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茅獎小說到爆款大劇,《人世間》成為文學改編影視的成功案例

現實題材大劇《人世間》昨晚(2日)在央視一套收官。該劇自今年一月底開播以來,創下央視近五年電視劇平均收視新高,愛奇藝平台熱度破萬,豆瓣評分8.1,成為收視與口碑雙赢的“爆款”大劇。28日,中國作家協會舉辦“從文學到影視——《人世間》座談會”,與會專家一緻認為,《人世間》的熱播無疑是優秀文學作品被改編為精品好劇的又一成功案例,背後的經驗值得文學人和影視人共同探讨總結。

從茅獎小說到爆款大劇,《人世間》成為文學改編影視的成功案例

《人世間》小說作者梁曉聲

再一次證明了文學與影視的親密關系

梁曉聲的長篇小說《人世間》于2017年12首次出版。小說出版後不久,騰訊影業與李路導演共同決定将其改編成影視作品。2018年11月,騰訊影業從當時幫梁曉聲代理《人世間》版權的一未文化手上,獲得了作品八年的影視改編權。翌年8月,《人世間》以最高票獲得中國文學最高獎——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談到,許多人家的壬寅虎年是伴随着電視劇《人世間》的播出而開啟的,它的熱播再一次有力地證明了文學與影視的親密關系。“文學與影視,是一種互相區分、互相激勵而又互相啟發、互相成全,最終互相增強和放大的關系。讓文學和影視一起走進更廣大的人民群衆心裡,這也是一代代文學人和影視人共同的努力方向。”

從茅獎小說到爆款大劇,《人世間》成為文學改編影視的成功案例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張宏森指出,電視劇《人世間》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這一“爆款”的誕生是一件鼓舞人心、充滿啟發的事情。“在今天,文學創作想要更好地融入現代傳播格局,就一定要更加充分、更加主動地同衆多的藝術門類及文化形态交流互鑒、融合接軌。”他透露,中國作協将在今年實施“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集中打造和推出一批高水準、有分量的文學力作,為影視和其他文化領域輸送更多更好的文學資源。

作為該劇出品人,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坦言,他是被原著樸素的現實主義氣質所打動,才決定傾注力量對這部作品進行影視改編。“我們做内容的使命是希望讓好故事生生不息,這需要以文學為起點,以影視創造全民共鳴點,然後再能反哺文學,這也是講好中國故事、打造中國獨特IP的中國模式。”

梁曉聲肯定導演和編劇對原作的提升

電視劇《人世間》的火爆出圈,源于原著作者厚重的生活底蘊與主創人員的匠心制作,他們于細微處洞見生活本質,準确捕捉人世間細膩的情感,最終呈現出質樸可愛的人物形象、令人淚流滿面的故事情節以及真實動人的百姓生活,引發了觀衆心底最深處的情感共鳴。座談會現場,原著作者梁曉聲、導演兼總制片人李路、編劇王海鸰分享了各自的創作感悟。

梁曉聲坦言,自己起初并不看好《人世間》的影視改編,直到李路接觸原著後明确表示“這才是我要拍的作品”,兩人最終達成了拍攝一部“向底層人民緻敬”的作品的共識。“影視劇對于我想表達的思想,進行了很好的提煉。《人世間》的電視劇将部分角色和情節從概念化變為具象化,更加智慧地進行戲劇展現,例如對于周母這個角色的刻畫、将周父認可鄭娟的情節改為讓鄭娟在門口聽到父子倆掏心掏肺的對話等等,這些改動都證明導演與改編者對原作的提升。如果小說可以重寫,我想将主創們的智慧都融進去。”

從茅獎小說到爆款大劇,《人世間》成為文學改編影視的成功案例

“《人世間》這部小說,給改編影視劇帶來非常好的基礎。首先是有一群立得住的人物群像,其次還包含了近五十年的曆史衆生相,有足夠的時代縱深,最後還有鮮活的故事和人間煙火味,這是差別于其他小說的最重要基礎。”李路總結。

編劇王海鸰本身也是一位小說家,她深知文學與影視有所不同:“嚴肅文學是個人對生活經曆的思考,而電視劇是大衆藝術。越是嚴肅文學,改成電視劇就越有難度。小說表達轉化為影視表達,除了形式上的,更是理念上的。”在她看來,影視劇是一門集體的藝術,“這部劇在藝術和市場之間做出了最正确的平衡,是我合作過的原作、導演和影視劇中最好的。”

在苦難中昂揚向上是《人世間》的重要價值

《人世間》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軌迹為線索,塑造出衆多勞動者、建設者、改革者、創業者等人物群像,從他們充滿悲歡離合的跌宕人生中展現了近50年來中國社會的巨變,其中既有中國社會發展的“光榮與夢想”,也直面了改革開放程序的艱難與複雜,堪稱一部“平民史詩”。研讨環節,與會專家圍繞《人世間》呈現的宏大時代背景、現實題材作品的社會價值以及文學作品的影視轉化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一川從美學視角評論道:“《人世間》已經讓中國式心性智慧引領現實主義精神原則,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實主義的藝術道路,可以給予當代同類題材電視劇以及其他門類藝術創作以有益的美學範式啟迪。”

“在苦難中昂揚向上,是文學作品《人世間》所傳達的重要價值。”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電視劇主創的工匠精神讓觀衆透過《人世間》領略50年來中國社會的時代風雲和社會變遷,看到了特定文化環境中情感和生活的表達,獲得了精神和思想上的洗滌與滋養。

談及文學作品的IP開發,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原副總裁潘凱雄表示,長篇小說《人世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IP,當它的經典性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和确定之後,它被闡釋的空間必然随之不斷放大,也意味着這個IP被開發的空間會更大。“此次長篇電視劇的成功不僅為觀衆帶來了愉悅的審美享受,也為大陸文化産業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案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