱家閻維文、二胡演奏家于紅梅等頂級嘉賓傾力加盟,以盛世紅妝奏國樂芳華,為觀衆呈現了一台精彩紛呈的音樂盛會。

中央民族樂團連續十年以《紅妝國樂》音樂會緻敬女性

指揮家陳冰攜中央民族樂團的演奏家們謝幕 盧旭 攝

指揮棒起,一曲民族管弦樂《奔騰》為音樂會拉開序幕。叙事音詩《鹿母蓮》在女高音歌唱家魏伽妮的動人演唱與男低音歌唱家劉揚的深情誦讀之下,為觀衆帶來一個關于善良“鹿女”和母愛的美麗傳說。民族管弦樂《舞之光影》由女性作曲家朱琳作曲,這首民族管弦樂獨幕喜劇結構緊湊,線條流暢而不失個性,節奏明快而富有動力,音符在舞台上交織成動态的光影圖景。

作為音樂會的“神秘嘉賓”,男高音歌唱家閻維文的登場為音樂會掀起了高潮,他的代表作《母親》在《紅妝國樂》的舞台上顯得更加動情、感人,與女高音歌唱家梁文靜“師徒同台”合唱的《想親親》則展現濃郁的地域風情。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閻維文首次與中央民族樂團攜手。

下半場音樂會以民族室内樂《梅邊四夢》開場,這首由女性作曲家王丹紅作曲的樂曲是近年來民族器樂表演形式小型化、多樣化探索領域,具有代表性和突破性意義的曲目,更是用民族音樂闡釋、描繪“美”的經典之作,展現出傳統與現代、繼承與創新的對話新境。

随後,民族管弦樂作品《民風組曲》奏響,《小河淌水》《漁歌》《雨夜花》《黑走馬》四首作品分别創作、改編自雲南民歌、赫哲族民歌、台灣流行歌曲、哈薩克族民間舞蹈音樂,用音樂描繪出祖國遼闊版圖上“十裡不同俗、百裡不同風”的文化面貌。

中央民族樂團連續十年以《紅妝國樂》音樂會緻敬女性

二胡演奏家于紅梅在演奏中 盧旭 攝

二胡演奏家于紅梅壓軸登場傾情演奏了《蒙山沂水情》。她的演奏将二胡委婉如歌的音色發揮到極緻,弓弦之間流淌出的鄉愁感染着現場的觀衆。緊接着,《賽馬》熟悉的旋律響起,作為二胡曲中的經典之作,于紅梅版的《賽馬》一直好評如潮,一曲奏罷,掌聲雷動。在觀衆的掌聲和歡呼聲中,樂團為觀衆獻上返場曲目《送我一枝玫瑰花》。

“《紅妝國樂》音樂會已走過十年,成為中央民族樂團每年三月獻禮‘兩會’、緻敬女性的品牌劇目。在這個舞台上,歌頌黨、贊頌人民的音樂作品不斷上演,女性指揮、演奏家、歌唱家、戲曲家、作曲家不斷湧現,展現出巾帼不讓須眉的藝術姿态,女性主題的音樂則溫暖、感染了一批又一批觀衆。”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趙聰表示,今年,我們以最頂級的嘉賓陣容、最優質的曲目、最多元的演繹形式為音樂會啟動又一個十年,希望《紅妝國樂》能夠不斷突破創新,不斷再造和重塑女性主題音樂會的新經典。(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