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農家傳400年的狀元考卷,全球僅此一件,專家登門24次:請上交

有時候古人不經意間給後代留下一些東西,到了近代便可能是無價之寶,甚至是獨一無二的。山東青州鄭母村的趙家便是這麼個情況,趙煥彬家裡有件祖上傳下來的文物,那文物是他祖上所寫。但其意義并非一般的墨寶可比,這件墨寶由于其特殊性,是以趙家在四百多年的時間裡一直都沒有告訴過别人。但一個村子住着的,不經意間總有可能透露出去,這不,到了趙煥彬這代,村子裡的人便知道他家藏着一件寶貝。

老農家傳400年的狀元考卷,全球僅此一件,專家登門24次:請上交

不過村子裡的人也沒有見過那件寶貝,是以也就是當個玩笑話聽聽,但某一次,青州市文物管理所的專家魏振聖聽說了這件事。那個年代,老鄉家到處都是無價之寶,他便跑去打聽消息。第一次的時候趙煥彬還不願意說,直接說沒有古董,讓他去别家找。第二次他了解到原來趙家的那份墨寶很有可能是狀元卷,這可不得了,要知道,中國古代一千多年的時間,總共也才六百多位狀元。

老農家傳400年的狀元考卷,全球僅此一件,專家登門24次:請上交

而古代的狀元卷屬于機密,基本上不會流傳在外,王朝滅亡後,這些東西要不就被銷毀,要不毀于戰火。台北故宮博物館倒是有幾份清代的狀元卷,可四百年以上的還是獨一份,也就是說,趙家的這份全世界都隻有一份。這麼珍貴的文物在當時并沒有,是以魏振聖開始頻繁的往趙家跑,苦口婆心的勸。他不是想要自己得到,而是希望能放進博物館裡儲存,交給國家,但前後去了二十多次,趙煥彬都不肯松口。

老農家傳400年的狀元考卷,全球僅此一件,專家登門24次:請上交

最後一次的時候,也就是第24次,魏振聖再次勸說,一張都沒有,中國的面子往哪裡放?這是文化的證明,你留着也沒用,不如上交給國家,大家不會忘記你的好。說來說去,趙煥彬終于松口,他顫巍巍的将家傳四百多年的寶貝拿了出來。捐獻給青州市的博物館,青州博物館後來能以縣級綜合性博物館入選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也離不開這份狀元卷在此的原因。

老農家傳400年的狀元考卷,全球僅此一件,專家登門24次:請上交

那是一份明朝的狀元卷,現代人稱之為趙秉忠狀元卷,是狀元趙秉忠的真迹。這份狀元卷距今大約有420多年的時間,全文是用小楷所寫,裡面還有萬曆皇帝的禦書。不說它的意義,光是這手字都十分的工整清秀,字迹十分的幹淨,比現代的許多書法家恐怕都要好上許多。這是研究大陸科舉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獻,400多年獨一份的狀元卷,價值自然連城。

老農家傳400年的狀元考卷,全球僅此一件,專家登門24次:請上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