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到此一遊”,古人題壁的故事比文字還有趣

刻字留痕不是中國人特有的習慣,全世界都有。現在全世界都發現有好幾千年以來的石刻文化。比如中國有陰山岩畫,西班牙有阿爾塔米拉壁畫,非洲有岩畫,印度也有岩畫等等。

最初的古人的,刻畫并非是僅僅是為了記錄到此一遊,多半是有記錄生活以及祭祀的行為。

到了後來,人們開始有了文字。于是古人就開始寫字了,

古代文人旅遊,重視人與自然的互動,希望通過自己在旅遊過程中所創造的詩、文、詞、提名書法等“文化”,給山水增輝,與天地同壽。在中國人看來,人生一世,若不留下些雪泥鴻爪,就會與草木同腐,這種“留名”思想,古已有之。

是以,古人在旅遊時,就特别重視在風景名勝留下一點痕迹,希望通過金石文字和無情的時間抗衡。

中國古人最初就是用金石在石頭上刻畫,多見于官方行為。

比如秦始皇泰山封禅,就有著名的泰山石刻存于世。

而後世的多次封禅,也都有石刻記載存于世。并且中國的各大名山,幾乎都或多或少的留下過官方的石刻記錄。或表功,或祭祀,或祈福等等。

而對于文化人來說,則更多的是寫詩。

唐以前呢,文化人比較少,并且,政府也禁止民間的百姓流動,是以,能有自由出去旅遊的機會不多。人們也不太習慣于在外邊題字。

到了唐朝的時候,由于文化的發達,詩歌的興起。再加上當時的政府管得相對寬松,并且開始有了科舉。使得文化人有了可以旅遊的可能。于是,唐朝時期的遊俠行為就很活躍。比如我們都知道的大詩人李白,杜甫就都有過遊俠的經曆,他們邊旅遊,邊寫詩,還經常的把詩寫到他們旅遊過的景點上。當然,大文豪寫的詩,自然也是受到後人的追捧。

當時的人們,比較習慣于把詩寫在牆壁上。不單單是題在牆壁上,什麼壁都敢題,亭壁、樓壁、殿壁、寺壁、驿壁、石壁,總之能寫字的都敢寫,酒店驿館還專門準備幹淨的牆壁以供題留。

“到此一遊”,古人題壁的故事比文字還有趣

題壁有什麼好處呢?

古人沒有微網誌,沒有出版社,沒有網絡,詩文的傳播方式十分原始,牆壁就恰好提供了這樣的載體。酒店驿館,風景名勝是人流量大的地方,好的詩文就可以快速傳播出去。

另外呢,古人也非常喜歡互動。和現在評論關注是一回事。常常是一個人寫了一首,另一個也寫一首,然後進行pk,或者直接接一首。等等。

總而言之,古人題壁也并非全然刻意為之,詩興大發之時,便不再考慮許多,隻管抒發胸中的快意。

其中比較著名的幾個題字的故事,就發生在大詩人李白身上。

當年的黃鶴樓,先是來了一個崔颢,這哥們兒要說起來還算不上頂級的大詩人,但那天不知道怎麼突然靈感大爆發,在黃鶴樓的牆上留下了一首光耀千古的大作。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後來李白經過此地,也是想抒發一下心情,誰知道他看其他人的題詩時,卻被這首詩驚呆了,猶豫了半天才留下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然後把筆一扔,羞愧而去。

此後李白數次回想起此事來,總覺得不服,可是自己寫了頗多同類的詩,最終還是感覺和崔颢差了一點點,最終成了詩史上的遺憾。

“到此一遊”,古人題壁的故事比文字還有趣

詩仙李白已經作古。幾百年後的明朝中後期,社會管制又開始寬松,于是,文人墨客又開始到處旅遊留字。

南京的李白墓,熱鬧非凡,原來,來憑吊的人,都喜歡在墓的碑上,留下點自己的什麼詩文。但是,留下好的又特别少。後來,梅之渙就寫下了《題李白墓》

采石江邊一堆土,

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

魯班門前弄大斧。

形容人們在李白跟前賣弄真是讓人笑話。

和唐宋不同的是,唐宋時候的人們題字,都是有文化的,往往寫的是詩詞歌賦。而到了明代,識字的人多了,但是有文化水準的人卻少了。這個時候,人們再去旅遊的時侯,寫得就不行了。更甚至,有很多人,到了一處景點後,寫上“某某某到此一遊”就草草了事。

和現在的不文明現象有得一拼了。

“到此一遊”,古人題壁的故事比文字還有趣

有據可考“到此一遊”的出處就是《西遊記》。

當年孫悟空和如來佛打賭,要飛出如來佛的掌心。

後來孫悟空一直飛,最後見到五個通天的紅柱子。孫悟空覺得是天盡頭了。他擔心再往前走會天塌。同時他也覺得他已經飛得足夠遠了,肯定已經擺脫如來的掌心了。于是他準備回去找如來。

但他擔心如來賴帳,于是他決定留些記号在柱子上,于是他爬到最中間的柱子上,

在上邊寫下了八個大字:齊天大聖到此一遊;

還在拐角撒了泡尿。

然後就飛回去向如來佛說他已經到了天盡頭。

結果我們都知道,孫悟空飛到的隻是如來佛用手指幻化的路障而已。因為實力太差,孫悟空于是被如來佛壓在了五行山下。

吳承恩能這麼寫,大機率是當時的社會上,已經開始有了這種寫法。

“到此一遊”,古人題壁的故事比文字還有趣

話說回來,到了現在的社會,我們已經有了更好的平台來留字。其實就沒有必要再往古迹上寫這些東西了。

可惜的是,經過了這麼多年,到了現代社會。“到此一遊”塗鴉現象在當代社會曾經比較普遍,不光在中國的景點上有,在美國自由女神像腳下、倫敦聖保羅大教堂内、埃及神廟牆壁上也都有。

甚至于在校園的小樹上,也有“XX、XX到此一遊”的刻畫,通常還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的名字,非常明顯。

這種塗鴉之作不僅破壞了景點的形象、影響了景點的美觀、還能對樹木和建築造成傷害,更是拉低了國人的形象和素質,有百害而無一利。

景點留墨“到此一遊”實質是一種陋習,必須堅決抵制和禁止。

如果真有料,現在的各個景點也留有留言薄,可以寫到上面。

另外,現在的社會科技如此發達,自己和景點拍個照,發個微網誌,然後做個優美的詩,不是比刻個到此一遊,要更加的好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