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去華為”計劃失敗後,華為又拿下2個5G訂單

過去的一年,華為因為受美國打壓,手機業務損失慘重,全年營收大降28.9%,從8914億元暴跌到6340億元。但據了解,華為的營運商業務還比較穩定,這塊是華為起家的通信業務。

早在4G時代,華為就超過愛立信、諾基亞等巨頭,成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裝置供應商。進入5G時代,華為更是取得了領先,掌握了話語權。美國也想對華為這項業務進行打壓,奈何華為大多數是自主技術,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很低。

“去華為”計劃失敗後,華為又拿下2個5G訂單

于是,美國就以存在“安全問題”為理由,以及通過施壓的手段,讓其它國家不要用華為的5G,開展“去華為”計劃。

然而,2年多過去了,華為依舊堅挺,超越愛立信、諾基亞、三星等對手,以26%的市場佔有率位居世界第一大通信裝置制造商。據了解,華為已經簽署了3000多份5G行業應用的商業合同。毫無疑問,很多國家并不相信美國的說辭。

美英“去華為”計劃進度緩慢

在4G時代,美國就提防着華為,并沒有給什麼訂單。隻是在美國的一些鄉鎮市場,由于成本高,愛立信等都不願意做,于是才交給了華為。進入5G時代後,美國要徹底去除華為,要求鄉下的華為通信裝置都要拆除。

誰知道進度緩慢,直到美國放出19億美元補貼才開始執行。然而,美國建立的5G基站,表現遠不如華為5G,營運商更是直言難以收回成本。

“去華為”計劃失敗後,華為又拿下2個5G訂單

華為之是以能夠搶占歐洲市場,那是因為華為的裝置和技術相比較于愛立信和諾基亞來說更具有成本效益。據了解,與各大競争對手相比較起來,華為在通信裝置方面的成本要低20%-40%左右。

歐洲大多數國家人口不多,居住比較分散,是以建設成本會比較高,愛立信和諾基亞等巨頭的報價會比華為高不少。

作為美國的跟随者,英國早在2020年就宣布禁用華為5G,并且還要拆除之前的華為裝置,制定了到2023年1月,讓華為裝置在英國5G中的使用比例下降到35%,然而這一計劃又推遲了半年。據了解,最終是到2027年才全部移除。

“去華為”計劃失敗後,華為又拿下2個5G訂單

要想拆除華為的通信裝置,不但費時間,還費錢。全部去除華為,花費要超過20億美元。

明明華為不但技術好,而且價格低,英美兩國卻不用。如今想拆除,進度又非常緩慢,有點摸魚的意味。

華為開始反擊,最高索要203億賠償

至今為止,說華為5G存在安全問題,英美都沒有拿出真正的證據。英國的高管也承認,即使向華為内部派遣“卧底”也沒有發現任何“安全問題”。但由于美國的追随者太多,以緻于仍然有不少國家禁用華為。

“去華為”計劃失敗後,華為又拿下2個5G訂單

歐洲國家瑞典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禁用華為5G,于是華為開始反擊了,向世界銀行國際投資争端解決中心(ISCID)發出投訴,稱瑞典此舉違法了貿易公平性,華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由此索賠27-32億美元,也就是最高達到203億元人民币。

另外,美國雖然禁用了華為5G,但美國營運商Verizon卻偷偷使用華為5G專利,真是有點無恥。不想合作,但又觊觎技術,改成偷了。華為也沒有忍氣吞聲,而是要求賠償70億元專利費。

華為确實應該強硬一點,對美國這些國家不要抱有幻想,因為他們是不會改變想法的,一心隻想壓制,甚至是打垮。華為在5G專利上,已經是市場第一,這些都是華為的優勢和底氣所在,根本不用擔心。

又拿下2個5G訂單

美國的封鎖,并沒有阻擋華為的進步,反而拿下最多的5G訂單。很多國家也知道,所謂的“安全問題”,就是一個打壓的借口。誰會和最好的技術,最省錢的5G裝置供應商過不去呢?畢竟省下了錢,還能獲得更好的5G網絡,何樂不為。

就在3月4日,華為又拿下了2個5G訂單。土耳其宣布和華為合作,簽訂了5G諒解備忘書(協定),緊接着,巴西營運商TIM,也選擇了華為作為合作夥伴,簽署了5GCity協定。

“去華為”計劃失敗後,華為又拿下2個5G訂單

華為在5G上所取得的領先地位,再一次證明了自主技術的重要性。如果大陸在晶片制造上取得了領先,那華為手機也不至于落到這種地步。所有的企業都應該向華為學習,放棄“買辦”思維,投入重金進行技術研發。過度依賴國外技術,始終都有被卡脖子的風險。

即便是如此艱難,華為在2021年仍然投入了1240億元的研發經費,位居世界第五。華為在高端技術上的死磕,才有了今日在5G技術上的領先。科技強國,需要更多的華為出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