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木的比多層闆還要貴,另外進口的闆材,比國産也要貴不少
首先,感覺是很多木頭的密度強度不夠,直接使用達不到要求。原木因含水量不同,木種不同,強度不同,有開裂變形的問題(相當于實木地闆),同時對樹木的使用率太低。因為不同木材、不同闆材廠家,不同工廠,是以不好直接比較。不過有個粗略的說法可參考:假如顆粒闆櫃體單價350元/投影面積,那麼禾香闆櫃體單價就是600元/投影面積,細木工闆(一般已經有三聚氰胺飾紙貼面,免漆的,也稱“免漆闆”或“生态闆”)比禾香闆可能還要貴一點或差不多,多層闆(一般已經有三聚氰胺飾紙貼面,免漆的,也稱“免漆闆”或“生态闆”)比細木工闆還要貴一些。

其實,實木的比多層闆還要貴,另外進口的闆材比國産也要貴不少。改變木性,原木會使用過程因環境含水量、溫度變化造成開裂,做成闆材,把一個方向的木材紋理打亂重組能最大限度減少木性影響,使闆材穩定。木材資源的充分利用,原木不是做什麼都合适,比如速生楊,現在是加工闆材的主要原料,但如果隻有用原木,可用處并不多,生長快,易變形等等。
一棵樹樹幹最好的部分當然是做原木闆材最有價值,剩下的樹枝大一點的切一切做了指接闆,最差的部分連夾芯闆都做不了的隻能打成粉壓成密度闆了,一棵樹除了樹葉樹皮基本上都利用了,如果隻用有天然紋理部分,可能連一半都用不上。十幾年前裝修,自己去木廠拉了一批木闆做書架,就是原木直接鋸開那種,放那種很重的雜志,放得滿滿當當的,這麼多年沒有任何變形,家具店買書櫃就變形了。
而且,有些木材因為形狀、大小的問題是不能成材的,打碎做成刨花闆就可以了。這也是為啥總的來說純實木更貴。但是高檔刨花闆也是很好的,好的材料好的工藝,性能和環保也都不輸給實木,而且更貴。再有就是現在實木家具和闆材家具的加工方式是不一樣的。闆材的必須是工廠标準化加工,反而是很難做到真嚴絲合縫的訂制。木材因為可以現場再加工,能做到嚴絲合縫的真訂制。離開原來的環境,無論怎樣做幹燥處理,因氣候,空氣濕度不一樣,非常非常非常容易變形,開裂,甚至長黴,長蛀蟲。
再一個,不是所有原木都适合直接切開做家居,做裝修。比如楊樹,杉樹,泡桐,梧桐這些便宜的,生長快的樹種,密度低,強度低,不結實,不耐用,不适宜直接做家居。做成闆材,這些生長快的木材就可以用了。而适合直接做原木家居的樹種,往往生長慢,相對稀少,比如黑胡桃,檀木,斑馬木等,價格高,普通家庭負擔不起。還有一個,闆材是有規格,有标準的,适合工業化大批量生産,原材料使用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