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彙集二十四節氣“知識大全”,這場展覽裡的知識點你掌握了嗎?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靜妍)在圖書館埋頭苦讀,也不妨礙你感受節氣變化。近日,南京圖書館以線上線下結合形式,開展“賞二十四節氣 品五千年文明”主題展覽,普及節氣小知識。

彙集二十四節氣“知識大全”,這場展覽裡的知識點你掌握了嗎?

驚蟄節氣就要到了。“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展覽中,關于驚蟄節氣的介紹,從陸遊的詩《春晴泛舟》開始。驚蟄在每年3月6日前後,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春雷驚百蟲”“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春氣萌動,大自然有了新活力。你知道,驚蟄有什麼習俗嗎?展覽中呈現了一幅題為《敲房梁》的剪紙作品。驚蟄時節,蟲害始出。敲房梁,就是用木棍或竹竿敲擊房梁,驚走蛇蠍等毒蟲,也有的地方流行敲擊炕沿。

彙集二十四節氣“知識大全”,這場展覽裡的知識點你掌握了嗎?

驚蟄之後就是春分。唐代詩人筆下的春分是什麼樣的?元稹在《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寫:“二氣莫交争,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 ”春分時節,陽光明媚,天氣暖和,雨水充沛。豎蛋、粘雀子嘴、放風筝、吃春菜,都是春分的傳統習俗。春分這天農民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包心的湯圓煮一鍋,用細竹叉扡着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是以叫“粘雀子嘴”。

這場展覽對二十四節氣分别都有介紹,内容從一首唯美的古詩詞開始,介紹到氣象、物候、農事、民俗等,圖文并茂,有剪紙作品展示,也有古籍中的相關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