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buntu - Windows和Linux類似功能的目錄對照

僅供參考

自從Windows Vista之後Windows的目錄結構調整過(最大的差别是"我的檔案"沒了),以Windows 10的為準

如有疏漏或錯誤歡迎補正 歡迎補充内容

使用者檔案夾vs主目錄

Windows:

    C:\Users\使用者名

    C:\Users這個檔案夾在中文的檔案管理器中顯示的是"使用者" 但實際的檔案名不是

    這個目錄包含文檔 下載下傳 音樂 桌面 開始菜單等檔案夾

Linux:

    /home/使用者名

    這個目錄包含文檔 下載下傳 音樂 桌面等檔案夾

    另外root使用者的主目錄是/root/

應用資料vs(我也不知道叫什麼)

    C:\Users\使用者名\Appdata\Roaming\

    實際上由于某些原因并不是所有應用的資料都存在這裡 還有一些其他功能類似的檔案夾 這個是比較常用的

    這個檔案夾是不顯示的 可以在檔案管理器手動輸入打開 也可以用指令%appdata%

    /home/使用者名 下的以"."開頭的系列隐藏檔案夾

    在Linux中隐藏檔案或者檔案夾都是"."開頭

程式檔案vs(我也不知道叫什麼)

    C:\Program Files

    C:\Program Files(x86) (存放32位軟體)

    大家隻要安裝過軟體應該都知道這個檔案夾

    Linux的可執行檔案和庫檔案是分開的

  可執行檔案

    /bin

    /usr/bin

  庫檔案

    /lib

    /usr/lib

    至于為啥根目錄和usr目錄有差不多功能的檔案夾 這個是曆史原因 以前Unix /usr是使用者檔案(User) 類似現在的/home 但是根分區後來裝不下了就把一些檔案移動過來

    然後大家全稱都改成Unix System Resouces  這個我也很服氣

    現在根目錄放的是對系統運作重要的 不是那麼重要的放/usr

公用檔案vs共享檔案(大約)

    C:\Users\Public\

    包含公用的圖檔 音樂 桌面圖示等 實際上近似廢棄了 大概隻做相容用

    /usr/share

    舉個例子:一般發行版的預設桌面桌面放在這裡

    實際上這兩個檔案夾不能直接畫等号 在Linux裡 這個目錄存放非程式的檔案(比如圖檔 音頻 字型等需要被其他軟體使用的藝術作品)

    與之相應功能而使用者自有的是"/home/使用者名/.local/share" 實際上這個share的含義已經展現不出來了

    為什麼不是/usr/local/share呢 這個我也不知道

快捷方式vs啟動器

    一般使用者檔案夾和公用檔案夾裡面的開始菜單和桌面 .lnk為擴充名

    /usr/share/applications

    /home/使用者名/.local/share/applications

    .desktop為擴充名 實際上和Windows快捷方式非常相似 就是個文本檔案

    在Linux裡面更通用的是符号連結 Windows也有符号連結 但是不是那麼常用

系統資料庫vs配置檔案

    C:\Windows\System32\config

    用系統資料庫編輯器regedit.exe可以修改

    /etc

    /home/使用者名/.config

    配置檔案比較亂 看軟體開發者喜好有各種格式的 用文本編輯器即可修改

系統檔案vs核心

    C:\Windows\System32

    C:\Windows\SysWOW64 這個是運作32位程式用的 windows on windows64

    /boot/ 那個不到10MB的vmlinuz什麼什麼就是核心本尊

    實際上很多功能已經拆分掉了是以看着顯得小 順便這個在apt源裡名字是 linux-image-版本号

驅動程式vs核心子產品

    C:\Windows\System32\drivers

    擴充名是.sys

    /lib/modules/

    擴充名是.ko 和上面那個加在一起才是核心的實際大小 源裡名字是 linux-module-版本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