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張霞
資料來源:《商界人士》(ID:商業領袖)
著名時裝設計師皮埃爾·卡丹(Pierre Cardin)昨天(當地時間12月29日)在巴黎去世,引發了一波紀念浪潮。
記住皮埃爾·卡丹的原因大緻如下:
他是中國人的老朋友,也是第一位将西方時尚引入新中國的西方設計師。1979年3月,57歲的皮埃爾·卡丹(Pierre Cardin)來到中國,帶領12名服裝模特參加了在北京國家文化宮舉行的服裝秀,這是自1949年以來的首次國際品牌展示。
2.想念他,就像錯過了一段曆史。"皮埃爾·卡丹"這個服裝品牌,時尚激發了一代成功的中國男人,曾經在中國人的眼中高端服裝和奢侈品消費的代名詞。
3. 他引入了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在北京崇文門酒店開設了馬克西姆西餐廳,這是中國搖滾的發源地,崔健,程琳,何勇和艾靜等歌手在成名前曾在那裡演出。
但是,他不是把他看作一個對中國有友好感情的朋友,而是被視為一個聰明的、賺錢的商人,與中國有交集,并影響了中國的起源。
Pierre Cardin的商業頭腦在他擔任設計師期間顯而易見。
資料顯示,皮埃爾·卡丹出生于意大利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4歲時辍學,在一家小服裝店當學徒。1946年,24歲的他為法國著名導演讓·科克托(Jean Cocteau)的電影《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設計了服裝和面具,并被推薦到迪奧先生的工作室當學徒。在Dior,Pierre Cardin被重新用作設計師Dior的助手,并參與了服裝系列"NEW LOOK"的生産,這件作品奠定了該品牌DIOR的基礎輪廓。
1950年,Pierre Cardin創立了一家獨立的服裝設計公司,憑借大膽的設計理念,多次率先:1953年設計了百倍的羊毛外套,在美國銷售了20萬件;
紀錄片《卡丹之家》(2020)
作為歐洲進階時裝行業的明星人物,他一生中曾獲得過三項奧斯卡"金針"獎,至今沒有設計師能夠超越。但他是進階時裝的"叛逆者"。
在20世紀50年代的法國,進階時裝價格昂貴,隻有少數上層人士能夠負擔得起。職業生涯處于巅峰的皮埃爾·卡丹(Pierre Cardin)對此提出了質疑,他說:"當沒人穿它時,我們所謂的'創造力'有什麼用呢?""。進而提出了"時尚平民"的觀點,試圖讓時尚的價格和設計更加流行和流行。
1959年,他在巴黎春天百貨公司推出了自己的成衣系列。此舉打破了當時巴黎時尚界的傳統,并導緻許多同行的反對,甚至将他從法國進階時裝商會中除名。
但這對他來說并不是威脅或障礙,在設計界被視為"不可了解"的反叛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1973年,Pierre Cardin開始跨界布局,以自己的名義成立了法國商人Pierre Cardin公司,以自己的名義注冊商标到上千種不同的産品,如童裝、配飾、鋼筆、家具等,公司的業務日益全球化,使"Pierre Cardin"遍布世界各地。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皮埃爾·卡丹(Pierre Cardin)已經授權了800多個項目,并在全球擁有500多家工廠,超過了銷售IP的迪士尼。《紐約時報》稱他為"品牌遠見者",2002年的一篇文章指出,大約800種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産品在140多個國家銷售,每年産生10億美元的收入,每年僅從商标使用費中就收回約3500萬歐元。
中國市場的發展正式成為其商業願景的一部分。20世紀70年代末,在中國社會政治動蕩時期,他踏上了中國的土地,皮埃爾·卡丹的名字一度在長城内外回響。他還用從中國賺來的錢把絲綢等面料買回法國,生産了一批具有濃郁東方氣息的服裝。皮埃爾·卡丹(Pierre Cardin)于1977年與俄羅斯建立了關系,1983年對印度感興趣,并于1991年被派往越南談判合同。
皮埃爾·卡丹在中國。圖為北京記憶的截圖
時任《中國時尚》雜志咨詢總監的曾丹曾曾與皮埃爾·卡丹有過接觸。皮埃爾·卡丹的進步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5年,皮埃爾·卡丹受邀到北京,在中國時尚文化函授中心為北京學生講課。内容是關于皮埃爾·卡丹王國的三大支柱産業:時尚,房地産,快餐商業模式。離開後,學生們很生氣,問我為什麼請這樣的人講課,卻沒能為他們解決服裝的技術問題。其實,我并不明白其中的意義,卡丹先生說的是他的成功模式。顯然講座内容實在是太先進了,我們沒聽說過房地産、快餐等字眼。如果一千人中的一個真正了解和效仿,他可能已經是億萬富翁了。"①
事實上,Pierre Cardin在中國的願景不僅展現在他對服裝市場的大膽探索上,也展現在他業務品種的多元化上。他在中國的業務跨越國界,涉及大宗商品、汽車、飛機模組化、房地産、餐飲等行業。其中,1983年,皮埃爾·卡丹投資500萬開了Maximfa餐廳,當時人均月收入60元,人均消費150元。到2009年,皮埃爾·卡丹僅在中國就有24家代理商。
2007年,皮埃爾·卡丹在長城主持了40周年紀念演出。照片提供:視覺中國
"如果有人讓我做衛生紙,我會做的,為什麼不呢?"2002年,皮埃爾·卡丹在接受采訪時說。在他的衆多行業中,與他的"老銀行"最鮮明的是皮埃爾·卡丹(Pierre Cardin)的沙丁魚罐頭。作為回應,他說他甯願聞到沙丁魚的味道而不是香水,因為他在戰争期間餓了。
說白了,皮埃爾·卡丹是一個拒絕談論高雅藝術、怕貧窮、愛賺錢的人,但隻要他的商業模式已經建立起來,足夠艱苦,作為一個沒有理想的好商人,他就無形中改變了世界。畢竟,他承包了一代中國男裝的時尚記憶,依然主宰着中國小縣城的男裝;畢竟,我們對羅永浩有崇高的理想,他仍然通過出售皮埃爾·卡丹來賺錢;而這個通過賣标簽每年賺13億美元的南極人,在皮埃爾·卡丹面前更是卑鄙。
當然,水也可以傾覆船,大量授權為皮埃爾·卡丹賺了一大筆錢,也因為授權的混亂,質地好,品牌價值暴跌,也讓他的名聲大噪。
在中國市場,"淨額"授權導緻産品品質參差不齊,市場上出現了各種"皮埃爾·卡丹"。在各種投訴網站上有許多關于皮埃爾·卡丹的投訴。同時,在廣大的三四線城鎮市場,仍然有大量的假貨。
2009年9月,由溫州商人潘長海、孫曉飛和陳曉飛組成的溫州承龍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收購3700萬歐元(約合3.7億元人民币),用于中國大陸皮埃爾·卡丹部分産品的營運和管理。這三人背後,堪稱中國三四線鎮男裝部半壁:盤長海是"金麗"在中國大陸皮具制品商标擁有者,著名品牌"萬丹路"的買家之一;陳曉飛和孫曉飛是《卡地亞鳄魚》的特工——到目前為止,中國商人皮埃爾·卡丹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皮埃爾·卡丹(Pierre Cardin)因濫用品牌授權而退出了中國頂級城市企業。圖為皮埃爾·卡丹1994年在北京街頭的廣告。照片提供:視覺中國
至于皮埃爾·卡丹(Pierre Cardin),他已經足夠大了,可以管理他龐大的帝國,他隻是回到了法國鄉村的一棟别墅,那棟别墅作為一艘外星飛船重新拔地而起。
2020年9月21日是Pierre Cardin品牌成立70周年。98歲的皮埃爾·卡丹(Pierre Cardin)戴着口罩出現在會場,觀衆站起來鼓掌。當時,皮埃爾·卡丹(Pierre Cardin)的估值僅為4億美元,不到1970年代估值的三分之一。
但這并不能阻止他受歡迎。那天晚上,歌手馬修·貢德(Matthew Gonder)演唱了自己的緻敬歌曲《He's Beyond》。"你可以嘲笑他,他不在乎,他的批評者買他的内衣,甚至評論家也讓他成為百萬富翁,"歌詞唱道。
歌詞可能是皮埃爾·卡丹一生中最好的注腳。
注:(1)早春之一:皮埃爾·卡丹第一次來到中國的那一天,Zendan
資源:
《皮爾卡丹之死,西裝行業"老大哥"的奢侈與救贖》,新京報貝克金融
"皮埃爾·卡丹之死,名字值得銘記",騰訊時尚
皮爾卡丹收購:上海華語服務遊戲溫州招商局、中國時尚品牌網
字幕是在視覺中國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