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小魔王到邊緣,這三點原因或是導緻陳幸同和莎昱差距變大的關鍵

随着成績的提升,名氣的增大,孫穎莎、王曼昱被很多球迷稱為是國乒的“小魔王”,未來的希望之星。其實此前被球迷稱為“小魔王”的球員還有一位,那就是陳幸同。陳幸同、孫穎莎、王曼昱三人被球迷并稱為“三小魔王”。遺憾的是,陳幸同在國乒的競争中慢慢被莎昱拉開了差距,以至于很多球迷現在隻記得莎昱是“小魔王”,卻忘記了陳幸同。陳幸同是如何被拉開差距,以至于掉隊的?我們接下來就來詳細地分析一下。

從小魔王到邊緣,這三點原因或是導緻陳幸同和莎昱差距變大的關鍵

一、把握機會的能力不足

陳幸同在近幾年更多的表現還是展現在雙打上,不管是搭檔王曼昱,還是孫穎莎都能取得比較不錯的效果。但是單打上表現确實是有些平庸,偶有驚豔表現,卻沒有足夠的延續性。最讓球迷印象深刻的比賽當屬19年捷克和保加利亞公開賽,陳幸同連續兩站比賽擊敗伊藤美誠。一站成名,這對于陳幸同而言本是一個非常的機會,隻要能夠繼續成長,她就能夠得到更多的機會。遺憾的是,陳幸同自那之後就再次沉寂了下去。

從小魔王到邊緣,這三點原因或是導緻陳幸同和莎昱差距變大的關鍵

18年是王曼昱的爆發年,那一年她連戰連勝,奪得了亞運會的冠軍,這也奠定了她的位置。19年是孫穎莎的爆發年,她在那一年拿到了亞錦賽的女單冠軍。對比莎昱,陳幸同的把握機會能力不夠。就拿這次wtt阿曼挑戰賽來講,國乒主力球員都不打,陳幸同是賽事的頭号種子,本是一次極佳的奪冠,争取積分的好機會,陳幸同卻在第二輪早早被淘汰。在最需要證明自己的時候,掉了鍊子。

從小魔王到邊緣,這三點原因或是導緻陳幸同和莎昱差距變大的關鍵

二、較莎昱來講,陳幸同在天賦上有差距

王曼昱、王藝迪的主管教練員是肖戰指導,王曼昱成長迅速,王藝迪也在東京奧運會後開始發力。孫穎莎、陳幸同之前的主管教練員是黃海誠指導,孫穎莎已經跻身國乒的核心主力,陳幸同卻在原地踏步。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雖然教練員的點撥很重要,但有些時候還是要看球員的悟性,球員的天賦。王藝迪和陳幸同同屬于邊緣主力,之前的位置甚至是不如陳幸同,王藝迪卻慢慢打了出來。和孫穎莎之前是同門,陳幸同的進步卻跟不上後者。較王曼昱、孫穎莎而言,陳幸同或許在天賦上有一定的差距。

從小魔王到邊緣,這三點原因或是導緻陳幸同和莎昱差距變大的關鍵

三、打法受限,陳幸同缺少沖擊力

陳幸同的基本功非常紮實,左右手也是比較的均衡。從某種程度而言,就是稍許弱化版本的陳夢。陳幸同在進攻端缺少沖擊力,而且單闆品質也不如陳夢厚實,這使得陳幸同很多時候打得很被動。

陳幸同是傳統打法,王曼昱、孫穎莎則是非常男性化,進攻手段非常暴力。由于打法受限,這使得陳幸同進入到了一個瓶頸期,始終沒能突破自己。除此之外,陳幸同的專注度也不夠,有些時候往往會走神,明明實力占優的比賽也容易出現意外。

從小魔王到邊緣,這三點原因或是導緻陳幸同和莎昱差距變大的關鍵

對于97年的陳幸同而言,她已經不再年輕,已經到了需要出成績的階段。東京奧運會後,丁甯退役,劉詩雯淡出,朱雨玲受到傷病困擾,國乒也在洗牌,加速了新老交替的速度。如此情況下,巴黎周期或是陳幸同最後的機會,她需要把握住。

希望陳幸同能夠突破自己的瓶頸期,加油!

(我是小哥,關注我,我們一起來聊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