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姨媽是個離休幹部,吃喝不愁,卻過得不如普通人

什麼是窮人?我姨媽是個離休人員,她的工資每個月能拿不少,但她一輩子沒把能自己跳出苦窩窩,真的當了一輩子的窮人。

我姨媽是個老革命,她在1939年參加了革命,跟着八路軍走南闖北,救助傷員,照顧孩童,還曾經差點把命丢在特務的手上。

解放後她被安排在醫院上班,她跟姨夫當時相比于老百姓掙的确實是不少,但随着孩子一個接一個的出生,再加上雙方的父母親人,倆人的工資難以養活家裡這麼多張嘴。姨媽前前後後一共生了六個孩子,一家八口人,再加上雙方父母都需要接濟。最艱難的時候,曾經想把最小的女兒送人,人家都已經找好了,孩子生下來後,卻怎麼也舍不得了,兩口子咬咬牙就把孩子一個一個拉扯大。

姨媽是個離休幹部,吃喝不愁,卻過得不如普通人

五六十年代國家特别困難,曾經有段時間,有錢也買不到糧食,國家直接發放的稻谷,讓廣大職工自己脫殼。作為北方人哪會幹這個呀,往往是把大米搗成了一堆粉末,本來就吃不飽,成了一堆粉也不舍得扔,隻能一點一點把殼篩掉。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他們一家人都嚴重浮腫,幾個孩子餓得實在沒辦法,隻能送到外婆家,外婆家在山區,糧食不夠吃,但加上野菜雜糧起碼能吃飽,不用餓肚子。而我媽那個時候也在城市上班,媽媽的飯量特别小,每個月能給她寄五六斤糧票,因為這點糧食,姨媽感激了我媽一輩子。

屋漏恰逢連綿雨,表哥十多歲時由于調皮弄傷了兩個眼睛,為了治他的眼睛,家裡走遍了大小城市,巨額的花費更讓家裡雪上加霜。一直到表哥二十多歲時,才把其中的一隻眼睛挽回了視力,雖然需要佩戴眼鏡,但是起碼不需要再做盲人了。

姨媽是個離休幹部,吃喝不愁,卻過得不如普通人

那時候她作為城裡人,但日子過得實在不如鄉下,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姨夫比她大九歲,比姨媽早離休幾年,兩人離休之時,工資都沒有上漲,家裡依然捉襟見肘。姨夫去世時,連壽衣都買不起,就穿着一身破爛衣服下葬了。

姨媽長年吃的哪是什麼正兒八經的飯呀,都是一家人吃剩的,她收拾收拾連湯帶水吃下去。離休之後随着國家的發展,他們的離休工資也水漲船高。他們家終于擺脫了困難時期,搬進了新房。兒女們個個事業有成,混得最差的小女兒是個老師,就連眼睛有問題的表哥都擁有企業的股份。

姨媽是個離休幹部,吃喝不愁,卻過得不如普通人

但我姨媽的思維仍然沒有走出那個困難年代。她不舍得吃,不舍得喝,所有的工資都攢在手裡。她吃得最多的東西就是饅頭,每天離不開大蔥蘸醬,很少做葷腥。饅頭在鍋裡反複加熱多次不小心淋上水,拿都拿不住,掉到地上她會趕緊把這個被水泡爛的饅頭用鏟子鏟起來,再小心翼翼地吃掉。多日的饅頭都已經發黴,老人家也不舍得扔,用刀把發黴的部分削掉,剩下的繼續吃了。

姨媽是個離休幹部,吃喝不愁,卻過得不如普通人

兒女們都給她帶各種各樣的好吃的,給她買來熟食,買來鮮肉,大姨媽每次都把兒女們大罵一通,嫌孩子們亂花錢,更過分的是,轉眼她就會把兒女送給她的東西送給别人,幾次之後,兒女們再也不敢給她買東西。一直到她去世,她吃得最多的東西就是饅頭大蔥大醬還有大蒜。因為在姨媽的認知裡,隻要能填飽肚子的東西就是好飯。

姨媽擦臉的毛巾是她的舊衣服做的,床上鋪的床單也是各種舊衣服舊褲子做的。她去世之後,孩子們在她的衣櫃裡翻到了好幾十條毛巾,成十條的床單被罩,但她一條都沒用。多少年前的舊衣服,她都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衣櫃裡。

姨媽是個離休幹部,吃喝不愁,卻過得不如普通人

姨媽是個老共産黨員,她一輩子對黨無比熱愛,因為他打過日本鬼子,是以對日本人痛恨無比。家裡任何人不允許看日本的動漫,不允許去日本旅遊,曾經表姐去日本旅遊一趟,不知怎麼被她知道了,她把表姐罵得狗血淋頭,禮物也扔出門外。她臨死之前還讓兒子去交了黨費。

我特别尊敬姨媽佩服姨媽,因為她是一個真正的無産階級革命者。但她對生活的态度,我認為她是一個窮人,她因為經曆艱難困苦,知道餓肚子的滋味兒,即使後來生活條件大為改善,她仍然固步自封,把自己困在過去的艱難歲月,能吃飽就是好飯,不埃凍就是好衣,自己明明能改善生活,卻仍把自己過的連窮人都不如。是以我一直認為人的思維應該跟社會共同進步,不能社會發展了自己還在原地踏步。

姨媽是個離休幹部,吃喝不愁,卻過得不如普通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