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度!俄烏沖突背後的天然氣之戰 歐洲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作者:一辰一晟

近日,俄烏局勢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這場局部戰争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在軍事、經濟、政治等領域與俄羅斯展開對立的一個縮影,也必然會影響未來一段時間歐洲乃至世界的發展格局。今天,我們就以天然氣為例,來看看這場地緣政治沖突背後的經濟紛争。

能源硬實力: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儲備國

天然氣是指天然蘊藏于地層中的烴類和非烴類氣體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質學中,通常指油田氣和氣田氣。其組成以烴類為主,并含有非烴氣體;天然氣燃燒産生的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量比煤和石油都要少很多,在當今這個提倡可持續可再生發展的時代,碳中和目标已經被多國提上了發展日程,天然氣作為最清潔的化石能源在能源體系中的地位正逐漸上升。

根據EIA公布的最新資料,截至2021年年初,全球已探明天然氣儲量最多的國家是俄羅斯,其已探明天然氣總儲量達到了47798立方千米,其次是伊朗和卡達,美國已探明天然氣儲量排名第四,約為13167立方千米。

深度!俄烏沖突背後的天然氣之戰 歐洲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能源軟實力:頁岩氣革命後,美國天然氣産量反超俄羅斯

頁岩氣是從頁岩層中開采出來的天然氣,成分以甲烷為主,是一種重要的非正常天然氣資源。頁岩氣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獨特的特點,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較大、分布廣的頁岩烴源岩地層中。世界上對頁岩氣資源的研究和勘探開發最早始于美國,依靠成熟的開發生産技術以及完善的管網設施,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實作頁岩氣大規模商業性開采的國家。“頁岩氣革命”以來,美國天然氣産量一路攀升,2009年美國以6240億立方米的産量首次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生産國,之後更是将差距越拉越大,到2020年,美國天然氣年産量達到了約3630萬太焦耳,約為俄羅斯天然氣年産量的1.31倍。

美俄能源之争:歐洲成為主戰場

美俄作為全球天然氣主要産地,其生産的天然氣除供應本國需求外,主要用于出口創彙。

1、美俄天然氣出口量占産量比重對比

盡管目前美國天然氣産量已經超過俄羅斯,但是由于發達的工業體系和相對更多的人口,美國對天然氣的需求也要遠高于俄羅斯,大量的天然氣被用于國内市場,目前僅有一小部分天然氣可供出口。2020年,美國天然氣出口量約占總産量的16%,而俄羅斯天然氣産量的出口比例達到了33%。

2、美俄天然氣出口量變化

從具體數量上來看,2011-2020年,美國天然氣出口量一路攀升,與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量差距越來越小;2020年,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量約為913萬太焦耳,同比下滑了8.1%,而美國天然氣出口量約為589萬太焦耳,同比上升了15.5%。

3、美俄天然氣出口地分布對比

目前,美國最主要的天然氣出口地是墨西哥和加拿大,主要原因是這兩國作為美國的陸上鄰國,與美國之間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天然氣運輸管道。2021年,美國出口到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天然氣約占其總天然氣出口量的46.5%。另外,東北亞也是美國天然氣出口的重要市場,2021年,美國出口到中日韓三國的天然氣占其天然氣總出口量的比重分别為6.76%、5.34%和6.82%。

而俄羅斯出口天然氣的主要市場則是歐洲,2020年俄羅斯出口天然氣約有52%流向了歐洲市場,其中出口到德國、意大利和法國的天然氣分别占俄羅斯天然氣總出口量的15%、11%和8%。僅次于歐洲市場的則是土耳其和中國市場,2020年俄羅斯出口到土耳其和中國的天然氣分别占其天然氣總出口量的6%和5%。

4、歐洲成為美俄天然氣之戰的主戰場

歐洲化石能源資源較為匮乏,主要國家中隻有挪威天然氣儲量較為豐富;2011-2020年,歐盟28國天然氣産量常年保持在其消耗量的一半以下,近年來受挪威氣田停産等因素的影響更是一路下滑,到2019年歐盟28國天然氣産量約為400萬太焦耳,僅占其天然氣總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自身天然氣資源的匮乏導緻歐洲地區天然氣資源非常依賴進口,對于美俄兩國來說,歐洲的能源市場是一塊肥肉。随着美國天然氣産量的不斷增加,其必然會不斷拓展天然氣銷售市場,一場關于天然氣的能源戰争,正在歐洲大陸上悄然展開。

5、天然氣之争,也是政治霸權之争

近年來,歐洲國家為保證能源供應和俄羅斯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其中德國不顧美國反對,堅持與俄羅斯共同建設“北溪2号”天然氣管道項目,如果這一項目成功投入營運,不僅能夠給歐洲國家的能源供應帶來保障,還将緩和歐洲國家與俄羅斯的緊張氣氛,促進地區和平,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于是我們就看到了美國在年初一再挑動地區緊張局勢,對“北溪2号”相關公司進行制裁,最終導緻了俄烏沖突。

對于美國來說,歐洲市場的天然氣之戰,不僅是為了搶奪能源市場取得外彙,更重要的是增強美國對歐洲乃至世界能源市場、價格的影響力以達到控制其他國家、維持霸權地位的目的。

天然氣之戰背後,歐洲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1、天然氣——歐洲的能源命脈之一

根據歐盟能源總局的資料,目前歐盟能源消耗來源中,天然氣的占比已經達到了25%,僅次于石油的32%,随着各國政府政府逐漸減少煤電和核電的使用,未來天然氣在歐洲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如此大規模的能源需求依賴于進口對于歐洲國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隐患。

2、歐洲天然氣市場,俄羅斯是主要進口來源

目前,歐洲主要的天然氣進口來源國包括俄羅斯、挪威、阿爾及利亞等國家,其中俄羅斯天然氣儲量最大,價格也最便宜,便理所應當地占據了歐洲天然氣市場最大的份額。根據歐洲經濟委員會釋出的資料,斯洛文尼亞等10個國家天然氣進口全部來自于俄羅斯,歐盟27國總體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進口依賴度達到了41%,其中德國達到了49%,法國為22%。

深度!俄烏沖突背後的天然氣之戰 歐洲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2020年德國進口天然氣總量約為309.23萬太焦耳,法國進口天然氣總量約為192.08萬太焦耳,歐盟28國天然氣進口總量約為1703.89萬太焦耳。結合歐洲經濟委員會公布的資料計算可得,2020年歐盟28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總量約為698.59萬太焦耳,約為中國2019年電力消費總量的四分之一。

3、供應短缺,價格瘋漲,歐洲陷入能源危機

2021年年初以來,受冬季供暖需求和經濟快速複蘇等因素的影響,歐洲能源需求量暴增,但是由于北海風速下降,風力發電量遠低于往年,歐洲能源市場出現了巨大的供應缺口。為緩解能源緊張問題,歐洲國家曾一度要求俄羅斯增加短期天然氣供應量,但俄羅斯因為德國等國在美國的壓力下一再拖延“北溪2号”的審批而拒絕了歐洲的要求,甚至在2021年底将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主要管道之一“亞馬爾-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量降至零。而歐洲其他天然氣供應國如卡達、阿爾及利亞也無力在短期内彌補如此巨大的能源缺口,歐洲陷入了嚴重的能源危機之中;根據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的資料,2021年歐洲天然氣區域性庫存占全負荷水準的比例下降至74.71%,為近十年來的最低水準。

巨大的能源供應缺口導緻了能源價格的瘋漲,從2021年3月開始,歐洲天然氣價格開始快速增長,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标的TTF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價格從3月的19.17歐元/兆瓦時,最高時上升至180.27歐元/兆瓦時,持續上升的天然氣價格和電價所導緻的停電停産風險使得歐洲經濟複蘇的天空上陰雲密布。

注:上述資料選取各月最高收盤價格。

乘着歐洲能源危機的東風,俄羅斯趁機大發橫财。根據Index mundi的資料,2021年3月份開始,俄羅斯出口天然氣均價開始快速上漲,最高時曾在2021年年底上漲至38.03美元/百萬英熱機關,約為同期美國天然氣出口均價的四倍,2020年年初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均價的10倍。

深度!俄烏沖突背後的天然氣之戰 歐洲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4、能源價格上升,歐洲損失慘重

根據IEA公布的資料換算可得,2021年歐洲進口的天然氣能量約為609213.7萬兆瓦時,結合TTF的天然氣期貨結算價格計算可得,如果歐洲維持目前的天然氣進口量,歐洲能源危機導緻的價格上漲會使歐洲每年天然氣進口成本增加約7000億歐元,這場由于地緣政治導緻的天然氣之戰中,歐洲國家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

歐洲能源市場的未來:在迷霧中尋找出路

1、短期來看,能源危機還将持續,美國天然氣将趁機進入歐洲市場

随着俄烏沖突持續激化,西方國家和俄羅斯之間的制裁與反制裁愈發嚴厲,這場關乎世界重要能源供應國的戰争還将讓國際能源市場處于持續的動蕩之中;天然氣等能源的供應問題得不到解決,歐洲的能源危機還将持續。

短期來看,在歐洲能源危機的大背景下,美國或将成為歐洲能源市場的“救世主”;自21世紀初美國發現大規模頁岩氣之後,其天然氣出口量一路上升,到2020年已經超過5.28萬億立方英尺;2021年底,美國液化天然氣月度出口量一度超過卡達,成為當月全球液化天然氣出口量第一的國家。

歐洲能源危機之前,美國天然氣很難通過正常的商業競争擠占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的市場,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美國的頁岩氣與俄羅斯天然氣相比,開采難度更高,前期的研發和裝置投入更大,成本更高;二是美國的天然氣通過海運到達歐洲,為了提高運輸效率,需要将天然氣液化成為LNG(液化天然氣),液化過程給天然氣運輸帶來了額外成本;三是相比于俄羅斯的管道運輸,海運天然氣的成本要更高。但是随着俄烏局勢愈發緊張,俄羅斯和歐洲陷入全面對立,不斷上漲的天然氣價格給美國天然氣提供了巨大的利潤空間;未來一段時間,美國或将加大LNG壓縮裝置投入,增加LNG産品供應以搶奪歐洲天然氣市場。

2、長遠來看,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歐洲唯一出路

長期來看,歐洲受美國影響将不得不繼續與俄羅斯“保持距離”,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歐洲的能源缺口将依靠美國來填補;對于化石能源貧瘠的歐洲國家來說,這可謂是“出得龍潭,又入虎穴”;要想擺脫他國對自身能源命脈的控制,在能源、經濟乃至政治上取得真正的獨立自主,歐洲國家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根據Eurostat的資料,自2011年以來,歐盟27國消耗能源中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持續上升,2020年達到了20.95%,同比上升約2.5個百分點。盡管這一比例在全世界範圍内來看已經非常高,但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相比,存在發電量不穩定、成本較高等缺點,要想完全依靠新能源滿足内部能源需求,歐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場由于美俄利益沖突導緻的天然氣之戰,歐洲國家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

深度!俄烏沖突背後的天然氣之戰 歐洲才是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