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年新聯考選科大調整!考生應該如何放大優勢“完美”組合

作者:魚躍聯考指導

2024年新聯考選科要求公布後,我們可以發現新的要求對于老版變化巨大,因“實體+化學”要求的重度提升,很多組合的專業覆寫率也發生了變化。

那麼,考生該如何選科呢?今天,魚躍小編為大家重新分析各個組合的優劣勢及适用人群,建議仔細閱讀。

特别說明:

1、根據此前教育部要求,高校統一專業(類)在所有實行聯考綜合改革省份的選科要求應當一緻。是以本文分析對“3+1+2”和“3+3”所有省份均有較強的參考意義。

2、本文分析主要适用于2021屆新高一及以後的學生。

各個組合分析

實體組6個組合的特點

實體+化學+生物

可報專業比例 | 96.36%

優勢 | 未來可報考專業多,純理組合,學科單一,此方案總體記背少,重了解,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和運算能力,學科之間關聯大,能互相促進。

劣勢 | 理科學霸聚集地,競争異常激烈,當然在新的選科要求下,估計該組合将會在理科中人數猛增。

推薦人群:

1.理科邏輯思維能力優于文科水準;

2.未來确定好報理工類專業的考生,重點推薦該組合。

實體+化學+地理

可報專業比例 | 95.53%

優勢 | 地理一直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偏理科目中,地理難度不大。該組合跟傳統物化生非常接近,如果是傳統理科考生想搭配一門文科,可選擇該組合。

劣勢 | 選地理的人數在各省市一直位居前列,在實施新選科後,預估該組合選考人數會和物化生不相上下

1.善于獨立研究、思考問題;

2.對自然科學有較濃厚興趣,地理成績比生物成績好。

實體+化學+政治

可報專業比例 | 90.43%

優勢 | 選這個組合的同學一般是想讀理科,但不想學生物,同時政治是目前考研的必考科目之一,高中學政治,大學公共課也有政治,對未來考研有幫助。該組合報考的人數最少,競争力相對較小。

劣勢 | 政治與另外兩科關聯度不大,需要記憶背誦的内容非常多,是偏文學科中難度較大的。實體、政治聯考不易拿高分,選擇人數少,有的學校開班不多,配備的師資力量也可能較弱。

1.實體、化學成績比較好;

2.對于背誦較為擅長,兼具較好的文科思維能力;

3.對未來步入大學有着明确的計劃,有考研、考公準備。

實體+生物+地理

可報專業比例 | 50.66%

優勢 | 總體上看,偏理科目中,地理和生物相對簡單且不需要大量背誦,學習較輕松。

劣勢 | 在新的選科要求下,專業覆寫率太低,絕大多數理工類專業都不能報考,基本隻能報不限選考科目,地理科學類類、限選生物類的專業。

實體+生物+政治

可報專業比例 | 51.08%

優勢 | 生物難度比化學略低,同時政治對未來考研有幫助。選擇該組合人群較少,競争壓力一般。

劣勢 | 實體、政治不易拿高分,三門學科關聯度不高,平時學習難度較大,未來可選專業相關度也不高。選擇該組合人群較少,有些院校很難單獨為該組合學生設計走班課程時間表,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實體+地理+政治

可報專業比例 | 51.15%

優勢 | 這個科目組合更像實體成績不錯的文科生,為了不浪費實體的高分,以及實體可以報的專業範圍,做出不得已的選擇。報考人數不多,競争壓力一般。

劣勢 | 與“實體+生物+政治”學科組合劣勢情況相似。

實體組建議:

①如果未來确定報理工類專業,建議必須選“實體+化學”組合,最好還是傳統老理綜。如果自己其他科目非常好,可以實體+化學+X(自己擅長科目);

②整體來看,不太建議選“實體+非化學+X”組合,即上文後三種組合。如果化學實在不行,再考慮生物、地理、政治中選兩門擅長的科目。

曆史組6個組合的特點

曆史+地理+政治

可報專業比例 | 47.24%

優勢 | 傳統的純文組合,與國中知識有聯系,學習适應比較快。

劣勢 | 學科比較單一,背誦記憶量大,可報專業比例低,專業報考很受限制。

1.明确未來報考專業屬于人文社科類,例如法學、新聞學、藝術設計學等;

2.曆史、地理、政治成績相對不錯。

曆史+地理+化學

可報專業比例 |46.23%

優勢 | 地理和化學更偏理科思維,重了解,記憶背誦壓力小。

劣勢 | 學科跨度較大,可報考專業之間銜接較少,整體來說,專業報考受限。

1.對實體不感興趣或實體成績不理想;

2.邏輯思維較為清晰,不擅長文科記憶背誦。

曆史+地理+生物

可報專業比例 | 46.26%

優勢 | 地理和生物是比較容易的,對背誦記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求相對較低。

劣勢 | 學科跨度較大,可報考的理工類專業少。該組合是很多曆史組同學的選擇,競争壓力較大。

1.曆史、地理、生物成績相對不錯;

2.對單獨學科可選專業情有獨鐘。

曆史+政治+化學

可報專業比例 | 46.92%

優勢 | 曆史和政治之間學科關聯性較強,能互相促進。化學比較難學,是以該組合報考的人數不會太多,競争壓力一般。

劣勢 | 兩文一理組合,學科間差别較大,需要學生靈活調整學習思維。未來選化學的人會激增,想拿高分不容易。搭配化學,對專業選擇作用基本可以忽略。

未來報考專業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類,選化學主要是因為該科成績比較好。

曆史+政治+生物

可報專業比例 | 46.96%

優勢 | 曆史和政治之間學科關聯性較強,能互相促進。生物在偏理科目中相對比較容易,也是很多文科強理科弱的學生的選擇。

劣勢 | 文科學霸聚集,未來能報考的專業還是以人文社科為主,理科可報專業極少。

1.曆史、政治、生物成績相對不錯;

2.記憶背誦能力強,但不想局限于文科思維的學生。

曆史+化學+生物

可報專業比例 | 46.04%

優勢 | 該模式是在以前選科要求背景下,很多實體成績不好的考生,“被迫”選擇了該組合。但在新的選科要求下,該組合人數應該會急劇下降,甚至可以“忽略”。

劣勢 | 不僅學習難度大,學生需兼具文理科思維,且專業覆寫率在312中最低。

曆史組特點分析:

①主要以報考偏文專業為主,少量理工科專業可選,如:建築類、園林類等;

②可報考專業範圍相對較窄。報考曆史組的同學最好能确定自己以後的專業和職業方向為人文社科類;

③相比實體,曆史學習容易一些,是擅長記憶背誦的學生能發揮優勢的學科。

2024年新聯考選科大調整!考生應該如何放大優勢“完美”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