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苦行

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苦行無量時日之前,賜慰如來出世并為衆生宣講佛法,令衆生得以擺脫老、病、畏懼之苦。他對貪欲熾盛衆生宣說不貪法;對嗔心強烈衆生宣說無嗔法;對愚癡衆生宣說智慧法;對貪執禅定、滅盡處、次第等持衆生宣說無貪法,并及心解脫及極為解脫法等如是八種解脫法門。釋迦牟尼佛那時轉生為摧敵國王,通令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之人,包括成千上萬衆生、大小六萬國家群眾全部前往如來前聞法。賜慰如來則為他們宣說八解脫法門,摧敵國王就以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之七寶供養如來,然後又與其餘人衆舍棄俗家、趕赴寂靜處出家,結果六萬國家群眾全部現前八解脫境界,國王反倒未現前此等境界。原來因他聽聞八解脫法後,既不貪執世間,又不舍棄世間,他因對身陷生死輪回中之衆生生出悲心,故而十八大劫安住輪回中,并為利益輪回漩渦中衆生而精進努力。佛陀後來自己說過:“目犍連,不住一切等持之諸菩薩,必能速得無上菩提果。”又釋迦牟尼佛曾轉生為妙智國王,以不放逸行為治理國家。他擁有八萬王妃,各個美豔無比、煞是好看,她們全都早起晚睡,不僅貌如天女,功德更等同于離貪者。妙智國王即于八萬妃子中入等持,并以入定之心如理了知禅定類别、煩惱與功德之差别,且通達女人心态、煩惱、功德等内容。女人中智慧微少、煩惱粗重者,他為她們宣說調伏煩惱、生起智慧法門;女人煩惱微少、智慧增盛者,他為彼等宣說滅盡微細煩惱之斷根法門;貪心大者面前,他為其宣說不淨及無常法;嗔心熾盛者前,他則宣講慈悲及無常法;愚癡者面前,他又宣講緣起及無常法;分别念旺盛者前,他為其宣說呼吸正念及無常法門;執相者前則宣說無相、無常法;執着我與我所者,他以空性及無常法對之;面對貪執世間之人時,就以無願及無常法引導……如是面對衆生種種煩惱,他皆能對症下藥,諸如:被貪心驅使之女人,令其行禅定、修習梵住道,并因之而得以轉生梵天天界;被嗔恨心驅使之女人,令其修四無量心及梵住道;執相女人令其修無相法及梵住道;貪執世間女人令其修無願及梵住道……妙智即如是令八萬女人皆遠離欲界貪欲并進而轉生梵天天界。釋迦牟尼佛又曾轉生為毀惑國王,以其福德力而緻九十萬女衆相好端嚴,如是諸女衆僅以眼目觀望其他女人時,就能将對方煩惱及業果全部了知,同時亦将對方相續中不生煩惱或毀滅煩惱等情況也完全掌握。國王即如是憑其威力令九十萬女人通達業及煩惱本性,并進而遠離欲界貪欲及煩惱,且于死後均轉生梵天天界。釋迦牟尼佛轉生為善見國王時,雖享有長壽、富裕、安樂等世間榮華富貴,但卻并不以之而生貪心,他又前往别處深入禅定,有關此等公案在律藏中有廣說。又釋迦牟尼佛久遠之前曾為森林中一苦行仙人,當時有五百強盜曾将一村落焚毀,并奪走許多飲食與财物。有一人前往該村落時,強盜立即抓獲他并欲以之供祀夜叉。即将被當作供祭品之人深感恐怖,他随即就開始向仙人祈禱。有天人當即就将情況彙報與仙人,他便親臨村莊要求強盜釋放此人,還為他們宣講佛法。結果因其講法感召,五百強盜全部在他面前出家,并終得四禅五通。釋迦牟尼成佛後,有次有一駝背要被五百強盜殺掉供祭,危難之時,駝背開始祈禱佛陀,釋迦牟尼佛立即以天人裝束、形象來至祭祀之地。衆強盜見到他後各個心生歡喜,他們皆認為自己已看到天尊,于是紛紛合掌端坐其前。佛陀化現之天尊便諄諄開示:“從今往後再勿以人為供品,應盡快聽聞正法。”他随即便視衆人根基、意樂而宣示相應法要,并終使駝背者獲無來果位,五百強盜得預流果位。釋迦牟尼佛随後現出真身,衆人見之信心更加增上,他們全在佛前出家并皆證阿羅漢果位。此時那駝背者遺憾說道:“若我非為殘疾,我也可在釋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求道,并為渡過輪回江河而精進修持,但奈何我卻……”結果當他剛言及此,他那駝背身軀瞬間就已恢複常态,且圓滿完好、端正莊嚴。他在生起難以抑止之歡喜心後終于滿願出家,并終獲阿羅漢果位。釋迦牟尼佛又曾轉生為一國王種姓之大菩薩,财富圓滿、相好莊嚴、對一切學問皆精通無礙,人們都對他喜愛、恭敬。菩薩看到在家諸過失後,等父母一去世即将萬貫家财對沙門、婆羅門、貧窮者行廣大上供下施,然後便毅然出家,到一寂靜地苦修禅定,并終以如理如法之行為而名揚天下。他父親一親友得知他境況後便對他說道:“在你青春年少之時,怎能舍棄富裕家庭前往寂靜地過那窮困生活?你為何如此行事?還是呆在俗家居家過日為好!”尊者便對他宣說困縛于家中猶如身陷囹圄般之過失,及森林中寂靜清修之功德,此人聽罷對他所言深信不疑。又久遠之前有一贊巴城,國王名為雪海天,太子名為海天,也即後來之釋迦牟尼佛。海天太子對藝術、五明悉皆精通,經父王開許後就到森林中苦行坐禅,并最終生起四禅五通。國王大臣有子五百名,對藝術等學問亦非常精通,他們不免内心日漸驕慢起來,衆人自矜道:“我等學問、相貌已無人能比。”五百人之上師卻對他們說:“海天太子現住于森林中,若與其相較,你們所擁有之才華、相貌、能力、智慧千萬分不及其一。”衆人聞言各個急于見到太子本人,他們便與上師一道來至太子禅定之森林。見到太子後,僅其外相就已令人贊歎不已,大家皆認為太子肯定更具有其他功德。于是衆人就在他面前出家,并于他教導下亦獲四禅五通之境界。待釋迦牟尼成佛後,原先那五百人之上師即成為具天箭師,他于廣嚴城中教授五百人射箭技藝,那五百人即為當時之五百大臣之子。具天箭師先贊歎釋迦牟尼佛箭法高超,然後便率五百弟子同在佛前出家,并皆獲阿羅漢果位。久遠之前,有五百商人曾路經一茂密森林,當時夜叉興風作怪,竟刮起漫天狂風。正當衆人無可奈何之時,釋迦牟尼佛那時即示現為具有五神通之威力無窮仙人,将商人及其财富全部從森林中解救出來,并使其順利傳回原先居住之地。衆商人皆大歡喜,于是紛紛到仙人前出家求法,并終獲四禅五通。釋迦牟尼佛以前曾示現為衆多仙人,救度無數衆生出離死亡恐怖,并令其皆獲四禅五通。此種行迹數不勝數,這裡僅能略叙而已。久遠之前,釋迦牟尼佛曾轉生為一山兔,當時久旱無雨、災荒頻出,在寂靜地有一仙人此時便欲離開靜處前往城市。山兔與此人曆來關系友善,得知仙人心态後,它就到他面前廣宣寂靜地之功德及城市過患。山兔最終竟跳入火坑,以此懇請仙人勿離開靜處。仙人急忙将山兔從火坑中救出,并感動不已地說道:“你既希望我能呆在寂靜地,那在我有生之年,我發願一定住于靜處。”待其發願後,天降喜雨,草木複生。最終以仙人大上師山兔之恩德,仙人終獲五通。(在《一切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中也有類似記載,隻是最後山兔為供養仙人犧牲了自己的身體。)久遠之前,釋迦牟尼佛曾于莫特勒地轉生為一大轉輪王,一直以如理如法之方式主持國政。當其頭發變白、年歲漸老時,他開始行持梵淨行并最終出家,且為自己後代種姓開出家之先例,并要求後輩皆要随順他出家抉擇。其後在莫特勒地方,有八萬四千轉輪王皆與他同樣行持梵淨行并出家求法。其中最後一位轉輪王名為輻輪,已獲與帝釋天平分秋色之地位。但他不貪享樂,又重返故土弘揚善法、行持仙人梵淨行道。久遠之前,釋迦牟尼佛曾轉生為一婆羅門,名為熾燃。當其坐禅時,有衆多飛禽于其發髻中做窩,但熾燃根本不為之所動,始終如如不動、端坐禅定。是以我等當知:以上行迹皆在宣示世尊于不可思議劫中,曾行持不可思議等持、禅定。以上圓滿宣說了釋迦牟尼佛廣行禅定之種種公案。《白蓮花論 釋迦牟尼佛廣傳》麥彭仁波切 着 索達吉堪布 譯恭請十方善信随喜轉載、分享 功德無量 > >

以上内容由本網整理釋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部分内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