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與烏克蘭不一樣嗎

台灣與烏克蘭不一樣嗎

文:方文

在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對烏克蘭采取“特别軍事行動”之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22日曾示警,“烏克蘭災難”之後,下一個就是台灣。

俄烏開戰後,引發了台灣島内上至黨政首腦、下到普通網民争相議論。俄烏都在千裡之外,與台灣沒有直接關系;但聯系到蔡英文死抱美國大腿、特朗普等一些美國政客不斷插手台灣問題等操作,引發擔心就不是空穴來風了。

由蔡英文引爆熱議

在台灣地區上司人蔡英文發出“台灣和烏克蘭不同”言論之後,相關話題開始引爆。

俄羅斯宣布出兵後,烏克蘭首都基輔、哈爾科夫軍事指揮中心都遭到飛彈攻擊,戰火持續延燒。蔡英文卻對美國喊話,台灣比烏克蘭更重要,并列出與烏克蘭的“三點不同”。一是地緣戰略重要性,台灣處于美國所謂“第一島鍊”要沖;二是地理環境優勢,與大陸隔着海峽;三是台灣在國際供應鍊上的地位高。對此,台北市議員羅智強2月24日在臉書發文表示,烏克蘭的處境,沒有人樂見,台灣除了祈禱戰争結束,人們莫受戰火蹂躏、摧殘塗炭,其實什麼也做不了。但他比較好奇的是,為什麼蔡英文要強調“台灣和烏克蘭不一樣”,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台灣與烏克蘭不一樣嗎

蔡英文稱對烏克蘭的處境感同身受。

羅智強的貼文引來網友議論紛紛,一日内有2千多則留言。人們争相表達看法:“看好了,台灣!烏克蘭隻示範一次”“台烏當然不同,不過,美國是同一個……”“等戰争開打時,就完全一樣了”“選舉快到了,在安撫民進黨的選民”“有何不同?是自我安慰”“同也好,不同也好,重要的是上司人别把人民帶入險境”“廢話,當然不一樣啊,烏克蘭又沒有整天在亂搞的‘民進黨’”“不同?異曲同工,殊途同歸啊,舔美的結果就是如此,醒醒吧!”“受苦的還是平民百姓”。

也有網友認為,“有什麼不同?在台灣真的發生戰争時,可憐倒黴的是老百姓們。政府官員一個個先搭機逃跑了,去年阿富汗就是這樣曆曆在目”“這次事件告訴我們一件事,烏克蘭被入侵,美國除了嘴巴說譴責、遺憾,要他們出兵?沒門。現在還有誰相信美國會出兵保護台灣?”

2月25日,蔡英文又在臉書發表《嚴正譴責俄羅斯侵犯烏克蘭 萬全準備 確定國家安全》一文。她強調,台灣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會加入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并将制裁箭頭直接指向半導體。

有評論指出,依據台灣财政部門公開資料顯示,台灣近5年對俄羅斯輸出的電子零元件,每年僅約3000萬美元,若擴大至計算機裝置,每年則約為3至4億美元。與俄羅斯交易的金額,跟台灣整體電子零元件、計算機裝置類别的“全年出口總額”相比,實際僅占不到1%。這教人由不住地聯想起“有隻掃把,我都拿起來,絕不投降”的曠世神句!

網友紛紛在文下留言:“你還有空管别人?”“這故事告訴我們:别選會帶來戰争風險的政黨與政治人物!”“好像都是口頭確定台灣安全,但事實作為讓台灣面臨危機風險”“和平才是老百姓真正要的!請不要把我們的孩子送上戰場!”“你最愛的美國爸爸,為什麼不幫烏克蘭”“一樣的點在于,都不該相信美國”“希望你能從這次烏克蘭俄羅斯事件中,學點現實世界中的東西”“美國人到底還有什麼資格講話?”“烏克蘭聽信你們美國放棄核武,現在被打了,你們在哪?”“信任美國就是錯誤的第一步”。

捧場政客寥寥無幾

綠營政客大多跟在蔡英文後頭鹦鹉學舌,其中“行政院長”蘇貞昌最為熱切。蘇貞昌赴“立法院”作施政報告前,被問及俄烏戰争,台灣在股價、物價穩定的事項上有何因應措施?台灣是否也将成為下個烏克蘭,蔡政府是否有此借鏡?蘇貞昌表示,台灣跟烏克蘭情形大有不同,台灣不但在世界産業鍊很重要,同時,地緣政治與地理環境也不同。對于有“境外勢力”故意運作認知争論,卻有人予以附和,他深為不齒。

台灣與烏克蘭不一樣嗎

蘇貞昌表示,台灣在世界産業鍊很重要。

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強調,台灣和芬蘭及烏克蘭有不少類似,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台灣目前及未來的上司人應從他們過去及現在的危機中汲取教訓好好學習。地緣政治危機,通脹惡化,升息壓力接踵而來,2022年就不用想發财了,能安身立命,已屬萬幸。

學者批評一針見血

對蔡英文的“台烏不同”論持批評态度的,除了普通網民外,專家學者更加深刻。擁有波蘭華沙大學社會科學博士學曆,對北約與歐洲安全研究甚深的學者鄭欽模,接受《中評社》通路表示,烏克蘭當年承諾放棄核武器,美國則承諾要保障烏克蘭安全,但美國現在顯然就是食言了,因為美國總統拜登一開始就已經把底線畫出來:不會派兵到烏克蘭,隻會派兵到波蘭至北約的前線。

從俄烏情勢反觀台灣,鄭欽模分析,台灣曾經很長時間一直夾在美陸之間,成了兩大強權的夾心餅。台灣也曾被美國修理得很慘,就算台灣有晶片也無法長保永遠,因為一不注意就可能被追上;烏克蘭現在就是被當成“祭品”,這點烏克蘭總統自己也很清楚,但國際現實就是這麼無奈又殘忍。鄭更警告:“台灣也一樣,哪天中、美好起來了,你(台灣)就是祭品。”“美國現在是垂垂老矣的國際警察”“這是給那些成天挑釁對岸,想着台灣可以撐一周,美國會救援的爛嘴政客一個警醒”“台灣要好好以烏克蘭作為警惕”。

台灣中山大學社科院前院長、現任群眾黨“立委”張其祿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指出,烏克蘭情勢跟台灣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都是夾在兩大強權之間,内部也有親美、親俄、親中等争論。張其祿強調,小國關鍵在于能否自立自強、保有自主性的自助,若隻期待人助都非常不保險,必須讓自己擁有實力才是重點,像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有點後悔當初信任美國而廢除核武。

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受訪分析稱,台灣在看烏克蘭危機的角度主要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台灣就等于烏克蘭”,現在大多數國家都聲援烏克蘭,是以若兩岸發生沖突美國會幫助台灣;一派認為“台灣不等于烏克蘭”,因為從戰略位置來看,台灣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性極大,美國對台灣的需要遠超過烏克蘭,故即便這次美國未出兵援助烏克蘭,也會出兵援助台灣。

台灣與烏克蘭不一樣嗎

張亞中認為,美國想利用烏克蘭危機賺取利益。

對此,張亞中指出,台灣與烏克蘭當然有處境相似之處,第一是地緣政治問題,第二則是國家認同問題。前者因烏克蘭就在俄羅斯旁邊,對俄羅斯來講,核心利益就是戰略底線,即北約不可以擴充軍事力量到烏克蘭,就像大陸視台灣為核心利益,基本上美軍不能駐紮在台灣。後者因包括烏東地區和克裡米亞地區,約70%以上認同自己是俄羅斯籍,這種國家認同分裂的情境也與台灣相同。

張亞中認為,美國其實想利用烏克蘭危機賺取利益,例如軍火商的利益,是以刻意制造烏克蘭與俄羅斯間的沖突;美國借此駐兵在所有的東歐地區,東歐愈有戰争危機感,資金就愈往美國跑,歐元貶得越慘美元就越可升值,這于美國是一大好處。對美國這種霸權而言,任何國際沖突都是獲利,故國際沖突愈多,美國的利益愈大;這次烏俄危機,最輸的就是烏克蘭人民,反觀兩岸若沖突,赢家會是大陸、美國或日本,最慘的反而是台灣人民。張亞中直言:“烏克蘭處境是給台灣一個很好的教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