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atetime.timedelta類

datetime.timedelta對象代表兩個時間之間的時間差,兩個date或datetime對象相減就可以傳回一個timedelta對象。

Python中datetime子產品中的timedelta就可以很輕松給出答案。

函數原型:

class datetime.timedelta([days[, seconds[, microseconds[, milliseconds[, minutes[, hours[, weeks]]]]]]])

從構造函數的定義中可以看出,所有參數都是可選的,并且預設都是0。參數的值可以是整數,浮點數,正數或負數。timedelta也有自己的一些屬性和方法,可以通過dir(datetime.timedelta)檢視。針對時間存儲,timedelta内部隻能存儲days,seconds,microseconds,其他參數的值會自動按如下規則進行轉換:

1 millisecond(毫秒)轉換成 1000 microseconds(微秒)

1 minute 轉換成 60 seconds

1 hour 轉換成 3600 seconds

1 week轉換成 7 days

例如兩個日期相隔多少小時用:

hour=int(delta.seconds/60/60) #delta為時間相減的值

           

zip() 函數用于将可疊代的對象作為參數,将對象中對應的元素打包成一個個元組,然後傳回由這些元組組成的清單。

如果各個疊代器的元素個數不一緻,則傳回清單長度與最短的對象相同,利用 * 号操作符,可以将元組解壓為清單。

a = [1,2,3]

b = [4,5,6]

c = [4,5,6,7,8]

zipped = zip(a,b) # 打包為元組的清單

[(1, 4), (2, 5), (3, 6)]

zip(a,c) # 元素個數與最短的清單一緻

zip(zipped) # 與 zip 相反,zipped 可了解為解壓,傳回二維矩陣式

[(1, 2, 3), (4, 5, 6)]

下一篇: 聯考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