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遺傳承|百年茂腔“出新”不忘“推陳”

大衆日報記者 張鵬

非遺傳承|百年茂腔“出新”不忘“推陳”

冬閑時節,諸城市石橋子鎮“一村一年一場戲”和慶新春惠民活動正陸續在各個社群和多個村莊進行。茂腔是必不可少的節目。

2月11日,氣溫零下5攝氏度的西院社群裡丈網格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院内,早已擠得滿滿當當。大嬸大媽們穿着喜慶的棉襖、羽絨服,戴着帽子圍着圍巾,臉上洋溢着喜悅。

“諸城人喜歡茂腔,尤其在農村,幾乎上了歲數的人都會唱。”諸城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會長陳柏林告訴記者。茂腔是廣泛傳唱于膠東一帶的地方劇種,距今已有130多年的曆史。提起茂腔的魅力,77歲的諸城茂腔傳承人李樹梅介紹,至今諸城流傳着一句“三天不喝水,也得看看王仙梅”的俗語。膠東一帶民謠:“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台上,鋤頭鋤到莊稼上,花針紮在指頭上。”

茂腔的傳統劇目以“四大京”“八大記”為看家戲。唱詞淺顯易懂,唱腔質樸無華,親切動人;女腔給人悲切哀怒之感,表達了舊時婦女的心聲,深受婦女喜愛,故有“拴老婆橛子戲”之說。

采訪中,不時有莊戶劇團吐槽同行的“内卷”,為了搶得演出份額,競相壓價。除此之外,新的莊戶劇團又在不斷組建,農村市場的競争愈發激烈。

内卷與競争,也來自于基層對公共文化服務資金的不斷投入。現場一位村民告訴記者,有來放電影的,很少會有人去看,可是一演戲,幾乎家家都有人出來看。

演得多了,不少鄉鎮開始從“群衆看戲、政府買單”服務的基礎上轉變,積極發掘、培養群衆身邊的文藝骨幹人才,扶植、培育自己本鄉本土的莊戶劇團。“村裡會唱戲的這麼多,我們組織起來進行專業教育訓練後就能登台。”諸城市石橋子鎮綜合文化服務站站長劉洪霞說,以前都是聘請外鎮的莊戶劇團來演出,每場演出至少要2000元,現在選擇餘地更多了。

石橋子鎮文化站提供全套的專業演出裝置,邀請指導老師進行教育訓練,提升劇團整體演出水準。去年剛成立的魏海文藝演出隊已經能夠獨立承擔整場演出,參與到了鎮上“一村一年一場戲”工程中。20多名演員全是當地農民。農忙時,大家各忙各的;農閑時,放下手中的鋤頭,帶上自備的演出服,就能上台演出,既是演員,又是一群戲曲藝術的忠實觀衆、熱情粉絲。

春芳茂腔劇團在各鎮小有名氣,他們承接了不少鎮、社群、村的演出活動。劇團總指揮高志超的祖輩就是茂腔劇團裡的“專業戶”。團裡的演員與樂隊,都是十裡八村聚起來的茂腔愛好者。“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喜好來的,每場演出其實還要搭上不少費用。”團長姚春芳說。

以茂腔演出為主,像魏海、春芳一樣的莊戶劇團不斷湧現。據統計,政府購買服務的專業劇團一年約下鄉演出300多場。而幾十家莊戶劇團需要自謀生計,到鎮街、村子或企業尋找演出的機會。

“一個劇團要有文武場,文場是拉弦配樂,武場是打戲,這樣才能聲情并茂。一身的戲在眼上,而表情和身段要看水袖……”李樹梅告訴記者,以前排練,一個眼神就能代表喜怒哀樂。而現在一些莊戶劇團排演的戲劇,不少隻有“表面場景”,闆眼不正,沒有武戲,水袖不會甩,唱腔沒有專業水準。

為了傳承諸城茂腔,提高莊戶劇團的演出品質,諸城市文化館每年都要舉辦多期教育訓練班。用現場排戲的方式教學,讓莊戶劇團成員在參與中不斷提升。

“我們請來李樹梅等水準較高的人當教師,從每個莊戶劇團挑選骨幹來學習,從講劇情、說理論到親身實踐,一台戲一台戲地免費教,讓他們也盡快專業起來。”諸城市文化館館長陳志偉說。

來自諸城市桃林鎮的龐淑香,從各村愛好者中組織起一支茂腔隊伍。為了讓這支在山區成立的隊伍盡快“出徒”,城裡一有教育訓練她就坐公共汽車來學習,中午自帶便當不回家。

“我們平時都是在網上跟視訊學習,但是很多規範和要求看不出來,沒人指點始終感覺隔着一層窗戶紙。”龐淑香在班上從闆眼、動作、唱腔開始學習,回去後就教其他成員,排戲的品質也提高了。

除去在鄉村受追捧,諸城市一直希望将茂腔打造成文藝精品後推廣出去,以此做強文化“軟實力”。

2016年,諸城市舜龍藝術團創作了以反腐為主題的大型現代茂腔戲《失卻的銀婚》,榮獲國家藝術基金扶持項目,2018年參加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進京在梅蘭芳大劇院演出,被譽為全國基層院團會演三年來上座率第一和唯一進行加演場次的劇目,還被山東省委列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教材,在全省巡演。

此後,《王盡美》和《黨費》等大型現代茂腔劇創作不斷。“用濰坊本土傳統戲劇展現紅色文化,好聽、好看、更好記。”一位黨政幹部在觀看演出後說,演員們以聲情并茂的表演,意義深刻的唱詞,把觀衆的情緒緊緊吸引到劇情當中,高亢激越的唱腔,深情飽滿的表演,赢得觀衆的陣陣掌聲。

“茂腔屬地方戲中的‘小劇種’,原唱的唱腔基本上隻有‘上下句’和簡單的‘散闆’‘搖闆’,伴奏樂器也隻有平劇的‘三大件’,因而顯得非常單調,也很難吸引年輕觀衆。”諸城市舜龍藝術團團長韓鵬說,創作現代茂腔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諸城文化“走出去”,如果不能讓當地居民喜歡,就需要再反思再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