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9年,王朔發表了一篇《我看金庸》,對金庸的武俠小說強烈抨擊,并稱:“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劇和金庸小說是“四大俗

作者:雲感柔膚

1999年,王朔發表了一篇《我看金庸》,對金庸的武俠小說強烈抨擊,并稱:“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劇和金庸小說是“四大俗””。

2010年,李敖說:“我看不起金庸,他寫的武俠小說都是垃圾,是下流。”

1999年,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風靡整個華人圈,在大陸也掀起了一股武俠風。王朔的幾位朋友在他家高談闊論起了金庸小說。

幾人邊說邊比劃裡面的招數,興奮不已。

王朔本來對武俠小說就不感冒,看着興奮的幾人不免有些醋意的說:“你們跟這兒聊什麼呢?怎麼還比劃上了?”

朋友趕緊跟他說:“要看要看,一定得看,金庸的東西好,得看。”

聽到朋友這麼說,王朔出于好奇的跑到書店買了幾本金庸的武俠小說回來開始看。結果,他剛看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最後捏着鼻子看了半本兒之後,就無福消受了。

朋友說他:“你起碼得看完一部才能評價呀!”

王朔不這麼想,“評價一盤菜吃一口就夠了,不是全吃光了才允許說難吃吧!”

于是王朔開始一棒子掄向金庸,在《中國青年報》上《我看金庸》一文中,炮轟金庸,并稱: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金庸小說是四大俗。

結果文章一經發表,王朔就被無數金庸迷們罵的狗血淋頭,但他對此不屑一顧。既然敢寫,就不怕被罵。

用他的話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誰!”罵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幾!

那年,金庸75歲,而王朔才41歲。得知自己被王朔“炮轟”後,金庸也大度的進行了回應。

1.金庸先以佛教徒的身份說自己本想“八風不動的”,但又自覺做不到。

2.金庸認為能夠和“四大天王”、成龍、瓊瑤并列,深感慚愧。并說不稱之為“四大寇”和“四大毒”,王朔先生已是筆下留情。

3.金庸說他沒見過王朔,但讀過王朔的作品,對王朔的作品評價是正面的。

4.金庸說《天龍八部》沒有王朔所說的七冊版,隻有五冊版。言外之意,王朔大約看了“盜版書”。

透過金庸的回複,二人的高下立判。王朔在此之後,也沒有再次進行回複。

但是不可否認,王朔在一些問題上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見解,是無人可以超越的。而金庸的武俠小說流傳之深遠,縱觀整個中國文學史,無人可以與之比肩。

其實不止王朔抨擊過金庸,台灣著名作家李敖也攻擊過金庸,甚至比王朔的言詞更加激烈。

2010年,在一次節目中李敖毫不避諱的評價金庸:“我看不起金庸,寫的什麼玩意兒,用胡适的話講那都是下流,他的武俠小說很垃圾。”

主持人問:“您看過沒有?”

李敖不屑的說:“一個雞蛋臭了你非得吃掉,才知道他是臭的嗎?聞着味兒就行了,還華山論劍,論個屁劍,他自己都小氣吧啦的。武俠小說就是不入流的東西,裡面的俠義,金庸一個都做不到。”

曾經,金庸去台灣拜訪李敖,在李敖書房座談八個小時。金庸說:“自我兒子死後,我就成了一個虔誠的佛教徒。”

李敖聽後不以為然,并問金庸:“你有這麼多的财産在身邊,你說你是虔誠的佛教徒,你怎麼解釋你的财産呢?”

面對這個問題,金庸頓時語塞,無言以對。

但是李敖對于金庸的文筆還是的非常肯定的,他認為小說裡的情節和文字還是很吸引人的,從這點看,可見李敖并非隻是一味抨擊的狹隘之人。

作為同樣抨擊過金庸的王朔和李敖,兩人也曾交手過。因為兩人的風格差不多,是以不免會被人拿來比較。

一次,李敖聽聞媒體拿自己與王朔做比較不樂意了。“他能和我比嗎?他罵的都是什麼人?我罵的都是能讓我坐牢的人!”

随即,就有好事者把話傳給了王朔,王朔隻回了一句:“我敢罵能讓他坐牢的人,他敢罵能讓我坐牢的人嗎?”

一句話堵住了李敖的嘴,在此之後,李敖就再也沒有回應了。這次很明顯是王朔後發制人,卻赢了個徹底。

如今金庸與李敖去世了,王朔隐居了,文壇寂寞了。曾經那個“文人相輕”的時代終究是一去不複返了!

你們比較喜歡誰?

1999年,王朔發表了一篇《我看金庸》,對金庸的武俠小說強烈抨擊,并稱:“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劇和金庸小說是“四大俗
1999年,王朔發表了一篇《我看金庸》,對金庸的武俠小說強烈抨擊,并稱:“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劇和金庸小說是“四大俗
1999年,王朔發表了一篇《我看金庸》,對金庸的武俠小說強烈抨擊,并稱:“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劇和金庸小說是“四大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