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文/向彬

“新歲來臨舊歲辭,硯田常墾是吾師。夜闌把筆南窗下,寫就迎春第一枝。”2022年的2月1日正好是壬寅歲正月初一,這種公曆與農曆日期完全一緻是不多見的。為了紀念這個不尋常的春節,我特意創作了一件《墨梅圖》,并題寫了“寫就迎春第一枝”這首七絕詩,開啟我的壬寅新歲。

春節期間又逢立春,是人們期盼春天的最好回應。早春細雨,萬物複蘇,桃李含苞欲放,紅梅料峭枝頭。寫幾枝疏疏梅影,任暗香浮動;書數行清清絕句,讓詩意纏綿。在些些冷意中感覺春風,乃寒梅報春本性;在簌簌雪雨裡等待晴空,是世人祈福心聲。我喜梅花,不是憐惜“寂寞開無主”的失落,也不是贊歎“俏也不争春”的高尚,更多的是感受冷峭寒風中飄來的陣陣冷香,體味心曠神怡的暗香如沁;抑或欣賞平靜水面映照的淡淡花影,癡迷早春微雨的疏影橫江。曆代畫家筆下之梅,風格迥異。金農梅花的古雅,羅聘梅花的繁茂,楊無咎梅花的簡淡,陳道複梅花的凝練,王元章梅花的清氣,彭玉麟梅花的風骨,都是大陸古代文人對梅花不同層面的精神寫照。今之畫梅者,不僅要遍臨古代名家名作,掌握其筆墨技巧與構圖布局,還要留心自然界梅花的千姿百态與撲鼻清香,更要領會其梅花精神與詩畫意境,隻有遠師古人,近師梅影,外師自然,内師心君,才能真正畫出形神兼備而意境超然的梅花。我曾在自家《墨梅圖》上這樣寫道:“莫恨東君總誤時,人間冷暖自相知。我心略解梅花意,應是寒香第一癡。”若非癡情于梅,豈解梅心之意!

我畫梅花,尤喜墨梅,且采用沒骨畫法,偶爾用胭脂畫紅梅或用淡墨勾寫白梅。就畫面而言,我更喜歡梅枝獨幕喜劇,梅枝既要蒼老勁健又要生動清新,疏密結合,交錯有緻。我寫梅枝多采用中鋒用筆,謂之篆籀筆法,用筆輕松而力度勁道,速度不緊不慢,内心似散非散,于閑适中寓含振奮之氣,于勁挺中不失儒雅之風。花若不開,便無春意;花若全開,即刻凋謝;故我筆下的梅花以淡墨求生動,以疏密寫虛實,既有綻放之狀,又有含苞之骨。而我認為,梅花最難畫者乃花蕊。花蕊之筆,細而不弱,嬌而不脆,柔而不斷,挺而不堅,繁而不亂,簡而不虛,故用筆發力極其微妙。而梅枝上的濃墨點,亦是畫梅點睛之處,既不可多,多則墨點繁瑣;又不可少,少則梅枝纖弱;更重要的是,墨點不可均勻布局,墨點的形狀、間距要有變化,呈現出自然狀态。當然,在畫上自題詩句才是我畫梅的靈魂之處。我每次畫梅的心情是不完全一樣的,有時想表達梅花的淩寒綻放,有時想表達梅花的孤冷高傲,有時想表達梅花的報春使命,有時想表達梅花的高潔清雅,是以,每次作畫時都是随着自己内心的感覺在調整筆墨的情趣,盡管我有近百首詠梅詩,但每次畫完後都希望題寫新的詠梅詩句,以便更為真切地展現當時作畫的内心感受,用詩書融合畫意進一步喚醒梅花的靈魂。

其實,一個真正的文人書畫家,若要畫出超世脫俗的梅花圖,必從心底裡讀懂梅花的品格和風骨,或清雅,或孤傲,或紛繁熱鬧,或簡練疏遠,隻有達到癡迷的狀态,才能畫出具有靈魂的梅花圖。我曾作這樣一首題梅詩:“賞梅容易畫梅難,意滿胸中筆墨殘。豔羨孤山和靖老,此妻相伴自心安。”林和靖是真正的癡梅者,他曾在杭州孤山上種梅、賞梅、詩梅,其“梅妻鶴子”的故事流傳久遠,賞梅的境界可謂古今無二。故辛棄疾在其《浣溪沙》中寫道:“自有淵明方有菊,若無和靖便無梅。”辛棄疾真正懂得了陶淵明心中的采菊之情,其“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無挂礙,是人世間欲辯忘言的極美真意;辛棄疾更懂得了林和靖心中的疏影暗香,若不是林逋真正體會到了梅花的清雅絕妙,又怎能寫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絕世佳作?是以,在辛棄疾看來,自從有了陶淵明,世間的菊花才開出了意義;若沒有林和靖這樣的癡梅高士,這世間哪裡還有梅花的精神品格和靈魂?黃山谷雲:“天下清景,不擇賢愚而與之,然吾特疑端為我輩設。”誠哉!若無詩人,天下清景如同虛設;若無詩人,世間萬物有何境界?我曾在自家的《墨梅圖》上這樣寫道:“一枝花影自成詩,曲折橫斜過淺池。不見孤山和靖老,暗香浮動問誰知。”在我看來,真正領略到梅花暗香浮動者,古往今來惟林和靖一人而已!而今之畫梅者,或有高人傑士,但真正能融合畫意詩魂者,少之又少矣。吾雖不以畫梅而稱善,但癡梅之情不遜他人。有自家題梅七絕為證,詩雲:“此花偏愛向家門,墨作身姿詩作魂。定是前生皈萼蕊,癡心猶在老梅根。”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當然,正月期間的美好,不能全被梅花獨占,即便作畫,也會有蘭竹諸畫問世,而直接展現日常生活之心境者,便是詩詞。春節之守歲拜年,元宵之煙花耀彩,居家之品茶飲酒,出門之賞景吟風,都是難得的詩材。雖然每年都經曆同樣的節日,但每年的收獲各異,自然心境不同,惟詩詞方可真實記錄各種心境,使尋常日子充滿着情趣,使美好風光凝結為詩篇。詩情畫意的日子,不是蠅營之苟且,也不是夢幻之虛華,而是日月山川之光輝燦爛,是人生美好之藝術鴻篇。我以立春之前所作題竹詩為“得聿詩畫”二月稿畫上一個句号:“莫恨春雷破土遲,天緣物候兩由之。大寒助我淩雲志,最是高風亮節時。”

(原文發表于2022年第2期《思維與智慧》中旬刊《書教》)

附部分2022年2月書畫作品: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随筆丨向彬:夜闌把筆南窗下 寫就迎春第一枝

向彬,湖南新化人,号得聿堂,美學博士,教授,研究所學生導師,學者、詩人、書畫家。中南大學當代東方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全國)教育書畫協會高等書法教育分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湖南省視覺藝術評論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擔任高等院校書法教育規劃教材(16冊)總主編并主編《書法概論》《詩詞格律與寫作》,主編高中美術标準教科書《中國書畫》,出版《中國古代書法教育研究》《當代書法人才的類型與教育》《夢蘇堂書畫志——文人書畫的審美與創作》等著作16部,發表論文100餘篇。獲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二等獎、第六屆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全國第八屆書學讨論會一等獎、第二十屆蘭亭書法節“王羲之書法獎”、第三屆泰山文藝獎及山東書法創作成就獎等十餘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