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型導軌式液壓爬升模闆

作者:智者情感
新型導軌式液壓爬升模闆

1.工藝原理

新型導軌式液壓爬升模闆仍屬模闆與爬架互爬體系,其最大特點是:爬架在結構施工期間就可以插入裝修裝飾作業,即爬模爬架聯體上升完成結構施工、分體下降進行裝修裝飾作業,見下圖。

新型導軌式液壓爬升模闆

圖:新型導軌式液壓爬升模闆工藝流程

(a)牆體混凝土澆築完畢;(b)拆模;(c)提升爬架;

(d)拆卸大模闆、安設吊籃提升裝置;(e)上下架體分開

1-大模闆;2-導軌;3-上架體;4-下架體

2.構造與組成

新型升降爬模主要由附着裝置、導軌、升降爬箱與架體系統、模闆系統或作業平台系統、液壓升降與控制系統、吊籃裝置系統、安全防護系統以及防墜裝置等四部分組成(下圖)。新型升降爬模主要參數如下:

架體支承跨度≤8m

架體高度9.8~13.5m(随結構層高而定)

架體寬度≤2.25m

模闆台車移動距離0.75m

步距1.85~2.7m

步數4~6

作業層數及施工載荷頂層≤1.5kN/m2,中層≤3kN/m2,底層≤1kN/m2

新型導軌式液壓爬升模闆

圖: 新型導軌式液壓爬模構造示意圖

1-平台闆;2-外模闆;3-附加背楞;4-鎖緊鈎;5-模闆高低調節裝置;6-防墜裝置;

7-穿牆螺栓;8-附牆裝置;9-液壓缸;10-爬升箱;11-上架體支腿;12-導軌;

13-模闆支撐架體;14-調節支腿;15-模闆平移裝置;16-上架體;17-水準梁架;

18-下架體;19-下架體提升機;20-欄杆;21-踢腳闆

(1)架體系統

新型升降模闆的架體,在豎向主要由上承力架和下承力架組成;其橫向主要由水準梁架及相應的架管等組成。

1)上承力架

上承力架是爬模爬架在豎向的主承力架構,呈三角形結構(用于帶模闆爬升的裝備中)或長方形架構(用于不帶模闆爬升的裝備中)與附牆調節支腿以及上爬升箱軸座等部件組成。

在承力架的兩側組焊有供連接配接水準梁架用的耳闆,在支腿部位設計有供導軌升降用和防止架體傾覆用導向式開口式夾闆。

2)下承力架

下承力架是爬架在豎向的次承力架構,它通過銷軸懸挂在主承力架的下端。如同上承力架一樣在其兩側設有供連接配接水準梁架用的耳闆。當下承力架與相應的水準梁架等組裝好之後吊挂在主承力架的下端,簡稱吊籃挂架。

3)水準梁架

在新型升降模架的橫向,位于相鄰豎向承力架之間的内外兩邊分别設有桁架式水準梁架,通過鋼管扣件連接配接在一起,并在相應的位置鋪設有腿手闆。根據承力架的高度和使用要求可設有多道水準梁架,水準梁架又稱橫向架體梁架。

(2)模闆系統或作業平台系統

坐落在三角支承架上面的模闆系統由新設計的無背楞大模闆和相應的模闆支承裝置、高度調節裝置、垂直調節裝置以及模闆水準移動小車等組成。

對于不帶模闆爬升的爬模爬架,在主承力架上面安裝由豎向析架、橫向水準梁架等組成的作業平台系統。

(3)吊籃裝置系統

吊籃裝置系統是爬架的下架體作為吊籃挂架使用時在主承力架下部安裝的吊籃裝置及相應的控制系統,主要包括吊籃提升機、滑輪、鋼絲繩、安全鎖等。

(4)附着裝置

既是新型升降模架附着在建築工程或構築工程結構上的承力支座,又是新型升降模架升降時的導向裝置和防傾覆裝置。當附着的建築結構厚度較小時,在建築結構内使用預埋鋼套管;當附着的結構厚度較大時,在混凝土結構内預埋套件和使用相應的部件。

(5)導軌與升降爬箱

升降用的導軌為H型鋼,其長度大于兩個标準樓層或相鄰兩個樓層的高度,H型鋼頂部的内側面上組焊有帶有斜面的鈎座,H型鋼外側面上組焊有爬升箱升降用的支承塊(踏步塊)和導向塊,支承塊或導向塊互相之間的距離與行程相比對。

升降用的爬升箱分為上爬升箱和下爬升箱,主要由箱體、凸輪擺塊(承力塊)、導向輪以及定位鎖、連接配接銷軸等部件組成。

(6)防墜裝置

按照附着式升降腳手架的有關規定與要求,新型升降模架的防墜裝置是采用預應力錨夾具技術設計的,主要由配套的錨座、鎖座、鋼鉸線及護管組成。防墜裝置上端為固定端,安裝在提升導軌上端部;鎖緊端固定在主承力架主梁端部,在為主承力架相對于提升導軌下降時,彈簧推動夾片楔緊鋼絞線,使主承力架相對于提升導軌停止下墜,提升導軌上分别有上下兩個擋塊與上下兩個附着支座鎖緊,可保證提升導軌與牆面連接配接可靠,確定安全。

(7)液壓升降裝置與控制系統

新型升降模架升降用的動力裝置,主要由液壓油缸與相應的泵站組成。安裝在上下爬升箱之間的液壓油缸為可拆卸的便攜式油缸,油缸設有雙向液壓鎖,液壓泵站可以是便攜式泵站也可以是集中式泵站。

升降用的控制系統有兩種:一種是手動控制系統,另一種是由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組成的自動控制系統。

(8)安全防護系統

按照高空安全操作與作業要求,在架體相應的作業平台部位設定有堅固耐用的鋼腳手闆或木腳手闆,并設定了相應的護欄、護杆、防護闆和安全網等安全防護裝置。

3.技術特征

與現有的爬模、爬架相比,新型升降模架具有以下主要的技術特性:

(1)組合分體式架體系統,構思新穎、構造簡單、受力明确、功能較多。如圖所示,新型升降模架的架體由三個層次的架體或由三部分的架體組成:①主承力架(上承力架)和相應的水準梁架等組成的主架體(上架體)系統(上架體系統);②在主承力架下部吊挂的次承力架(下承力架)與相應的水準梁架等組成的下架體(吊籃架)系統;③在主架體的上面是模闆系統或上部作業平台系統。在結構施工期間,下架體系統通過銷栓吊挂在上架體的下邊并與上架體聯為一體,随上架體的爬升而爬升,即爬架架體聯體爬升;當建築工程施工到一定高度而下部的結構需要進行裝修裝飾作業時,可安裝吊籃裝置系統使爬架的下架體作為吊籃架與上架體分開,即爬架架體分體下降,以滿足下部結構提早進行外裝修裝飾作業的使用要求。同時,在首層結構施工時就可先行安裝上架體而暫不安裝下架體,這樣可以及早投入使用,待具備安裝下架體部件時再安裝使用。此外,在不需要安裝下架體就能滿足施工需要時,僅安裝上架體和上部作業平台系統或模闆系統就可以投入使用了。進而,使架體系統更加簡單與适用。

(2)具有附着、導向和防傾覆的多功能附着裝置。附着裝置是直接與工程結構連接配接并承受和傳遞新型升降模架的全套裝置自重及施工荷載和風荷載的附着固定裝置,同時又是導軌及架體升降時的導向裝置和防傾覆裝置。附着裝置與牆體連接配接見上圖。

(3)堅固耐用的導向升降裝置和自動爬升的互爬技術。在強度高、剛度大的H型鋼導軌上組焊有堅固可靠的導軌鈎座和堅固可靠的供爬升箱升降用的踏步承力塊和導向闆,帶有凸輪擺塊并能自動複位的爬升箱附着在H型導軌上,并通過上爬升箱頂端的連接配接軸與架體的主承力架有機地聯為一體,導軌和爬模爬架通過上下爬升箱之間安裝的液壓油缸及相應的泵站實作架體和導軌互相之間的自動升降。

(4)靈活适用的大模闆與升降腳手架一體化技術。在帶模闆自動爬升的新型升降模架中,為了能夠适應各種模闆的放置與使用要求,在随移動台車水準移動并具有模闆高度調節和垂直度調節功能的模闆豎向支撐架上,專門設定了模闆附加支撐架,以便于各種類型的全鋼大模闆和各種類型的拼裝式鋼木竹模闆均能适應。

120系列無背楞輕型大模闆,模闆的縱橫向主次龍骨與邊龍骨的載面高度一樣,當模闆的面闆為6mm厚的鋼面闆時,模闆龍骨選用120×60×2.5(3.0)和120×40×2.5(3.0)的方鋼管,當面闆選用18~20mm厚的複合木(竹)膠合闆時,選用100×60×2.5(3.0)和100×40×2.5(3.0)的方鋼管。這兩種統稱為120系列(一種為126,一種為118或120)的無背楞大模闆,自重為70~90kg/m2,能抵抗70~80kN/m2的側壓力,不僅能滿足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在進行模闆配置時可使穿牆螺栓的數量減少、長度縮短;在進行爬架機位配置時由于模闆自重輕可以加大機位之間的距離,進而可使爬架機位數量減少。

(5)機電液一體化技術,簡單适用的手動同步控制和現代自動控制技術,能使爬模爬架平穩升降。

(6)有裝置配套的吊籃功能。根據工程進度與需要在架體上安裝吊籃提升機、安全鎖、鋼絲繩和電控系統,使下架體與主承力架分離,由下架體作為吊籃架進行外裝修裝飾施工,下架體作為吊籃架施工時,可以将每個吊籃架連成一體,實作多電機同步控制升降。

(7)多道完備的安全裝置與安全措施。為確定升降模架在升降過程中的安全,采用了安全可靠的H型鋼導軌與帶有凸輪擺塊爬升箱的新型升降機構。

為防止液壓油缸油管的破裂,在液壓油缸上設定了液壓安全鎖。

為確定萬無一失,又專門設定了防墜落裝置。

(8)架體高度小,傳力線路明确,組架爬升靈活,低空低處裝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