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源标準終于更新 ATX 3.0有啥不同

不知道小夥伴們對ATX 2.3、ATX 2.52這些名稱有沒有印象,沒有也不奇怪,因為這些電源的标準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更新過,也就很少被關注了。比如大版本ATX 2.0是2003年釋出的,最新的小版本ATX 2.52也在2019年中就出現了,面對現在的供電需求,顯得過時也就毫奇怪。好在不久之前,更新、更強、更适合新平台的标準ATX 3.0終于來了。

電源标準終于更新 ATX 3.0有啥不同

這裡有件事得先了解下,ATX标準到底是誰制定和釋出的呢?小夥伴們先别指出小編這個問句容易混淆概念,因為ATX主機闆标準和ATX電源标準真的都是Intel制定和釋出的。而且就像BTX主機闆一樣,Intel就算這麼強勢,也仍然有沒推廣開的電源标準,比如隻提供12V輸出的ATX12VO可能就要廢棄了,很多技術标準大概會并入ATX 3.0中。

電源标準終于更新 ATX 3.0有啥不同

為啥這樣說呢?其實很簡單,就是ATX 3.0中,仍然保留了+5V等供電。它在保留這些傳統電壓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少意義絲毫不比ATX12VO小的改變,首先就是應對未來顯示卡的所謂PCIe 5.0供電接口,官方名稱是12VHPPWR,這次确認,要求450W以上電源必須标配。

電源标準終于更新 ATX 3.0有啥不同

有些看過之前推送的小夥伴大概有些奇怪,這個接口不是600W供電嗎?450W的電源怎麼能提供呢?在ATX 3.0标準下,12VHPPWR的供電能力被分為了多個版本,最低隻要75W,最高600W,通過邊帶信号(sideband signal)向顯示卡報告供電能力,讓後者自動設定功耗極限,這個接口上會标注供電能力,避免之前有些電源釋出後才悄咪咪确認顯示卡供電功率的事兒。

電源标準終于更新 ATX 3.0有啥不同
電源标準終于更新 ATX 3.0有啥不同

另一個主要變化應該就是效率了,這次對超低負荷的效率有了要求,10W或者2%最大标稱功率下,效率不得低于60%,推薦不低于70%,很顯然是對CPU的效能核、GPU的低負載省電等設計的優化。這樣高功率電源不管是滿載支援遊戲或高端工作,還是日常上網辦公時,都不會過多浪費電力了。

電源标準終于更新 ATX 3.0有啥不同

至于穩定性方面,ATX 3.0要求更高了。電源的瞬間供電峰值在10%工作周期、100微秒時間内,要達到200%的标稱功率;各電壓的區間也被擴大,比如最重要的12V供電可支援最高12.2V和一定的掉壓等等。

電源标準終于更新 ATX 3.0有啥不同

然後是之前被很多使用者,大概也有廠商所忽略的響應時間,這次被重視起來了。和上面的超低負載原因差不多,配件為了省電而支援功率切換,需要電源供電的配合才能表現的更好。是以ATX 3.0要求增加瞬間負載的電壓轉換速率,+12V電路要達到之前的2~5倍;調整PowerOn加電信号速度,加快響應和系統喚醒。

電源标準終于更新 ATX 3.0有啥不同

這次不光強調了響應時間,甚至還要求電源标簽須包括T1、T3時序,再加上這次被正式承認,大機率被加入電源銘牌的Cybenetics認證,看來以後對DIY新手來說,電源參數更難看懂了。

電源标準終于更新 ATX 3.0有啥不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