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手下有很多将才,為何每次他都親自帶兵,這才是真正原因

我想對于曆史比較了解的人,應該都不會對曹操感到陌生吧,他自身可謂是具有極為出衆的才能,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在這般動亂的年代中成就一番霸業。他還極為擅長發現并合理運用人才,以至于他手下才能出衆的有很多。 但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即使在如此的環境下,在與他人展開對決時,他也堅持親自參與。甚至還多次在戰役當中,騎馬與敵軍的将士進行厮殺,要知道他當時手下才能出衆的将領有很多,他完全可以不必如此,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堅持如此呢?難道他真的認為自己的陣營中沒有才能出衆的将領麼?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當時的社會中,他手下才能出衆的将領無疑是最多的,蜀吳都無法與之相比較,那麼既然如此,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一味堅持呢? 1、 應該。 雖然在當時,他手中掌握着王朝極大的權勢,同樣也有着極高的社會地位,在王朝内部還擔任着丞相的官職。在和平年代,他大可以不必做出如此的舉動,但是如今的形勢不同,王朝内部動亂與變故不斷,他最早提出平天下這一說法,如果他不作表率,又如何讓人感到信服呢? 2、 被迫。 我想在看到這裡的時候,大家心中都會感到些許疑惑,當時他手中可謂掌握着極大的權勢,甚至就連統治者都無法與之相比較。在這種情況下,又有誰能夠逼迫他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形勢。 雖然他手下有很多才能出衆的将領,但是真正能率領将士四處征戰與讨伐的将領很少。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戰争基本屬于一個系統的工程,前期需要種種策劃與部署,并與其他隊伍進行配合,才能夠取得一定的優勢。達到這一點,首先你要有足夠的威望與地位,讓将士們感到信服。其次你要對整個隊伍擁有深層次的了解,有一點達不到都不能夠稱得上是帥才。 在當時的陣營中,要找到一個這樣的人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縱觀整個曹氏集團中,符合這一标準的也隻有曹操一人,雖然他做出如此的舉動,完全是因為形勢所迫。 3、必須。 其實上面所提出的兩點,根本就不是緻使他做出這一舉動的主要原因,他堅持親身參與每一場戰鬥,并且沖在最前方與敵方将士進行厮殺是必須如此,為何會這麼說呢? 他之是以會選擇繼續擔任丞相的官職,,表面上是想收獲大家的認可與信任,實際上卻想要将統治者取而代之。如果想要達到這一目的,那麼就需要做到兩點,1.将王朝内部的兵權牢牢抓在手中。2.将一些具有出衆才能的人留在自己身邊。 其實換句話來說,如果他沒有堅持參與每一場戰役,統治者能夠放心将兵權交由他手中嗎?如果他沒有做出如此的舉動,王朝内部的将士又會對他感到信服,并且聽從他的調遣嗎?其實他做出如此的舉動,都是為了日後建立基業做部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