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圍城下的基輔,藍黃雙色國旗明早是否依然升起?

作者:新加坡眼

烏克蘭戰事愈發激烈,許多城市已陷入艱苦的圍城戰。

一覺醒來,明早的基輔,藍黃雙色的烏克蘭國旗是否還會升起?

圍城下的基輔,藍黃雙色國旗明早是否依然升起?

哈爾科夫

俄軍傘兵部隊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降陸,與烏方地面部隊交火。

圍城下的基輔,藍黃雙色國旗明早是否依然升起?

(圖源:網絡)

圍城下的基輔,藍黃雙色國旗明早是否依然升起?

哈爾科夫國立醫學院一名印度籍四年級留學生Naveen Shekharappa Gyanagoudar外出購買日用品和取錢時,被炮火擊斃。

圍城下的基輔,藍黃雙色國旗明早是否依然升起?

印度總理莫迪“對印度公民喪失生命表示深切的哀痛”。莫迪已親自緻電Naveen的父親,向他表示慰問。

圍城下的基輔,藍黃雙色國旗明早是否依然升起?

印度一名官員稱,在俄軍逼近基輔之前,截至3月1日,印度已從基輔撤僑9000多人。印度官方正設法把Naveen遺體運回祖國。

圍城下的基輔,藍黃雙色國旗明早是否依然升起?

日前,針對俄烏戰争一事,聯合國安理會就譴責俄羅斯、要求俄軍即刻撤離的決議進行表決時,印度投了棄權票。印度投棄權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俄羅斯是印度的主要武器來源國。另,自冷戰以來,印度與俄羅斯有着緊密的人員聯系,尤其在政界。

圍城下的基輔,藍黃雙色國旗明早是否依然升起?

哈爾科夫出現多起巨大爆炸。

赫爾松

黑海城市赫爾松的火車站和港口已被俄軍控制,該市已落入俄軍手中。俄羅斯媒體報道,赫爾松的民用基礎設施、公交系統正常運作。

圍城下的基輔,藍黃雙色國旗明早是否依然升起?

(社交媒體流傳照片顯示,俄軍已出現在赫爾松市中心)

烏克蘭國防部說,赫爾松仍有部分地區在烏克蘭軍掌握中,兩軍仍在這些地區交火。

敖德薩

烏克蘭第三大城市敖德薩已成鬼域。城市外圍已堆滿沙包,據悉,一些平民已拿起武器準備加入戰鬥。

一些婦女和兒童搭上火車逃亡。據報道,2月28日,敖德薩首批400名中國留學生順利撤離,前往摩爾多瓦方向。

馬爾烏波爾

南方濱海城市馬爾烏波爾受到連夜炮擊,40萬居民被困孤城。

首都基輔

俄軍大量車隊出現在基輔市郊,有坦克、裝甲車、軍車、自走炮等,延綿數十公裡。

圍城下的基輔,藍黃雙色國旗明早是否依然升起?

俄軍加大火力進攻基輔,尤其通訊和廣電設施。一座電視塔被俄軍飛彈擊毀,五人死亡。

圍城下的基輔,藍黃雙色國旗明早是否依然升起?

俄通社報道,俄軍攻擊的包括烏克蘭情報機關的設施。

基輔各處設立了哨站,也架起了各種障礙物。在哨站執行警衛的有戴着黃帶的烏克蘭士兵,也有新武裝起來的平民。

多數平民已躲進防空洞和地庫。

基輔市長Vitali Klitschko說,該市水、電、氣供應仍正常,“士兵與老百姓已做好打一場硬仗的準備。”

據聯合國資料,截至3月2日,已有83.6萬難民逃離烏克蘭。

基輔200名中國留學生也順利撤出烏克蘭。《環球時報》報道,第一批從基輔撤離的中國留學生劉同學說,經過六個多小時車程,他們已經順利到達摩爾多瓦,目前正在摩爾多瓦暫停休息。由于當地住宿緊張,他們下一步将從摩爾多瓦繼續前往羅馬尼亞。

“在使館的護送下,一路順利。”劉同學說,抵達摩爾多瓦後,當地的難民救助點提供飲食、熱茶和熱水,大家都吃了東西,也有休息室,目前一切平安。

俄羅斯經濟受到嚴重打擊

“但我們會挺過去”

3月2日,克裡姆林宮發言人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俄羅斯經濟受到嚴重打擊,“不過我們有一定的緩沖區,我們有潛能,我們有計劃,我們正在修複經濟。”

如果俄軍攻下了基輔

然後呢?

戰事爆發之初,很多人感覺俄軍一定摧枯拉朽,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倉惶出逃,俄軍很可能靠閃電戰48小時攻下基輔。

幾天過去了,俄軍攻勢沒有想象中順利。但是,要攻下基輔應該是時間和代價的問題,畢竟,兩軍、兩國綜合實力有差距。

當然,如果烏克蘭真能堅守下去,俄羅斯肯定得深陷泥沼,進退兩難,後面的事就難說了。

如果俄軍攻下了基輔,然後呢?

首先,烏克蘭現任政府要嘛投降,要嘛殲滅,要嘛被捕,要嘛逃亡,要嘛成功逃出基輔,進入其他地區繼續戰鬥。從澤連斯基這幾天的狀态看來,投降似乎不太可能。

控制基輔之後,俄羅斯不會長期占領烏克蘭,而是扶持新政府上台。

新政府執政會有很大難度,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要取得人民的擁護與支援,并不容易。

新政府上台之後,肯定會向俄羅斯靠攏,跟美西方斷絕關系,或至少名存實斷。

可以想象,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社會将繼續動蕩,尤其許多群眾在這次沖突中取得了武裝。無論是留在烏克蘭“維和”的俄軍,或是新政府招募的軍警,恐怕要面對此起彼伏的各種遊擊戰鬥。

在俄羅斯,金融、貿易系統仍受到國際制裁,外資裹足,股市、盧比縮水,利率大漲,企業償債壓力山大。

同時,歐洲諸國經此一役,異常團結,連一向中立的瑞士也發生轉變。無論在經濟上、軍事上、政治上,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鐵幕會重新樹立起來,而且比前蘇聯時期更為嚴峻。

俄羅斯日子不會好過,歐洲也得吃大苦。無論農産品、能源,歐洲本來非常依靠俄羅斯,今後必須另覓貨源,價格隻會高不會低。

此役證明聯合國鞭長莫及,從二戰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已瓦解。一些國家會加緊研發、列裝核武;即便無法核武上做工夫的,也會大大加強正常軍力。各地區的武備競争可能會達到新高峰。各國原本可以改善民生的精力和金錢,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内,都要投入軍事和經濟領域的備戰中。

美國無暇東顧

俄羅斯會分别與亞洲兩個大國——中國和印度——走得更近,無論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

短期内,美國肯定會把注意力轉向歐洲和俄羅斯。在中期和長期會如何,有待觀察。

新加坡在二戰時吃了大虧,因為英國不可靠。盡管丘吉爾下死指令守軍統帥“不惜任何代價守住新加坡”,面對生死存亡時,守軍“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仍選擇了投降。丘吉爾悲痛之餘,發出“英國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規模最大的投降,就發生在新加坡”的哀叫。

丘吉爾丢失的,隻是英國的一個殖民地和帝國的面子;新加坡丢失的,是兩百萬人的幸福與尊嚴。

對小國來說,烏克蘭此役再次敲響警鐘。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仍大行于世;國際間的一紙協定和滿口許諾,仍是一紙協定和滿口許諾。

求人不如求己。

國家面對生死存亡,最大的希望,還是一撥撥挺身而出保家衛國的熱血公民,無論是五十歲的科學家還是三十歲的舞蹈員,就像我們在烏克蘭見到的平民英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