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宗庸卓瑪唱紅歌、王硯輝演繹抗疫故事……牛年春晚舞台上的雲南風情

作者:開屏新聞

本周五,中央電視台的元宵節将再次如期舉行,屆時還将公布最受歡迎的春晚節目選擇。無論是短劇還是歌舞,今年的春節晚秀都廣受好評,引發熱議。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春節晚會舞台刮出了一股不一樣的雲南風格。無論是關于抗疫題材的獨幕喜劇《陽台》,還是唱舞"唱山歌到晚會聽",都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宗永卓瑪:然後鄧春晚上獻上這首歌給黨

在牛年0點鐘敲響的節日時刻,老中藝人表演了《唱山歌到黨》,雲南省藏族歌手宗永珠瑪就是其中之一。回到昆明,宗永珠瑪接受了本報的專訪,回憶起唱宗永卓瑪的現場還是很興奮和激動的。

宗庸卓瑪唱紅歌、王硯輝演繹抗疫故事……牛年春晚舞台上的雲南風情

宗永卓馬

曾多次登上春節晚會舞台的宗永珠馬說:"我記得我第一次參加中央電視台春晚是在1997年,我唱的是《翻身農奴唱歌》。之後,有幸參加了數屆中央電視台春晚,演唱了不同風格的藏歌。今年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再次唱了一首我特别喜歡的經典歌曲——《唱一首山歌給黨聽》,表達了我們對雲南族群對黨的感激之情。"回憶起他的每一次'春節晚遊',宗永珠瑪仍然記憶猶新。同時,她對自己一路走來的藝術之路心存感激。"我是一個從基層走出來的少數民族文藝工作者,感謝黨和人民對我們少數民族文藝工作者的培養和教育,作為少數民族藝術家,我仍然紮根于高原和邊疆。

在舞台上,宗永珠瑪身穿藍色藏族服飾,紅黃頭飾與服裝相呼應,華麗,壯族大廣場展現民族特色。

演員介紹

宗永珠馬出生于雲南省德欽縣綿羊拉翔,從小就唱着家鄉的民歌長大,骨子裡彌漫着民族傳統文化的氣息。代表《梅裡雪山的女兒》《國土哈達》《山谷回聲》《德欽情歌》等歌曲紅過祖國,南北流水,曾為電影《紅河谷》《寶琳燈》演唱主題曲和插曲。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宗永珠瑪發行了專輯《梅裡雪山的女兒》與現存時期的畫材,圍繞《雪山之女》《師範修行》《實踐的現場》等11章,影像展現了宗勇卓瑪從藝術45年的曆史出發, 許多未公開的圖像也出現在這張專輯中。

王偉輝:在特"陽台"解讀抗疫

今年的春節晚會語言節目仍然受到很多關注。其中,以武漢抗疫為背景的短劇《陽台》,引起了熱烈的讨論和共鳴。春節晚會第一次,雲南演員王偉輝成為"陽台大家庭"的一員。春節晚會過後,王偉輝走進了群拍,在接受采訪時,王偉輝回憶起自己第一次登上春節晚會,既緊張又興奮。

宗庸卓瑪唱紅歌、王硯輝演繹抗疫故事……牛年春晚舞台上的雲南風情

王偉輝(左)

作為春晚的新面孔,接到春晚的邀請,讓王宇輝既驚訝又驚訝。關于排練,他說:"《陽台》的劇本已經改了十多次,到了北京排練,老藝術家和年輕演員一起交流思想,這讓我特别高興。在獨幕喜劇中,王偉輝和演員秦薇飾演一對針對性的王宇,一起在醫院等待抗疫王偉慧的女朋友回家。"當我們和秦琦一起玩這個的時候,我們一直在思考每一句台詞,在有限的空間裡做一些有趣的事情,這是非常困難的,"王說。值得一提的是,在武漢最後一個解封的片段中,雲南省醫療隊被鹹甯人送回昆明的場景出現在大銀幕上。對此,王偉輝的感受尤為深厚。"我一直在關注疫情,我一直在關注我們的雲南醫療隊,雲南的醫務人員非常棒,他們盡一切努力幫助鹹甯人民。王說。

王偉輝,雲南人,中國大陸影視演員,畢業于雲南美術學院。1989年加入雲南省劇團,1993年出演電視劇《第三軍團》,1995年出演古裝劇《思石》,2004年憑借電視劇《工作棚》獲得文華演藝獎;2 2006年出演劇情片《無國界行動》,2007年主演喜劇電影《光榮狂怒》,該片獲得第八屆華語電影傳媒獎最佳男配角獎,2008年主演劇情片《麗米的猜測》上映;2011年,主演愛情劇《延安之戀》首演;2015年,犯罪懸疑片《燃燒的心》上映;2018年,主演劇情片《我不是毒神》;而在2019年,由犯罪動作片《大人物》主演,同年,主演城市家庭教育劇《小歡樂》。

袁志平彭偉:雙人民族舞驚豔亮相

零點鐘聲過後,震撼而溫暖的民族歌舞《人人同心》将晚會氣氛推向最高點,很多雲南人不知道,伴随着窗外響亮的鞭炮聲,舞台二人身穿雲南民族服的領舞——袁志平和彭偉, 是雲南的後裔。他們以融合雲南多民族元素的雙人舞蹈驚豔了舞台,展現了雲南多民族氛圍之美。鮮為人知的是,他們"瀕臨死亡",由雲南省口譯有限公司指派,在正式演出前四天前往北京參加排練。

宗庸卓瑪唱紅歌、王硯輝演繹抗疫故事……牛年春晚舞台上的雲南風情

袁志平(前排左)和彭偉(前排右)

2月6日,距離春節前夕不到五天,袁志平、彭偉接到雲南省歌舞劇院打來的電話:"傷病會影響排練嗎?快速到達醫院而不影響它!"身份不明的他們趕到醫院,"聽說要去北京演出,我們也想,'不會是春節晚會,不是幾天。當這個想法得到證明時,兩人都感到了很大的壓力,"比參加任何比賽都要緊張!"袁志平說。劇院安排了一位負責對接的老師,三個人拖着幾個行李箱到北京,參加春節晚會節目。登陸北京已經深夜,經過一夜的休息,袁志平和彭琦7早早就進入了節目。

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袁志平是雲南省舞蹈劇院的首席和經驗豐富的編舞,而大理女孩彭偉則是在歌舞表演藝術家家庭中長大的首席舞者,他們在許多作品中默許工作。在與導演溝通後,憑借豐富的經驗,兩人在短短一個上午就完成了動作的編排和連載場景,順利完成了預錄。彭說:"我們将景頗族、易族、彜族、哈尼族等獨特的雲南特色民族舞蹈動作,以雙人舞的形式展現雲南的風俗習慣,我們期待雲南文化被更多人了解。"

在央視春節晚會春節晚會上,袁志平身着彜族服裝,彭彪攻擊景頗舞裙,以完美的舞蹈迎接牛年的到來。

二十多歲的袁志平和彭琦都獲得了許多榮譽。袁志平,出生于玉溪,5歲開始跳舞,在上海戲劇學院學習中國舞蹈和編舞,回到雲南加入雲南演藝有限公司,迅速成長為優秀的編舞家和雲南歌舞劇院院長,并于2018年參加了第12屆雲南省青年演員大賽, 憑借《我心中的耳朵》獲得一等獎,這也是雲南省唯一入選的一部。

大理女孩彭琦7歲開始跳舞,在同樣熱愛舞蹈和戲曲的祖母和母親的影響下,她也對舞蹈有着執着、不停歇的精力,帶着哮喘依然堅持的舞蹈之路,出演了音樂劇《敖人唱新歌》女主角,并獲得了第14屆雲南省新劇秀金獎。

春城晚報 - 公開屏記者楊毅文接受采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