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攻堅克難 砥砺奮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發展新走向

作者:錫林浩特高速交警
攻堅克難 砥砺奮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發展新走向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題:攻堅克難 砥砺奮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發展新走向

新華社記者

2022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程序中十分重要的一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中國的“兩會時間”将向世界鋪展怎樣的發展新圖景?

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系列新目标新部署,傳遞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信号。

穩——應對下行壓力 穩增長擺到更加突出位置

攻堅克難 砥砺奮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發展新走向

這是青海省2021屆高校畢業生春季校園招聘會現場(2021年3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國内生産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主要預期目标,引發海内外廣泛關注。

“這些目标是穩妥的,符合各方面預期,也展現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基調,更加注重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說。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經濟增速預期目标的設定,主要考慮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并同近兩年平均經濟增速以及“十四五”規劃目标要求相銜接。

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是大陸堅定邁向高品質發展的主動作為。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向東分析,2021年大陸GDP總量超過114萬億元,在這個基礎上今年如實作5.5%的增長目标,相當于5年前增長7%左右、10年前增長10.5%,對應的一年經濟增量,按經濟體算可以排到世界前20位。

攻堅克難 砥砺奮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發展新走向

風力發電機葉片在江蘇連雲港港碼頭等待裝船外運(2021年4月16日攝)。新華社發(王春 攝)

這是一個仍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作的目标——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重、挑戰多。複雜多變的國内外形勢下,大陸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

“面對新的下行壓力,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工作報告強調。

繼續做好 “六穩”、“六保”工作,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作,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推動外貿外資平穩發展,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攻堅克難 砥砺奮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發展新走向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湍口鎮三聯村黨總支書記方剛(右)和黨員志願者在村裡直播間展示當地特色農産品(2021年8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穩”字成為今年報告的高頻詞,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七大政策貫穿其中,形成一攬子穩定經濟的政策舉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為,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标設定更加接近潛在經濟增長水準,實作這一目标要加強政策統籌協調,把握好時度效,形成確定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的強大合力。

活——減稅降費加力 助企業“煥發生機”

攻堅克難 砥砺奮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發展新走向

在國家稅務總局福州市台江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納稅人在辦理涉稅業務(2021年1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援政策”“為企業雪中送炭,助企業煥發生機”“引導大型平台企業降低收費,減輕中小商戶負擔”……

政府工作報告裡這些“含金量”很高的表述,傳遞出對億萬市場主體的呵護。

減負力度更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财政廳廳長劉興雲說,減稅降費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有力舉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多重減負紅利,有助于激發經濟發展内生動力,實作從“放水養魚”到“水多魚多”“水大魚大”的良性循環。

靶向性更強——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顯著加大;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至300萬元部分,再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将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

攻堅克難 砥砺奮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發展新走向

在位于江蘇靖江的江蘇中力叉車有限公司,勞工在生産“油改電”叉車(2021年6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全國人大代表、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說,去年集團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就享受逾5000萬元稅收優惠。今年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企業提前拿到退稅,再疊加提高加計扣除比例,意味着“雙重利好”。“這給制造業企業增加科研投入、提升智造能力增添了信心和底氣。”

協同更高效——

“今年減稅降費突出特點是組合拳。既有減稅、降費,又有緩稅、退稅,整體作用更為明顯。”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委員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政府工作報告還部署具體舉措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援。“宏觀政策一定要協同,才能産生‘1+1>2’的效果。”劉尚希說。

進——加速動能切換 築牢高品質發展根基

攻堅克難 砥砺奮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發展新走向

在河北盛世天成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從業人員調試機器人産品(2021年6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穩中求進,穩是主基調,進是穩的保障,沒有持續的發展進取,就不會有穩的大局。

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亮出實招:

強源頭創新,提出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支援各地加大科技投入;惠創新主體,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完善裝置器具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

抓制造業攻堅,實施龍頭企業保鍊穩鍊工程,啟動一批産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着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促數字經濟發展,推進5G規模化應用,培育壯大內建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産業,釋放資料要素潛力。

攻堅克難 砥砺奮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發展新走向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行的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參觀者走過5G智慧展區(2021年9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百年變局下,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也是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全國政協委員、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禮進說,必須加強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不斷增強大陸産業鍊、供應鍊自主可控水準。

高品質發展要有科技含量,還要有綠色含量。

明确“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提出“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政府工作報告圍繞綠色低碳發展的新部署,受到代表委員點贊。

“綠色是高品質發展的底色,作為資源型城市,我們将加快城市綠色轉型更新步伐,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銅陵市委書記丁純說。

實作高品質發展,離不開體制機制保障。

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政府工作報告系統謀劃了一系列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精準施策,為推動建構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動力。

暖——守牢民生底線 彙聚攻堅克難奮進力量

攻堅克難 砥砺奮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發展新走向

老人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長者大食堂就餐(2021年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盼望生育、養老、醫療等方面繼續深化改革”“希望能夠拓寬收入管道”……幾天來,一份份網民給兩會的留言,傳遞民生熱點,反映百姓心聲。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決人民群衆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一系列社會政策,兜牢民生底線。

攻堅克難 砥砺奮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發展新走向

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裕華西路國小參加課後托管的學生在圖書館閱讀(2021年3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持續改善民生,回應百姓新期待——

中央預算内投資安排6400億元;政府投資更多向民生項目傾斜;多管道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财政補助标準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辦法;适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标準;鼓勵發展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

提升公共服務,拓寬發展新空間——

明确“加大社群養老、托幼等配套設施建設力度”“發展農村電商和快遞物流配送”等;提出“适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城市瓦斯管道等管網更新改造”等;“提升新型城鎮化品質”“有序推進城市更新”……

攻堅克難 砥砺奮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22年中國發展新走向

在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果園鎮楊泗廟社群,醫務人員指導居家老人用藥(2021年11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全國人大代表、西南大學教授謝德體說,一系列新舉措着力解決百姓“身邊事”“心頭事”,凸顯牢牢守住民生底線的施政要義,彰顯溫暖人心的民生關懷。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的,中國人民有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勇氣、智慧和力量。

人勤春來早,萬事日相催。

新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上司下,全國上下畢力同心,苦幹實幹,以更高品質的發展答卷,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記者韓潔、楊玉華、何宗渝、何欣榮、王優玲、孫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