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居易七律詩集(4)

作者:有友詩詞美文

61白居易《風雨晚泊》

苦竹林邊蘆葦叢,停舟一望思無窮。

青苔撲地連春雨,白浪掀天盡日風。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萬事坐成空。

此生飄蕩何時定?一縷鴻毛天地中。

62白居易《贈楊使君》

曾嗟放逐同巴峽,且喜歸還會洛陽。

時命到來須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

銀銜叱撥欺風雪,金屑琵琶費酒漿。

更待城東桃李發,共君沉醉兩三場。

63白居易《哭崔兒》

掌珠一顆兒三歲,鬓雪千莖父六旬。

豈料汝先為異物,常憂吾不見成人。

悲腸自斷非因劍,啼眼加昏不是塵。

懷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鄧攸身。

64白居易《贈草堂宗密上人》

吾師道與佛相應,念念無為法法能。

口藏傳宣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燈。

盡離文字非中道,長住虛空是小乘。

少有人知菩薩行,世間隻是重高僧。

65白居易《四年春》

柳梢黃嫩草芽新,又入開成第四春。

近日放慵多不出,少年嫌老可相親。

分司吉傅頻過舍,緻仕崔卿拟蔔鄰。

時輩推遷年事到,往還多是白頭人。

66白居易《冬至夜》

老去襟懷常濩落,病來須鬓轉蒼浪。

心灰不及爐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峽南賓城最遠,一年冬至夜偏長。

今宵始覺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67白居易《酬微之》

滿帙填箱唱和詩,少年為戲老成悲。

聲聲麗曲敲寒玉,句句妍辭綴色絲。

吟玩獨當明月夜,傷嗟同是白頭時。

由來才命相磨折,天遣無兒欲怨誰。

68白居易《在家出家》

衣食支吾婚嫁畢,從今家事不相仍。

夜眠身是投林鳥,朝飯心同乞食僧。

清唳數聲松下鶴,寒光一點竹間燈。

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喚妻呼多不應。

69白居易《遊小洞庭》

湖山上頭别有湖,芰荷香氣占仙都。

夜含星鬥分乾象,曉映雷雲作畫圖。

風動綠蘋天上浪,鳥栖寒照月中烏。

若非神物多靈迹,争得長年冬不枯。

白居易七律詩集(4)

70白居易《端居詠懷》

賈生俟罪心相似,張翰思歸事不如。

斜日早知驚鵩鳥,秋風悔不憶鲈魚。

胸襟曾貯匡時策,懷袖猶殘谏獵書。

從此萬緣都擺落,欲攜妻子買山居。

71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鬓毛不覺白毵毵,一事無成百不堪。

共惜盛時辭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波子細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72白居易《柘枝妓》

平鋪一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

紅蠟燭移桃葉起,紫羅衫動柘枝來。

帶垂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回。

看即曲終留不住,雲飄雨送向陽台。

73白居易《池畔逐涼》

風清泉冷竹修修,三伏炎天涼似秋。

黃犬引迎騎馬客,青衣扶下釣魚舟。

衰容自覺宜閑坐,蹇步誰能更遠遊。

料得此身終老處,隻應林下與灘頭。

74白居易《中書寓直》

缭繞宮牆圍禁林,半開阊阖曉沉沉。

天晴更覺南山近,月出方知西掖深。

病對詞頭慚彩筆,老看鏡面愧華簪。

自嫌野物将何用,土木形骸麋鹿心。

75白居易《春題湖上》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準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76白居易《題新館》

曾為白社羁遊子,今作朱門醉飽身。

十萬戶州尤覺貴,二千石祿敢言貧。

重裘每念單衣士,兼味常思旅食人。

新館寒來多少客,欲回歌酒暖風塵。

77白居易《贈楚州郭使君》

淮水東南第一州,山圍雉堞月當樓。

黃金印绶懸腰底,白雪歌詩落筆頭。

笑看兒童騎竹馬,醉攜賓客上仙舟。

當家美事堆身上,何啻林宗與細侯?

78白居易《晚從省歸》

朝回北阙值清晨,晚出南宮送暮春。

入去丞郎非散秩,歸來詩酒是閑人。

猶思泉石多成夢,尚歎簪裾未離身。

終是不如山下去,心頭眼底兩無塵。

79白居易《鏡換杯》

欲将珠匣青銅鏡,換取金尊白玉卮。

鏡裡老來無避處,樽前愁至有消時。

茶能散悶為功淺,萱縱忘憂得力遲。

不似杜康神用速,十分一盞便開眉。

80白居易《贈朱道士》

儀容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虛内道場。

兩翼化生因服藥,三屍餓死為休糧。

醮壇北向宵占鬥,寝室東開早納陽。

盡日窗間更無事,唯燒一炷降真香。

白居易七律詩集(4)
白居易七律詩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