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在春節晚會的舞台上,由三代藝術家和衆多年輕演員帶來的歌舞節目,"唱一首山歌到派對聽"激起了觀衆的強烈共鳴,"唱一首山歌給派對聽,我把派對交給母親", 50多年來,這首歌唱遍了祖國,成為中國新文藝舞台上不朽的民族經典,春節晚會揭曉了"唱一首山歌到黨聽"的誕生。
視訊加載...
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邀請了三代中古藝術家演繹了58年前的經典歌曲《唱山歌到黨》。

宗雍卓瑪歌手:這首歌我特别喜歡,這也是作為我們少數民族文藝工作者,尤其是像才華橫溢的丹卓瑪和我們一樣,沒有黨和我們少數民族的這種訓練,我們可能不會進入上海音樂學院,也不會成為今天最喜愛的藝術家,是以在唱這首歌的時候, 我們對派對的感情全部融入到這首歌中,不知不覺中會流下眼淚。
歌手蔣大偉:我是唱這首歌長大的,可以說這首歌我們從小就唱着,唱到現在,對這首歌的感受也特别深。你看看現在的中國,中國共産黨上司着中國和中國人民,這幾十年,特别是改革開放這幾十年,你可以說現在中國人是驕傲的,是幸福的。
歌手楊紅基:我1979年入黨,時間不長,但現在已經40多年了,雖然很熟悉,但是沒有唱過,這次我第一次唱了。
年輕歌手雲飛:可以歌頌中國孩子的驕傲,讓我們的中國孩子可以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
這首歌唱出了民族經典的南北大江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當時20歲的新兵雷鋒在報紙上看到一首詩叫《唱山歌給黨聽》,詩的每一句話,都激起了雷鋒的心,也說出了他對共産黨紅子的感情。他在日記中抄寫了這首詩。雷鋒1940年出生于湖南省一個貧苦農民家庭,7歲喪家孤身。新中國成立後,在共産黨的上司下,雷鋒上學,成為一名勞工,後來參軍,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雷鋒戰友喬鞍山:他總是對我說,鞍山,如果我不是共産黨和毛主席,我會死在那個山溝裡,活不下去到今天。是以無論我做什麼,我都要做得更多,我必須把每件事都做好,才能負擔得起派對的費用。
1962年雷鋒同志意外逝世時,《人民日報》于1963年3月5日刊登了毛澤東主席的題詞,号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上海實驗歌劇院作曲家朱镕在雷鋒的日記中看到《唱山歌晚會》這首詩,深受感動。關于創作一首山歌風格的歌曲,并注意到歌詞取自雷鋒的日記,而這首詩的真正作者姚偉洲也看到了雷鋒的日記摘錄,在歌曲中給大家聽。
《唱一首山歌給黨聽》詞曲作者姚偉洲:這首歌在雷鋒很有名,從舊社會的苦難歲月,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謝黨,黨的仁慈,中國人的心意,我意外地寫下了大家的聲音。
姚偉舟此生獻身于黨,早在1951年入北韓戰争時就寫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曆年來無論跌宕起伏,他真誠的心從未改變,入黨的願望始終很強烈,2001年寫50年入黨之書的老人終于實作了他半個世紀的追求。
《唱山歌給黨》詞曲作者姚偉舟:工作這麼多年,我确實認為共産黨是老百姓的黨,我想最終實作我的願望。
1963年3月,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的藏族歌手丹卓瑪在校園裡聽到了上海歌劇院任貴貞演唱的《唱山歌到黨》,回憶起自己所經曆的痛苦和幸福,對唱歌的熱情從胸腔中迸發出來。她找到了王品蘇老師,要求唱這首歌,王品蘇隻是被丹卓瑪的真實感受所感動,然後費盡心思地找到了樂譜,逐字逐句地教她中文歌詞,并請朱鈞為她唱歌。那年上海春節上,隻有丹卓瑪用鮮明的嗓音演唱了《唱山歌到黨》。1964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隻有丹卓瑪演唱了大型音樂劇和舞蹈史詩《東方紅》中的歌,赢得了廣大觀衆的喜愛。
在過去的58年裡,這首歌被許多歌手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唱了無數次。但直到今天,它仍然觸動着每個人的心。
歌手宗永珠馬:我能在今年的春節晚會舞台上和中老藝人一起演繹"唱一首山歌給黨聽"特别高興,今年是我們建黨100周年,我們把這首歌獻給黨,獻給人民, 緻所有喜歡這首歌的人。
姜大偉:從航天、航母,從田野到天空再到大海,我們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是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
歌手楊紅基:現在的生活,現在的事業,我現在取得了這個成就,沒有黨訓,沒有共産黨的上司,真的不是今天,是以從心裡,我非常感謝黨的培養,是以在建黨100周年之際,我也希望表達我的感受, 感謝黨。
年輕歌手雲飛:這首歌可以唱五千年,代代相傳。
(央視總署長孟英亮翻譯袁文)
(李佳毅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