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大家好,我是電動車公社的社長。

前兩天,号稱“0焦慮”的WEY摩卡DHT-PHEV正式上市,推出了智享版和性能版兩款新車。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新車在燃油版摩卡的基礎上,采用了一套長城最新研發的DHT-PHEV插混動力總成:

1.5T發動機提供動力源,130/135kW功率的前後電機作為補充,39.67kWh的電池提供純電續航,綜合續航裡程均超過1000公裡。

單純看參數來說,還是挺亮眼的。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但有意思的是,WEY在現場打出了這樣一條智語: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順便還揶揄了一波新勢力,稱“他們不僅沒有解決使用者焦慮,甚至還創造了新的焦慮”,因為新勢力缺乏發動機、變速箱、電機等技術儲備,是以隻能玩純電和增程。

言外之意,别人都是3分造車7分說,就WEY自己是7分造車3分說。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好家夥,這一下相當于把自己放到了全行業的對立面上。

然而,先不說隔壁的蔚小理、比亞迪DM-i、豐田的THS對此有沒有意見,WEY這場釋出會,似乎是在赤果果地無視《廣告法》啊!

還記得2014年,錘子就因為釋出會上使用了“頂級”、“全球第二好用”等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澱分局進行處罰,要求停止釋出違法廣告、公開更正。

不知道WEY這句“全球最好”的描述,會不會被工商局秋後算賬。

但如果把“好”換成“貴”,這句話可就毫無違和感了。因為摩卡DHT-PHEV 29.5萬元的起售價,實在是沖上了天際: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同樣是插混中型SUV,隔壁的比亞迪唐DM-i,起售價19.28萬元;“比較進階”的大衆途觀L,起售價也不過25.78萬元。

就算和自家配置無限接近的燃油版摩卡對比,差價也達到了誇張的9.12萬元!

是以線上上釋出會公開售價的時候,彈幕立刻飙出了“勸退”、“告辭”等字樣。就連WEY官方APP下的認證車主,也認為這次的定價的确偏高了。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那麼, WEY這波操作,定價真的失敗了嗎?

如此diss同行的背後,到底隐藏着什麼秘密?

01. 定價貴不貴?

既然摩卡DHT-PHEV比燃油版摩卡貴了9萬多,那這9萬多到底去哪了?

我們知道,任何一樣商品都有成本,有利潤,兩者相加才是售價。成本漲了,售價當然也會水漲船高。

社長來給大家算一筆賬(車企的BOM成本屬于商業機密,隻能估算):

多出來的39.67kWh三元锂電池,暫時按照1000元/kWh來計算,成本4萬元;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130kW永磁同步電機、電機控制器、高壓線束等附件,單套成本1-2萬元;

從2.0T+9擋DCT變成了1.5T+2擋DHT,成本到底增加了還是減少了,還真不好說。

畢竟在燃油車領域,最貴的還真未必是發動機,而是造價萬元左右的變速箱。而且排量降低還能省下2%的消費稅,也就是差不多4000塊錢。

如此算下來,長城這是硬生生把價格往上拔高了20%啊!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就算把DHT混動系統的研發成本均攤到每一台車上,這麼高的售價,也很難自圓其說。

WEY自家的瑪奇朵DHT-PHEV,它的頂配車型隻要17.78萬元,比尺寸相同、配置也接近的領克01還便宜了2000塊。

摩卡僅僅是比瑪奇朵加了車身尺寸、多了些舒适配置、電池包也多了20度,就要多花12萬……

恐怕舍得買這台車的,得是魏老闆的真愛粉才行。

02. 經濟學大師+營銷學大師

社長接下來這句話,你們可能會感到非常意外,但這就是事實:

WEY,根本就沒想賣這台車!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定價政策叫價格歧視。

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平時買東西的時候是不可能100%了解一款産品到底值多少錢的。我們接觸到的最多的資訊,就是一款産品的價格。

這個時候,商家就可以通過價格的引導,來操縱人們去買商家想賣的那款産品。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這可不是社長危言聳聽。不信的話,“配鑰匙三塊錢一把,十塊錢三把”,要是你的話會怎麼選?

這還用問,肯定一把一把配啊!

你看,商家引導你的目的達到了。

是以WEY這次定一個高價的目的,和配鑰匙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們的真實目的并不是要賣摩卡,而是要借着30萬的高價,去凸顯燃油版摩卡和瑪奇朵DHT-PHEV的“便宜大碗”,進而賣入門級車型走量!

這波操作,社長願尊稱WEY一句經濟學大師。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此外,在消費心理學中還有一個概念,叫錨定效應。

大概意思是說,人們在做出判斷的時候,思想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會被第一印象禁锢住。

聽起來有點晦澀難懂,但聽社長一解釋,你就明白了。

我們知道,星巴克的飲品分為中杯、大杯、超大杯,兩兩之間的價格就差3塊錢,但超大杯20盎司的容量可比中杯的12盎司多了一大半,超值。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是以在星巴克門店裡,點中杯的人往往不多。同理,麥當勞肯德基的小薯條、小可樂也是如此。(機場的大薯條,YYDS!)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看起來是買超大杯的人賺翻了,但其實多出來的咖啡并不值6塊錢的差價。對星巴克來說,賣中杯才掙你10塊錢,肯定是賣超大杯掙你14塊更爽一些。

聰明的小夥伴會發現,這不就是剛才講的價格歧視嘛!我懂!

但聰明的你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星巴克的超大杯,能賣你41塊?

還不是因為中杯就要賣35。

雖然星巴克的中杯幾乎沒人會買,因為它看上去不值。但它很好地起到了參照物的作用,告訴走進星巴克的人們:這杯咖啡值這個價。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是以WEY這次也是抱着同樣的目的。

用一個極高的價格,拉高大家對于DHT混動技術的預期,告訴大家這項技術真的值10萬塊的差價,證明自己是“全球最好的新能源技術”。

借着這個機會,還能順便把WEY的品牌拔高到30萬元的級别。

而且這麼做,其實對WEY沒什麼影響。

試想在上面的星巴克菜單裡,你會不會關注“抹茶可可碎片星冰樂”、“榛果風味摩卡星冰樂”、“濃郁咖啡摩卡”這三款飲品?

就算關注到了,是不是因為它們的價格最高,想獵奇一下?

那麼把41元的價格提高到45元,反而會有奇效:

大把媒體會争相報道“星巴克漲價”,去店裡的人出于好奇心,也會去看看星巴克最貴的飲料到底長什麼樣。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這簡直不是一石二鳥了,而是一石三鳥!

看來,WEY内部是真的有高人——可不僅僅是經濟學,連消費心理學都拿捏得死死的。

營銷學大師,實錘。

03. 病入膏肓,需下猛藥?

雖然WEY這次的操作手法非常高明,但背後,同樣藏着巨大的隐憂。

我們先來看一波銷量統計: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在坦克獨立出去之後,WEY本品牌的銷量僅有58363台。對比2018年的銷量巅峰,已經不能僅僅用腰斬來形容。

有句俗話說得好,“沉疴重疾必下猛藥”。在業績無法支撐的時候,WEY不得已才出此下策。這種玩脫了就要挨罵的手法,不到最後的時候是萬萬不能用的。

試想漢一上來要是直接定價40萬,可能比亞迪就真的涼在2020年了。

是以WEY這次,不惜拉出蔚來李斌來當活靶子: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我為這位創始人高超的營銷手法點贊,他們以社會心理學上,優越感的構造,成功掩蓋了電車的先天不足;以大衆社會學上,網際網路使用者人設的建構,掩蓋了技術上的缺失,以玩命對你好,掩蓋了我的尴尬。”

以魔法打敗魔法,以營銷對抗營銷,“全球最好”的說法也是在這一背景下喊出來的。

反正,錘子當年也沒被罰款,老羅也自稱還完了負債,釋出會上吹個牛又怎麼了。

而且萬一國内銷量打不開的話,WEY還要做第二手準備:出海歐洲市場。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是以摩卡要在年内滿足歐 6d 排放标準,以coffee 01的名字出征。目的地,正是汽車的兩個重大發源地,德國和法國。

5-6萬歐元的售價(折合人民币40萬元),也是貼着奔馳GLC和寶馬X3這兩台車的起售價去定的。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是以,WEY在大家都宣傳“賬面續航更長”的CLTC續航裡程時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宣傳全球化的WLTC标準,也就不難了解了。

畢竟在國内内卷沒有出路,去卷智能化水準差的歐洲才是未來。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04. 寫在最後

,”

時間過得是如此之快,令人難以想象——我們的國産車,在幾年前才剛剛摘掉“山寨”的帽子。

在WEY和領克大獲成功的2017/2018年,我們的自主品牌沒有太多的新鮮技術,也沒有優秀的原創設計,更沒有進階的内飾質感。

彼時的市場需要高端自主品牌,更需要優秀的國産新車。

WEY正是乘着這波東風,才憑借着讓人眼前一亮的造型和進階的内飾質感,讓人們發現:原來自主品牌,也可以做到很多新的事情。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但這幾年,除了是新能源井噴的幾年之外,也是自主品牌崛起的幾年。

無論是蔚來的豪華、小鵬的智能、理想的設計、還是比亞迪的成本效益,都足夠讓人眼前一亮。

相比之下,WEY高端自主品牌的定位就顯得極為尴尬:高不成、低不就。

這時,被自主品牌“養刁了”的使用者們,也不會再去買所謂“高端自主品牌”的賬。

裡程0焦慮背後,或許是WEY銷量無盡的焦慮;焦慮僅靠營銷和宣傳,是無法緩解的。

自稱全球最好!喊出“0焦慮”的WEY,到底有多焦慮?

以創始人姓氏命名的WEY,正站在岔路口上,面臨一生中最艱難的抉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