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正式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作者:腦洞時史

來源公衆号:腦洞時史

id:didiaolunshi

印度正式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2022年3月4日11:58,印度人口規模達到14.1565億,正式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的人口在2021年末有14.126億,印度出生率也遠高于目前中國出生率。
印度正式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這可是人類文明以來,第一次有國家的人口超過中國,這個也比聯合國的預測快了五年。那麼,很自然的一個問題,這個事情對印度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印度認為這會帶來人口紅利,中國就是一個例子,而且印度的人口結構更年輕,這意味着工作的人多,拿退休工資的人少,社會負擔輕,經濟更有活力。印度是文明古國,這是一片産生智慧的地方,這麼大的人口,肯定會産生大量的優秀人才,這個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是不是印度可以走中國的路,将來讓中國無路可走呢?印度是不是可以複制中國的人口紅利模式呢?

目前來說,有一個重大的障礙,就是印度的人口跟印度的經濟結構不比對。

印度隻注重高等教育,而忽視基本教育,據統計,現在印度還有54%的人不識字。

印度正式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知識與資源的匮乏,導緻印度的經濟很難全面發展起來,但随着外來資本的入駐,年輕的廉價勞動力逐漸被使用起來,是以,印度政府堅信人口的紅利期即将來臨,但實際情況是印度仍有一半勞動力從事農業,女性的勞動率甚至不到27%,全球墊底。

人口要變成人口紅利,就需要充分就業,人口紅利如果不能轉變為實際的生産力,哪怕維持了很久,也改變不了根本問題。一個國家最重要的還是科技技術,如果印度政府不再重視教育,一直生産文盲,那麼到最後,勞動力會被機器取代,人口紅利變為人口壓力,國家的經濟将會被不斷拖垮直至倒台。

現在印度的制造業沒有起來,城鎮化不足,這說明印度大量的人口還被束縛在低效率的農業生産中,制造業就業比例過低,還有一個問題,印度的婦女就業率低,印度的婦女就業情況還不如隔壁的孟加拉國,一是說印度婦女的經濟地位不高,中國的口号,婦女能頂半邊天,印度婦女的社會勞動參與度過低,半邊天沒撐起來,就導緻印度的可勞動人口非常多,但沒有管道參與到社會生産中,進而産生紅利。

像中國這樣,人口增長的時候正好趕上世界産業格局調整,義務教育和掃盲再加改革開放,恰好借助了産業轉移将人口轉化成了生産力,進而産生了人口紅利,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這個東西印度要複制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印度正式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相反的,印度人口的暴增還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人口多,也意味着糧食、水資源、醫療資源等等消耗得多。為了養活這麼多人,要麼像英國一樣開啟工業革命,建設工廠吸納勞動力,要麼就大量開墾土地,多種糧食養活自己。

但是,印度人口總量與我們差不多,但國土面積确隻有我們的三分之一,為了活下去隻有犧牲環境大量墾荒,但土地是又有限的,而人口是無限擴張的,最終的結果還是饑荒。

人口爆炸帶來的不僅是饑荒,還有随之而來的水荒、自然資源枯寂以及衛生問題和氣候危機。地球上水資源豐富,但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卻隻有2.53%,人口增多水源的消耗也增多,容易造成水資源枯竭,或者難以提供幹淨水源。沒有水,人不能活農作物也不能活,這就導緻本就短缺的糧食更加短缺,到最後很可能演變成一場戰争。

對印度這樣依靠宗教、宗族來維持社會凝聚力的國家來說,打破舊有的生産方式和社會結構,無疑是在刀山火海上走鋼絲,能過去自然是一片坦途,但更大的可能是徹底血崩,甚至爆發内戰都不是不可能的。

印度正式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總之,人口太多,又不能轉化為高品質的勞動力,那麼龐大的人口就會變成負擔而不是紅利,這就是馬爾薩斯人口陷阱的真實案例。

  • 未來20到30年,印度如果不能快速工業化,城市化,那麼整個印度就是巨大的人間地獄,什麼革命都沒用。因為革命隻能打破舊有社會結構,革命後卻依然需要有足夠的時間與曆史機遇來完成人口與勞動力結構的轉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