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安縣委書記“鄉村夜話”問症問需助力發展

紅網時刻3月4日訊(通訊員 劉聯波)3月2日,東安縣委書記唐何來到川岩鄉,進廠房、到田頭、宿農家,就川岩鄉小鎮建設、産業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問症問需,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副縣長秦琦陪同。

東安縣委書記“鄉村夜話”問症問需助力發展

在川岩鄉松江村夫興竹木加工廠,廠房内竹木成堆,機聲隆隆,勞工們忙着裝車卸車,加工各種竹木制品。

“你這裡都生産什麼竹木産品?銷售情況怎麼樣?”唐何一行來到這裡,與加工廠負責人親切交談,詳細了解加工廠的生産營運、竹制品銷售等情況。

“縣委、縣政府舉行的農銀對接洽談會太及時了,我們非常感謝。銀行來我這裡看了,答應融資100萬元擴大生産,正好解決了我們擴大生産規模的發展需求。”加工廠負責人一邊熱情地打着招呼,一邊帶着大家參觀他的竹木制品,介紹自己發展竹木産業的經曆和以後的打算:“我做竹木加工多年,年産值三四百萬左右,有技術、有竹木資源、有銷售管道,擴大生産後,産業發展更有信心了!”

東安縣委書記“鄉村夜話”問症問需助力發展

唐何還來到川岩村金銀花建設基地察看。當聽說該金銀花基地是由村幹部牽頭招商引資而來的項目時,他饒有興趣地詢問金銀花引種地、種植規模、銷路等情況,并通過步行察看村容村貌,了解村裡留守人員數量和在外鄉賢情況,有沒有回鄉發展的打算等。

東安縣委書記“鄉村夜話”問症問需助力發展

夜幕降臨,唐何又與川岩鄉幹部和川岩村、禾市村、長沖村村支部書記進行座談。一張桌子、一盆炭火,大家圍桌而坐,“夜話”氛圍愈加濃厚:“村裡産業發展有什麼困難沒有?村裡的經費夠用嗎?”

“我們村引進企業種植的100畝臍橙已經投産,每年可為村裡分紅收入1.6萬元,15年後臍橙收歸村集體。現在又投入30多萬元建設油茶基地200多畝,村集體經濟可以互補,收入穩步提升!”禾市村支書蔣五金說道。

“我們村集體經濟不太好,目前就是要把金銀花種好,帶動大家把閑置的土地都利用起來搞種養,擴寬增收門路!”川岩村女支書蔣小衛說:“我們村很多村民都在外面發展,經濟條件好的也不少,但是集體經濟還需要産業來支撐。”

唐何指出,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工作隊伍,堅持以産業為依托,加大各類經濟合作組織的組建和合作力度,真正把人才凝聚起來,形成人才隊伍優勢。要更好發揮鄉賢的示範引領作用,千方百計引進優秀人才,吸引大企業落戶,全面發展産業項目,助力經濟發展。要充分發揮農銀對接洽談會的作用,引來“金融活水”,撬動農民富裕、農村發展、農業騰飛的杠杆,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要在全縣開展“五個一”主題實踐活動,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由駐村向住村轉變、由問計向用計轉變、由上訪向下訪轉變、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由輸血向造血轉變。要立足當下謀劃全局,切實抓緊抓實安全生産、信訪維穩、糧食安全等工作,組織開展好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堅守底闆,推動發展,力争小鄉鎮也要有大作為。

【來源:紅網永州站】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