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醫手記·三八專題丨女神們 愛身體愛自己

女人被譽為“半邊天”,她們在各自的生活、事業中肩負着重要角色。但由于生活中女性既要養娃,又要經濟獨立,還要做家務……各種壓力和負擔疊加,女性朋友經常會出現郁悶心結且無法排解,久而久之,因情緒不佳導緻的各類疾病接踵而至,如月經不調、卵巢早衰、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經常有女性朋友們自我調侃,本是30歲的年齡,卵巢、身體卻活成了50歲的樣子。

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擁有精彩的人生。多數女性朋友很舍得給孩子和家人投資,就是舍不得給自己投資。其實,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他人。

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記者專訪了甘肅省人民醫院婦科二病區科主任劉會玲和甘肅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頭頸二科副主任張建偉,兩位專家分别從卵巢保養、圍絕經期(更年期)注意事項及甲狀腺結節預防、治療等多方面答疑解惑,為女性朋友開出健康“良方”,重塑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名醫手記·三八專題丨女神們 愛身體愛自己

專家簡介:劉會玲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甘肅省人民醫院婦科二病區科主任。甘肅省老年醫學會婦科惡性良性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甘肅省醫師協會婦産科分會副會長,甘肅省醫學會婦科惡性良性腫瘤專委會常務委員。擅長婦科疾病微創治療,在婦科惡性良性腫瘤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經驗。

話題一:女性更要保護好卵巢

卵巢對于女性是一個重要的器官。然而,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出現不良生活習慣和過度減肥等行為,卵巢衰退越來越年輕化。卵巢正常工作的時限是50歲左右,50歲(平均年齡)後進入絕經期,女性失去雌性激素的滋養,逐漸進入衰老階段。是以,當卵巢出現早衰時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問:什麼是卵巢早衰?

劉會玲:在醫學上,卵巢早衰是指小于40歲的女性發生了絕經的情況,提前進入絕經後的階段。

卵巢早衰最主要的表現是月經紊亂、月經稀少以及閉經(月經停止半年以上稱為閉經,停止1年以上且女性激素水準降到圍絕經期水準稱為絕經),并伴有潮熱出汗、睡眠欠佳以及情緒不穩定等圍絕經期症狀。

問:卵巢早衰的原因有哪些?

劉會玲:卵巢早衰的原因很多,一部分不是人為可控制的,如遺傳、免疫等;另一部分則是可以避免的,如注意食品包裝、醫療器械及女性化妝品中的塑化劑;長期的負面情緒、長期吸煙和過度飲酒等。

問:卵巢早衰會有哪些信号?

劉會玲:卵巢功能衰竭,會導緻卵子不能長大及排出,随之而來的還有雌性激素的減少,進而出現一系列圍絕經期症狀:

1.皮膚粗糙、發黃、起痘、痤瘡、毛孔粗大;

2.月經異常,經期紊亂、經量異常直至閉經;

3.情緒異常,出現潮熱、盜汗、烘熱、煩躁易怒、失眠等;

4.生殖功能異常,導緻女性不孕不育;

5.自身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

問:如何呵護和保養卵巢?

劉會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休息,避免熬夜、憋尿、久坐等;避免攝入有害物質,不吸煙、避免二手煙。保持好良好的心情,減少負面情緒,有利于保護大腦及卵巢功能。飲食要定時定量、均衡,避免無節制,結構要多樣化,粗細搭配,增加多種水果、蔬菜攝入,選擇全谷物或高纖維食物等碳水化合物。

及時補充鈣制劑和維生素D。圍絕經期婦女易骨質疏松,應攝入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營養調查顯示,圍絕經期婦女還需補充鈣 400~600 mg/d。建議首先通過膳食補充,做到奶類充足(300ml以上)、深綠色蔬菜攝入多(500g以上),再配合豆制品等,是可以達到鈣的每日攝入量的。

适當控制體重。圍絕經期婦女應維持适宜體重,體重過高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過低可增加骨質疏松症風險。堅持戶外運動和曬太陽,每周至少堅持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走路、慢跑、騎車、遊泳、跳舞等;每周至少進行2-3次肌肉張力鍛煉,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

絕經期又來月經?不是喜則是憂

婦科門診經常會接診一些老年患者,在絕經期後的幾年裡又來月經了,有人起初以為是“第二春”,結果在做檢查後,發現是宮頸病變。

在女性卵巢功能衰竭後,月經永久性停閉,稱絕經。一旦在絕經後出現陰道出血,就要引起重視。

問:絕經後發生出血率有多高?

劉會玲:中國婦女平均絕經年齡為50歲。自然絕經1年後出現陰道出血稱為絕經後出血,陰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包括褐色、咖啡色陰道分泌物都算出血。絕經後出血發生率約為10%。

問:出血的原因會有哪些?

劉會玲:一種是非器質性病變:女性卵巢的衰退是一個漸進過程,殘存卵泡的影響可能導緻絕經後仍有1-2次月經來潮,還有,絕經後女性體内仍存在少量的雌激素,促使子宮内膜增生及脫落,引起月經來潮,但是一般量較少。還有一些女性,原有的宮内節育器發生異位、嵌頓、變形甚至穿孔,使子宮内膜發生受損或引起非特異性的子宮内膜炎,導緻出血。陰道炎和子宮内膜炎,子宮内膜或宮頸息肉,都會導緻不同程度的出血。

需要警惕的是子宮内膜癌和宮頸癌。子宮内膜癌在臨床上表現為絕經後陰道流血,陰道流血量一般不多。而宮頸癌在後期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流血量可多可少,可表現會血性水樣分泌物,伴腥臭味。

問:絕經後出血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占比有多大?

劉會玲:從臨床看,絕經後出血中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占7%-18%,一旦有出血現象,也不必過度恐慌,但是仍要警惕,一旦出現症狀,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明确病因,及時治療。

專家簡介:張建偉

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甘肅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頭頸二科副主任,任中國抗癌協會頭頸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甘肅省抗癌協會第一屆甲狀腺癌專業常委會委員。擅長甲狀腺及甲狀旁腺、喉及下咽及口腔颌面惡性良性腫瘤的治療;頭面頸部皮膚軟組織良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手術及綜合治療;頭頸部術後組織缺失的修複與重建等。對晚期甲狀腺癌的外科治療及喉癌手術治療方面有豐富經驗。

名醫手記·三八專題丨女神們 愛身體愛自己

話題二:為什麼甲狀腺疾病“重女輕男”?

随着體檢的普及,甲狀腺結節越來越常見了。

“作為人體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甲狀腺受飲食習慣、生活作息、情緒和心态等影響很大,是以,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狀況幾乎成為了年輕人生活現狀的試溫計。”甘肅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頭頸二科副主任張建偉說,在大陸30歲以下的女性中,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中排名第一。在2018年上海市惡性良性腫瘤發病報告中,女性甲狀腺癌發病率已經超過乳腺癌,成為第一高發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其中年輕女性患者(20-40歲)占女性患者的35%。

問:什麼是甲狀腺結節?

張建偉:甲狀腺結節是指“各種原因導緻的甲狀腺内出現一個或多個值結構異常的團塊”,必須能夠通過影像檢查(一般是超聲)證明。

甲狀腺結節的發生率比較高,專科醫生通過觸診,在3%-7%的普通人群可以發現甲狀腺結節。借助超聲,20%-70%的普通人群可以發現甲狀腺結節。

問:為什麼女性更容易患甲狀腺疾病?

張建偉:女性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幾乎是男性的3-4倍,這和很多女性天生的特質有關。

多數女性面對來自于生活、工作的壓力,或者嚴重的精神刺激時,比男性更容易出現情緒波動,導緻免疫調節異常。進而使甲狀腺分泌出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引發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疾病。

也有很多女性為了漂亮,挑食、減肥、飲食也不規律,身體營養跟不上,對甲狀腺也有影響。

多數甲狀腺結節是良性 不必擔心

問:甲狀腺結節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張建偉:甲狀腺結節的發生,首先是遺傳因素,無論良惡性,甲狀腺結節的發生都有聚集現象。其次是頸部的放射線接觸,尤其是14歲以下接觸有關,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頭頸部其他惡性良性腫瘤做過放療。

需要注意的是,手機的所謂射線和之類的放射線不同,目前沒有證據證明使用手機及住宅周圍有通信基站、wifi熱點會增加惡性良性腫瘤發生。最新資料顯示,手機夜間使用時間長,光線下照射時間長,可能增加患甲狀腺癌的風險。其他因素包括精神壓力大,情志失調也會導緻甲狀腺結節發生風險升高。

問:甲狀腺結節距離甲狀腺癌有多遠?

張建偉: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大陸成人甲狀腺結節發生率約為20.43%,這就意味着,幾乎每5人裡就有1人得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的一種良性病變,就好像我們皮膚上的瘢痕或者黑痣一樣,大部分甲狀腺結節都沒有明顯危害,也不影響人體的健康,隻需定期到醫院檢查彩超就可以。

一般認為,甲狀腺結節的惡性率在5%左右,其中90%以上是乳頭狀癌,這是人體最溫柔、最懶惰的癌,如果發現的時候,惡性良性腫瘤不到1cm,通過規範治療,有長期的資料顯示,死于甲狀腺癌的風險接近0。

問:患了甲狀腺結節必須要手術嗎?

張建偉:發現甲狀腺結節以後,最重要的問題是區分良性和惡性。對于結節直徑大于1cm的結節,有經驗的專科醫生通過體查就可以做出初步診斷,對于直徑小于1cm或者頸部粗壯、位置較深的、或者不能配合體查的甲狀腺結節,目前公認最好的檢查手段是超聲結合細針穿刺。

對于良性甲狀腺結節,如果沒有出現呼吸不暢、吞咽梗阻(尤其是吞咽幹硬食物)、聲音嘶啞、或者胸骨後生長或者結節直徑大于4cm。無需立刻手術,可以選擇積極觀察,定期複查就可以了。也可以在排除甲狀腺癌後,進行消融治療。

文·圖 丨奔流新聞記者 歐陽海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