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6氪首發 |「KIRI Innovation」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專注低成本消費級3D重建技術

作者:36氪

文 | 吳詩迪

編輯 | 潘潇雨

36氪獲悉,專注于3D掃描重建技術的「KIRI Innovation(麒砺創新)」已于近日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青松基金領投,原股東英諾天使、普渡資本持續加注。本輪融資資金将主要用于加大研發投入以及市場推廣等方面。

随着“元宇宙”概念爆火,再加上潮玩、遊戲等文娛領域的快速發展,生态對于3D素材的需求逐漸增多。同時,3D列印市場的發展,也對更高效、消費級的3D模組化工具提出了要求,是以,消費級3D掃描産品的市場缺口正在出現。

以往的3D掃描技術,多用于汽車、影視、工業等專業場景中,是以對于精度以及專業性的要求也更高。這也導緻了傳統3D掃描器的成本高居不下,通常一款工業3D掃描器往往在幾萬元至幾百萬元不等。

在這樣的市場契機下,2018年成立的KIRI Innovation(麒砺創新),專注于研發低成本3D掃描重建技術,并開發消費級3D掃描應用。KIRI的 CEO兼創始人王正男向36氪介紹,目前,KIRI已推出一款名為KIRI Engine 3D掃描的手機應用程式,可适用于安卓和iOS系統。在KIRI Engine上,使用者拍攝物品上傳雲端,即可擷取物品的3D模型。

36氪首發 |「KIRI Innovation」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專注低成本消費級3D重建技術

通過圍繞物體拍照進行3D掃描重建的KIRI Engine app

具體的操作是,使用者圍繞物品拍攝30至70張照片,并上傳至應用程式。照片先經過手機端預處理,再通過雲端算法生成該物品的3D模型。在導出時,KIRI提供高精度和低精度兩種選擇,可以滿足3D列印、普通渲染等不同需求,使用者按次付費或訂閱付費。

據王正男介紹,KIRI采用的3D掃描技術原理,是基于多目視覺算法。由于每一件物品都擁有衆多特征點,而由于照片拍攝角度不同,物品呈現的特征點也會不同。“我們通過AI算法識别出每張照片的不同特征點,來确定物品的空間資訊,進而在雲端進行3D模型重建。”是以,一些材質豐富、結構複雜、色彩豐富的物品,更适合應用在3D掃描上。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掃描過程簡化,但是重建出的3D模型效果卻依舊逼真。原因就在于,KIRI的雲端算法,通過将4K品質的紋理貼圖覆寫在建立出的模型上,提升清晰度和逼真度。“事實上,并不是每一領域都要達到工業級的精度水準。例如在低渲染能力的遊戲和VR場景中,模型精度越高,反而越容易卡頓,是以它們對模型貼圖有更高要求,而不是模型實際的幾何精度。”

36氪首發 |「KIRI Innovation」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專注低成本消費級3D重建技術

KIRI Engine app 部分操作界面

在王正男看來,KIRI的核心壁壘展現在兩方面:

其一是手機端和雲端的配合。通過計算出拍攝圖檔時手機所處位置,将資訊上傳到雲端,簡化雲端模組化的流程。“我們的優化路徑是,讓手機底層的開發算力和雲端需求配合,進而降低算法成本。”目前,KIRI已經在蘋果、安卓兩個不同開發環境下,完成底層架構的調用。

其二是團隊開發經驗。KIRI的核心創始團隊,從畢業設計時就專注于打造3D掃描解決方案。“當時做的是雷射3D掃描裝置,但我們發現由于晶片、攝像頭,成本居高不下。後來又研發了硬體+手機掃描的産品。一點點積累後,才有了現在隻需要手機的二代産品。”

目前,KIRI的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兩方面。首先是海外的UGC 3D應用。“國外的遊戲創作者和社群都比較活躍,特别是基于虛幻引擎的遊戲及3D應用的開發,對于3D模型的需求極大。再加上近年來AR、VR的發展,快速的3D掃描模組化工具,能夠解決素材短闆的問題。”

其次是國内的電商領域。借助KIRI的3D掃描技術,賣家可以将快速生成的3D模型,應用在AR展示、線上試穿等方面。“電商的3D模組化流程和棚拍大體一緻,但通過3D掃描技術可以實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2021年雙十一期間,KIRI還與寶潔、京東等達成了合作。

王正男向36氪透露,對于未來發展,KIRI有兩方面規劃。一方面在技術層面,通過視訊錄制、減少照片張數、AI輔助生成等形式,進一步簡化使用者3D掃描的過程。

另一方面是通過積累,打造3D模型的素材社群。“目前3D素材的儲量比圖檔少很多,但是随着未來3D模型的應用場景增多,3D素材庫将是UGC創作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通過KIRI Engine工具生成的3D模型資産已經達到萬件,預計在2022年底KIRI将完成3D模型資産的原始積累,并向全球開放3D資産庫。

36氪首發 |「KIRI Innovation」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專注低成本消費級3D重建技術

KIRI Engine使用者運用KIRI 3D資産建立的3D場景

36氪首發 |「KIRI Innovation」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專注低成本消費級3D重建技術

團隊方面,KIRI三位創始人皆畢業于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其中,CEO兼創始人王正男曾就職于本田汽車公司,獲2020 加拿大 30Under30 精英榜。COO兼聯合創始人胡興壄曾就職于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加拿大零售公司 Canadian Tire,有多年項目管理、供應鍊管理經驗。CTO兼聯合創始人楊天嘯曾任職麥格納國際進階工程師,有多年計算機算法開發經驗,主導底層3D重建算法開發和整合。

作為本輪投資方,青松基金合夥人張放表示:“在3D掃描市場裡,存在使用門檻高、成本高等痛點,而KIRI團隊的方向也是向着簡化3D模組化的方向。同時,随着未來3D市場成熟,用低成本的方式積累大量素材,也是現階段青松基金看中的内容。此外,我們也看好KIRI的團隊背景,一方面團隊的海外留學背景對于海外市場把握更準确,另一方面KIRI在早期積累了一批種子使用者,也能夠促使團隊對于消費者的洞察更為精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