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一開口,兩會金句就來了

作者:環球人物雜志
他一開口,兩會金句就來了

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張業遂今天又圈粉了!

|作者:許晔

|編審:蘇睿 張建魁

3月4日中午12點,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釋出會開始了。

隔着螢幕,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中美關系、立陶宛問題、人民民主、反外國制裁法……大家關心的熱點,張業遂一一給出“妙答”。

他一開口,兩會金句就來了

·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維護公共衛生與健康,新聞釋出會采用網絡視訊形式進行。圖檔來源:新華社

2018年,張業遂接替傅瑩成為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當時便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曆任中國駐聯合國代表、駐美大使、外交部副部長,深耕外交領域40多年,是備受贊譽的“老外交”。

他一開口,兩會金句就來了

這些熱點都說到了

釋出會上,被問及“動态清零”政策,張業遂表示,“動态清零”不是要追求“零感染”,而是要盡快把疫情控制住。

“任何防控措施都會有一些代價,但是同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相比,這些代價是值得的。”

“事實證明,‘動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國實際情況,路子是對的,效果是好的。”

談及民主,他說道:

“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

“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實踐最有說服力,這個國家的人民最有發言權。”

“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民主制度,也不存在适合一切國家的民主模式。民主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是根植于中國曆史文化、符合中國國情、解決中國問題的真實有效管用的民主。”

談到中美關系,張業遂表示,中方對美政策是一貫和明确的。

“互相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赢,應該成為新時期中美正确的相處之道。”

“和平共處的關鍵是互相尊重,包括尊重各自選擇的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尊重不幹涉内政等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合作共赢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

“以意識形态劃線,拉‘小圈子’,搞集團對抗,都有悖于時代發展潮流,也根本行不通。”

有記者問及立陶宛相關問題,張業遂表示,目前兩國關系中出現的問題責任完全在立方。

“在國際貿易中,中國一向主張尊重世貿組織規則,營造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從來不歧視任何國家、任何企業,不存在所謂‘經濟脅迫’問題。”

“關于歐盟在世貿組織提起訴訟,我們認為這不具建設性。我們希望歐盟采取客觀公正的立場,不要将中立之間的問題擴大化或上升到中歐關系層面。”

他一開口,兩會金句就來了

釋出會最後,有記者問到了去年全國人大通過了反外國制裁法。

張業遂表示,通過立法反制外國制裁、幹涉和“長臂管轄”,是很多國家的通常做法。中國的反外國制裁法是一部指向性、針對性很強的專門法律,突出的是一個“反”字。

“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對那些動辄揮舞制裁大棒的霸淩行徑,中國通過反外國制裁法等法律手段,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護中國公民、組織的合法權益。”

他還強調,中國的反外國制裁法是應對遏制打壓的防禦措施,與一些國家的“單邊制裁”有本質差別。

他一開口,兩會金句就來了

正常操作

在人大新聞釋出會上犀利回應“刁鑽”問題,早已是張業遂的正常操作。

2018年

外媒記者稱,有人擔憂,中國向外輸出的中國模式是要改變現有的國際秩序和規則。

張業遂回應: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各國都需要獨立自主地根據本國的國情來探索符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在國際秩序問題上,我們不是要推倒重來,搞颠覆替代,而是要堅持做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建設者。中國願意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希望推動國際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中國堅持走自己的路,既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不會要求别國複制中國的做法。”

有記者就“北韓半島形勢”提問。

張業遂給出形象比喻:朝美是北韓半島問題的主要當事方,如果把朝韓關系和朝美關系比作兩個輪子的話,我們希望朝韓關系這個輪子能夠繼續轉下去,希望朝美關系這個輪子能夠盡快地轉起來。

“我們希望看到朝美雙方能夠盡早啟動對話。”

他一開口,兩會金句就來了

2019年

2019年,朝美上司人河内會晤,雙方未能達成協定。

對此,張業遂表示:北韓半島問題非常複雜、敏感,解決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能期待通過一兩次會晤就能夠得到解決。

“關鍵是堅持政治解決的正确途徑,堅持實作半島無核化、建立半島和平機制的正确方向。”

當時,美國正在要求一些歐洲國家停止與華為的合作,宣稱擔心華為會配合中國政府提供相關的資訊。

張業遂駁斥道:中國一貫鼓勵和倡導企業在海外經營中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從來沒有,也不會要求中國企業從事違反當地法律法規的活動。

“美國政府的一些官員拿國家情報法說事,渲染特定中國企業産品存在所謂安全風險,是以政治手段幹預經濟行為,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幹擾公平競争的國際市場秩序。”

“這是典型的雙重标準,既不公正,也不道德。”

他一開口,兩會金句就來了

2020年

日媒老調重彈問中國軍費。

張業遂回應:中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國防開支适度且克制。

“從世界範圍看,中國國防費占國内生産總值的比重多年保持在1.3%左右,應該說大大低于2.6%的世界平均水準。如果與第一大軍費開支國相比,2019年中國國防費總量隻相當于它的1/4,人均隻相當于它的1/17。”

“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清清楚楚,不存在什麼‘隐性軍費’問題。”

美媒提問稱,中美雙方近期在一系列問題上沖突加劇,包括疫情、金融市場、台灣、香港、貿易問題,怎麼看待中美關系?特别是疫情之後的中美關系?

張業遂表示,中美關系正處在一個重要關口,關鍵在于堅持不沖突不對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

“如果美方尊重中國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理性看待中國的發展和戰略意圖,緻力于同中方開展建設性對話,将有利于兩國在各領域以及在地區和全球問題上的互利合作。如果美方堅持冷戰思維,推行遏制中國的戰略,損害中國的核心和重大利益,結果隻能是損人害己。”

“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将堅定不移捍衛自身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他一開口,兩會金句就來了

2021年

日媒質疑中國是否想通過“疫苗外交”達到地緣政治的目的。

張業遂回應:面對疫情,應該說沒有什麼比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更重要。

“中國開展國際抗疫合作,不是為了謀求地緣政治目标,也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是為了保護更多人的生命安全與健康。”

新加坡媒體則把目光對準了扶貧,問中國的扶貧标準是否不同于國際水準。

張業遂擺出資料:總的看,中國的脫貧标準符合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水準,高于世界銀行2015年确定的每人每天1.9美元的貧困标準,整體也高于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絕對貧困線。

“中國現行的脫貧标準是一個綜合性的多元标準,既包含個人所得名額,也把‘兩不愁、三保障’作為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名額。”

他一開口,兩會金句就來了

張業遂在發言中展現出來的沉穩、從容、自信,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這也得益于他豐富的履曆。

他一開口,兩會金句就來了

外交多面手

張業遂曆任外交部國際司副司長、禮賓司司長、部長助理、副部長,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駐美大使等職;主管過外交部的政策研究、涉港澳台外交事務、禮賓、軍控以及歐洲事務。

外交部的同僚對他贊不絕口:

“張業遂的履曆非常完整全面,在諸多關鍵崗位上曆練得非常充分。”

“很多外交官一輩子隻專長一個領域,像張業遂這樣全面的并不多見。”

前駐美大使周文重也評價這位繼任者是“非常能幹的外交官”。

他一開口,兩會金句就來了

·2009年12月,在安理會上,張業遂舉手代表中國投票。

對張業遂來說,外交生涯中最難忘的經曆之一,便是負責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交接儀式的禮賓活動。

尤其是香港回歸前夕,曾經曆過“一秒之争”。能不能在7月1日0時0分0秒準時升國旗、奏國歌,是中國恢複對香港行使主權最重要的象征,也是整個交接儀式的關鍵。

當時擔任中方司儀的張業遂,工作就是確定“一秒不差”。最終,他沉着冷靜地妥善處理了各種突發情況,圓滿完成任務。

除此之外,張業遂引人注目的身份還有兩個。

一是2008年他出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特命全權大使。之後在他的主持下,安理會多次審議朝核、伊核、中東等重大敏感問題。

他辦事效率高,擅長多邊外交斡旋。當時,外界對他的評價是“在聯合國工作期間卓有成效地代表了中國的利益”。

他一開口,兩會金句就來了

·2009年6月12日,時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業遂在聯合國安理會全體會議結束後對媒體發表講話。

二是2010年他臨危受命出任中國駐美大使。

之是以說是“臨危受命”,是因為當時的中美關系實在微妙。美國宣布對台軍售、達賴竄訪;中美匯率争議的氣氛分外緊張;美國政要頻頻發出對華強硬的聲音。

張業遂對美國事務并不陌生。在擔任外交部副部長期間,他負責的就是對歐美地區的政策協調。

抵達美國後,他迅速找到了和美國人溝通的方式,解決了許多棘手問題,推動雙邊關系逐漸回暖。

成為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後,張業遂站到了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視窗前,用一段段金句,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感覺中國的現在與未來。

【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環球人物”微信公衆号(globalpeople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