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沖突發生後,美歐能源企業和投資機構“抄底”買入俄能源資産及公司債券

作者: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俄烏戰事持續,國際能源價格正不斷上揚,歐美多國從外交、金融、藝術、體育、醫療等各個領域對俄羅斯圍追堵截,但唯獨能源出口是個例外。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當地時間3月6日報道,歐洲最大石油公司殼牌(Shell)近期以“創紀錄的折扣價”購買了一批俄羅斯原油,此舉招緻西方輿論的批評,而殼牌則辯解稱,此次購買沒有違反任何西方的對俄制裁措施。

與此同時,彭博社3月4日報道指出,高盛和摩根大通等華爾街投資機構,近期也正在購買俄公司債券、高盛重點購買與俄能源、鐵路公司相關的債券,并開始競購俄羅斯主權債券。摩根大通則告訴客戶,該公司周四(3月3日)交易了約2億美元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公司債券。

俄烏沖突發生後,美歐能源企業和投資機構“抄底”買入俄能源資産及公司債券

CNBC報道截圖

據報道,上周五(3月4日),殼牌從俄羅斯大宗商品貿易商托克集團(Trafigura Group)手中購買了10萬公噸的俄羅斯旗艦烏拉爾原油,由于俄烏戰事發生,許多公司避開購買而導緻俄原油出口不暢,這筆交易的價格比國際基準布倫特原油每桶低了28.5美元,為有記錄以來最大折扣。

對此,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5日在推特上發出嚴厲批評:“我要問殼牌一個問題,難度俄羅斯原油裡聞不到烏克蘭人的血腥味道嗎?”

5日晚些時候,殼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次購買沒有違反任何西方對俄制裁,該公司始終在與政府進行緊張談判,會繼續遵循它們在供應安全問題上的指導意見,并強烈意識到必須極為小心地應對這一困境。聲明稱:“我們做出這一決定并不是輕率的,我們了解圍繞這一決定的強烈情緒。”

聲明還表示,殼牌歡迎政府或決策者的“任何方向或見解”,将繼續盡可能地選擇俄原油替代品,但由于俄羅斯對于全球石油供應的重要性,這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實作。

俄烏沖突發生後,美歐能源企業和投資機構“抄底”買入俄能源資産及公司債券

當地時間2022年3月2日,美國洛杉矶一處加油站顯示的油價。澎湃影像

當地時間3月7日,烏外長庫列巴又通過CNBC的節目,嚴厲抨擊了仍與俄羅斯有業務往來的石油企業。他說,一些大型石油企業可能會發現自己站在了曆史上錯誤的一邊。“世界将據此審判它們,曆史将對它們作出相應評判。”

CNBC指出,就在幾天前,殼牌于2月28日剛剛宣布,因為俄羅斯“毫無意義的軍事侵略行為”,殼牌退出與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及其相關實體的合資企業,并計劃退出北溪2号管道項目。《華爾街日報》透露,截至2021年底,殼牌在俄羅斯的合資企業中擁有約30億美元的非流動資産。

除了殼牌,其競争對手英國石油公司(BP)則在上周宣布,将出售其在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持有的19.75%的股份,可能讓這家英國石油巨頭付出250億美元的代價;美國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也宣布退出其價值40億美元的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業務。

而據彭博社3月4日報道,伴随着美國及其衆多盟友加大對俄制裁力度,抑制投資者對俄羅斯資産的需求,華爾街部分人士正抓住這其中創造出的買入機會。

俄烏沖突發生後,美歐能源企業和投資機構“抄底”買入俄能源資産及公司債券

彭博社報道截圖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近幾天以來,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一直在購買受創的俄公司債券,因為專門購買廉價信貸的對沖基金希望增持這些資産。

彭博社指出,想辦法押注“問題債券”是華爾街的标準做法,但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别軍事行動”而遭受西方譴責後這麼做,會帶來不一樣的風險。市場觀察人士說,世界多國正尋求懲罰部分俄羅斯公司,并将俄羅斯從全球金融體系中驅離,任何“有損這些行為利益”的公司都可能面臨聲譽受損。

美國和歐盟因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特别軍事行動”而對其實施嚴厲制裁,但在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飙升至多年來的高點後,迄今未對俄羅斯能源出口采取直接措施。

彭博社對此認為,這強調了歐洲和世界能源買家面臨的嚴峻形勢,它們需要研究如何應對可能失去市場上最重要的供應商之一的情況。殼牌購買俄羅斯原油是一個“信号”,表明盡管俄烏沖突越來越“緻命”,但主要買家可能會繼續購買俄羅斯的能源産品。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