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子1萬撿漏宋“新華字典”,專家:建議上交,他卻轉手賣2600萬

作者:刀白眉

古董文玩,刊本字畫,這些東西一旦被時光洗禮之後就會身價倍增。哪怕曾經它滿大街都是,一旦有幸存活到現在那就是“一兩黃金一頁紙”。

地攤尋寶遇到真迹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古董文玩開始進入生意人的視線裡。原本這些東西都是有錢又有情懷的人把玩的一些精緻玩意兒。

男子1萬撿漏宋“新華字典”,專家:建議上交,他卻轉手賣2600萬

但是當這些東西進入商人手裡的時候,就變成了魚龍混雜的現象。在成堆的古董市場上,每一位小販都帶着滿滿一大包裹的各種古玩真迹。

一位賣古書的攤主和其他文玩攤主一樣,一塊長方形的布往地上一鋪,古書整齊地擺開,這就等着有緣人的出現了。這些攤主手裡,其實基本上沒有什麼真迹但是信的人自然會信,是以也不必他費聲去叫賣。

男子1萬撿漏宋“新華字典”,專家:建議上交,他卻轉手賣2600萬

不隻如此,這裡和玉器行當還是有一定相似性的。那就是給價合适,就成交。成交之後就脫手了,概不退換。

來這裡的人要不就是古董商碰運氣的,要不就是富家子圖個樂。或者就是一群閑人出來遛遛彎,看個熱鬧。

等了這一日一位幸運的攤主等來了一位貴客,這位客人一眼看中了自己攤子上那個什麼“新華字典”的刻本。

其實這東西是真的還是假的,攤主自己都不知道。

男子1萬撿漏宋“新華字典”,專家:建議上交,他卻轉手賣2600萬

隻是看着這人有心買,也就極力地推銷。假的也必須是真的。而且越說的别人聽不懂,這個成交率就越高。

外人看着也許覺得不道地,但是行内人對此已經是習以為常的。

對于這位買家先生來說,他自己本身就是做古董生意的,雖然對于古書字畫不太了解,但是他知道,這裡頭的風險要遠大于那些古玩物件。

是以要不要買,這位先生也是躊躇再三。

古書在這個行當可以說就像是我們人類世界的熊貓血一樣,因為本身就少,再加上極其不易儲存。

紙張,墨水這些東西,一旦經過曆史的沉澱就會自然地消失。

男子1萬撿漏宋“新華字典”,專家:建議上交,他卻轉手賣2600萬

這本書看起來破破爛爛,倒像是放了許久的樣子。雖然也不排除小攤主的刻意造舊。

轉念在想,如果這是真的,那必定是出自文豪大家的,轉手賣掉也能賣不少呢。最終先生決定橫下心來賭一把。

最後兩人以一萬元的價格,達成交易。

這位攤主賣出了那本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古書。攤主喜這月孩子的開銷有了。而買了古書的人覺得這個像極了刻本。也是帶着一顆賭一把的心去找專家鑒定去了。

經過鑒定,這個是真的“新華字典”宋朝刻本,非常珍貴,專家建議他上交。

男子1萬撿漏宋“新華字典”,專家:建議上交,他卻轉手賣2600萬

這位先生這種情況用行話說就是撿了個大漏,知道是真的以後,先生毫不猶豫就把它拍賣了。并且拍到了2600萬的高價。

這一次還要多虧了自己的膽量,做古董生意不假,看古書真僞那也真的不是強項,但這一次也真的是非常的幸運了。有了這筆錢不僅僅是生意可以做得更好,在北京買一套房子也是綽綽有餘的啊。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到底是一本怎麼樣的“新華字典”,能夠拍出一萬元的高價。

就算是來着宋朝,宋朝的字畫古董也不少,能拍出這樣價格的是屬實千年難遇。

天價“新華字典”

文字在中國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們也不是生來就認識那些文字。遇到不會的或者孩童學習,都會用到字典。

男子1萬撿漏宋“新華字典”,專家:建議上交,他卻轉手賣2600萬

字典其實早在東漢時期就有了。但是由于那個時候的文字不是很多,是以字典收錄的字數也僅僅隻有九百多個。

但是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部首的分類。

到了唐宋時期,特别是宋代,朝廷大興科舉制度,文字的重要性也就進一步地展現出來。為

了友善學子學習查閱,宋丁度等人就編寫出了那個時候的字典,隻不過那個時候它叫做《禮部韻略》。

這本字典當時為學子的手中是非常重要的,不僅人手一本,而且是可以帶進科舉考場的。其本身的價值本就不可估量。

男子1萬撿漏宋“新華字典”,專家:建議上交,他卻轉手賣2600萬

再加上,這位先生撿到的這個漏還是一本絕版的刻本,這對于本就是寸紙寸金的宋刻本來說,價值就又在原有的基礎上又不知道翻出了多少倍。

正所謂“一本翻身”就這麼小小的一本,這位先生就獲得了兩千六百萬。可以說這位先生是非常的幸運了。

這份幸運不僅僅是這位先生的幸運,更是國家的幸運。因為在中國這樣的課本是一本都沒有的。遺憾的是已經被先生給賣掉了。

用分寸保護自己

雖然這一次這位先生非常幸運地拿到了真迹,賣出了兩千六百萬的價格,這和當初購買時的一萬元相比,确實是穩賺不賠。

但是這樣的運氣,對于這位先生來講不單單是撿漏,同時也是,這麼多年來在古玩行當積累的經驗,才能夠有這一次的運氣。

男子1萬撿漏宋“新華字典”,專家:建議上交,他卻轉手賣2600萬

如果你是一個完全沒有經驗的小白,還是不要輕易地去投資和嘗試。畢竟這些攤主也不是冤大頭,他們或者他們取貨的源頭,那些人造假的的技術也是一等一的。本身這個行當就容易受騙。

文物所帶來的财富,說的好聽點叫做緣分到了,說的現實一點,其實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豪賭。

人們的僥幸心理又覺得已經富貴了那麼多人,自己肯定也可以。但是這個接近賭博的事情是容易上瘾的。輕則傾家蕩産,重則違法犯罪的大有人在。

或許像宋朝刻本一樣的東西還有許多,但是像這位先生一樣的好運氣,隻怕是幾千個人中才能有一個。

是以,賭文物并不是一條緻富之路。

男子1萬撿漏宋“新華字典”,專家:建議上交,他卻轉手賣2600萬

這裡特别需要說一下的是,在大陸私人用正規管道購買的文玩古迹,即使是有一定的研學價值,如果本人願意上交國家那麼國家是非常歡迎的。

但如果本人不要以,國家也不會強制。

結語

古玩把買到有價值的文玩叫做撿漏,既然是個漏那就不是人人都撿得來的,我們在感慨别人幸運的同時,還是要踏踏實實的過好自己的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