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俗話說“春捂秋凍”,給娃春捂這些要點要記好,兩暖一涼要牢記

文/小雪媽媽

這幾天北方的天氣是越來越暖和,大家紛紛都脫下厚重的棉襖,街上好多人都穿起了衛衣和毛呢外套,有的家長就想着給孩子也“減減負”,把孩子的厚棉襖也脫掉。

但按照老一輩人的說法就是“春捂秋凍”,這個階段千萬不要随便給孩子脫衣服,不能孩子生病的幾率會大大提升。

俗話說“春捂秋凍”,給娃春捂這些要點要記好,兩暖一涼要牢記

雖說民間有些諺語并不可信,但是像“春捂秋凍”這種涉及孩子的事情,父母還是要慎重一些,畢竟有些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是孩子剛運動完出汗想要脫衣服,一定不能讓孩子脫,不然風一吹就着涼感冒了。

說起“春捂秋凍”這個詞大家都能了解,春天不要着急給孩子脫衣服,還是要适當地捂一下當然也不要捂得太厚,畢竟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别捂得太狠給孩子捂出什麼病來。

俗話說“春捂秋凍”,給娃春捂這些要點要記好,兩暖一涼要牢記

給娃春捂這些要點要記好,兩暖一涼要牢記

先說“兩暖”

第一,孩子的“腳”要暖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是最痛恨穿“襪子”的,因為襪子讓他感覺到束縛感很不舒服,是以在沙發上玩,或者在床上玩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脫襪子。

俗話說“春捂秋凍”,給娃春捂這些要點要記好,兩暖一涼要牢記

像冬天我們北方城市都有暖氣或者地暖,室内溫度比較高,是以孩子光腳問題不大,但是到了春天暖氣停了,雖然室外溫度比較高太陽比較足,但是室内溫度是要低于室外溫度的。

如果父母不注意孩子光着腳在家玩,那孩子腳很容易受涼,搞不好可能會拉肚子,是以說春天父母還是要給孩子穿好襪子,不要光着腳玩。

第二,孩子的“肚子”要暖

俗話說“春捂秋凍”,給娃春捂這些要點要記好,兩暖一涼要牢記

孩子比較小,其實身體各方面都需要注意,但是像肚子這種比較敏感的部位,就更需要注意了,肚子如果保暖工作沒做好,孩子也會容易拉肚子影響到身體健康。

可能有些寶媽不了解,春捂為什麼要給孩子捂肚子呢?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春天氣溫反複無常,而且一天三個時間段氣溫差比較大。

俗話說“春捂秋凍”,給娃春捂這些要點要記好,兩暖一涼要牢記

像我所在地區,早上的時候氣溫隻有四五度,但是中午的時候有二十四五度,巨大的溫差讓有些寶媽中午給孩子脫了衣服,下午的時候穿衣不及時,那孩子就容易着涼。

再來說說一下

這個一臉其實就是孩子的“額頭”,也不能說是涼,而是不能再像冬天那樣給孩子捂得太嚴實,不然孩子出汗會比較多。

俗話說“春捂秋凍”,給娃春捂這些要點要記好,兩暖一涼要牢記

春天本來就不像冬天那麼冷,孩子活動量也比較大,出汗量也會更大一些,是以就需要頭部去散熱。當然了早上騎車帶娃,或者風比較大,還是要給孩子戴個帽子,畢竟孩子也沒有活動,身體熱量也沒那麼大。

“春捂秋凍”作為一代代傳下來的育兒理念,其實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像老人年齡大了,對于溫度的變化感覺是很明顯的,是以這一點上也會比父母更細心一些。

俗話說“春捂秋凍”,給娃春捂這些要點要記好,兩暖一涼要牢記

“春捂秋凍”要正确了解,以下誤區要不得

第一,以為春捂就是要捂得嚴實些

捂并不是說父母要給孩子穿得多麼厚實,而是在這個氣溫剛回暖,溫差比較大的階段,父母不要着急給孩子脫太多衣服,适當地根據氣溫,可以給孩子減少一些衣物,避免孩子捂得太狠身體不舒服。

俗話說“春捂秋凍”,給娃春捂這些要點要記好,兩暖一涼要牢記

但是也不要脫得太快,該保暖的地方要做好保暖,早上和晚上穿厚一些,中午氣溫比較高的話,那父母可以适當給孩子減一件衣服,但到了下午再給孩子及時穿上。

第二,以為春捂就是讓孩子常待室内

有的家長以為春捂,就是不讓孩子經常去戶外,畢竟氣溫也隻是回暖,溫差還比較大,孩子還是等天氣真的暖和了再出去。

俗話說“春捂秋凍”,給娃春捂這些要點要記好,兩暖一涼要牢記

并不是這樣的,春天這個萬物複蘇的季節,其實讓孩子多在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是有好處的,對孩子身體發育也好,但是一定注意避免感冒,換季是孩子感冒高發期。

春天怎麼給孩子穿衣服?

春天氣溫上升 ,但是早晚溫差大,父母最好還是給孩子穿冬天的衣服,中午的時候氣溫比較高,孩子想要在戶外玩,可以把厚棉衣換成稍微薄一些的外套,但也不要太薄。

俗話說“春捂秋凍”,給娃春捂這些要點要記好,兩暖一涼要牢記

孩子玩熱以後,也不要給孩子脫衣服,等到下午氣溫降下來,父母再給孩子穿回厚衣服。當然然了如果氣溫持續上升,超過15℃并且比較穩定地停在這個溫度,那父母可以給孩子穿薄一些的衣服。

再者就是上衣可以根據氣溫增加減少,但是孩子下邊的衣服還是要厚實一些,畢竟冷的話先冷,從内到外也是由薄到厚。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