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海峰:以“為學”之道做鈞瓷

李海峰:以“為學”之道做鈞瓷

李海峰,鈞瓷世家金堂鈞窯傳人,清華大學進階工商管理碩士,中國藝術研究院通路學者,進階工藝美術師,進階陶瓷燒成技師,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鈞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自然科學學術獎著作獎一等獎獲得者,許昌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文物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陶瓷學會副會長、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 、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共青團河南省委青聯常委;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第四、五屆許昌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許昌市金堂鈞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初識李海峰,簡練的發型,飽滿的額頭,和善的目光,條分縷析的言談,一派專注學術研究的學者氣質,很難讓人想象得出他鈞瓷匠師的身份。

李海峰:以“為學”之道做鈞瓷

古時,人們汲水發現年頭久了的石砌井台,竟被井繩磨出了道道深凹,此間的智慧被瓷匠們悟得,并用到了自身的實踐中去,真正是“軟磨”功夫;而今,李海峰守鈞瓷技藝而感“為學”之道的堅持不懈。

李海峰認為:“為學”之道,在專而精,精而正;正而明,明而誠,誠而一。“一”即“惟精惟一”,是天下大道大學。

鈞瓷大師李海峰的制瓷之道,正是:擇一事,終一生;明悟于道,心存至誠。

李海峰說,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如今鈞瓷燒制的關鍵工序,已經到了器形的創新。作為團隊的藝術總監,這也是他目前品牌提升和發展的重點。

李海峰:以“為學”之道做鈞瓷

李海峰大師為緻敬抗疫英雄而創作的《衆志成城》作品

他說,器形創新要有兩個出發點:一是要符合現代人的使用場景。非遺的産品,如果能被人們運用到生活中,那就不必再談搶救,而是弘揚和發展的問題了。二是要返本開新。任何非遺産品,一定有它最本質的美。我們隻有研究透古代的經典瓷器形制在當時為何極受歡迎,挖掘出最本質、最樸素、最根源的美,并将其放大,才能有更務實、更新更美的創意。

秉持這樣的思維基線,李海峰除了在藝術陳列功能作品中融入龍鳳呈祥、海納百川、天人合一、瑞澤萬邦、福佑四海等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祝福,結合卦象、生肖、靈獸、書法、篆刻等諸多元素,寓意美好與和平,讓世界更立體地看見中國的文化魅力與自信之外,還開創了“以竹為刀,以瓷為闆”“以瓷為紙,以釉為墨”的鈞瓷釉畫裝飾瓷——背景牆,為鈞瓷的普及和發展拓展了全新的領域和更大的應用空間。

李海峰:以“為學”之道做鈞瓷

禹州高鐵站二樓候車廳山牆上九十平米的鈞瓷釉畫背景牆

他覺得,鈞瓷藝術和文學都是在為社會、為人類創造美,看似生活的潤滑劑,可有可無。但它們有可能是某個時期某些人的全部。人的心靈,是需要滋養的。鈞瓷再美,如果高高在上,也隻是自己的美。隻有走進大衆的生活中,才能發揮它真正的美。

人生如鈞瓷,要經過72道工序和窯火的淬煉,才能擁有華美的流彩。

二十六年來,李海峰與鈞同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大國工匠的胸襟,從傳統出發,堅守“傳承、文化、求珍”的鈞瓷技藝;用智慧開路,将中國優秀的曆史、人文精髓融入作品的創作,在當代的審美風尚和生活藝術中追求具有民族氣質的天人合一,以鈞瓷的名義诠釋世界和平。多次被評為“鈞瓷行業新聞人物”、“有突出貢獻的陶瓷藝術大師”、“鈞瓷行業突出貢獻傑出人士”、“中國收藏家喜愛的陶瓷藝術大師”等榮譽稱号。他的鈞瓷作品屢獲國家、省級大展(大賽)金、銀、銅獎,作品“和樽”“坤德尊”“盛世旺鼓·文房四寶”“平安富貴”“瑞澤四海·世博鼎、世博簋”“吉祥如意”“龍馬精神”“如願”“四時吉祥”“合家團圓”等29款獲國家專利并被選為國禮,在世界、國家的盛事中講述着中國故事,傳遞着中華文明;作品“開心杯”“美好茶具”“君子四品”“福祿杯”“知己茶具”“鴻福茶具”“牛杯”等數十款獲國家版權局著作權;作品“如願”被景德鎮陶瓷大學博物館收藏;作品“永泰鼎”“名揚四海”被莫斯科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永久收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天地人”系列作品“禮奉盛世”“豐功茂德”“龍祥鳳瑞”被巴基斯坦軍事博物館永久收藏。

李海峰:以“為學”之道做鈞瓷

李海峰大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天地人”系列作品《禮奉盛世》

李海峰:以“為學”之道做鈞瓷

李海峰大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天地人”系列作品《豐功茂德》

李海峰:以“為學”之道做鈞瓷

李海峰大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天地人”系列作品《龍祥鳳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