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國重新投資核能,德國隻能等俄羅斯天然氣,過于追求綠能引危機

作者:照理拍案
法國重新投資核能,德國隻能等俄羅斯天然氣,過于追求綠能引危機

咱們中國有句古話叫神仙打仗小鬼遭殃,指的是兩個大的強力集團互相鬥争的時候,往往真正遭殃真正受到損害的倒不是它們兩家,而是其他那些看熱鬧的或者說被裹挾進來的。

就說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最火熱的烏克蘭時局,到今天為止,雙方基本上算是徹底撕破臉了,俄羅斯總統普京慷慨激昂的發表了一個多小時的演講,然後宣布承認烏東部兩州的獨立,而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現在已經開始全面制裁了。

法國重新投資核能,德國隻能等俄羅斯天然氣,過于追求綠能引危機

但是當然實際上2014年以來,在過去8年的時間裡,制裁就一直是個主旋律,很顯然到目前為止西方國家是拿不出更多有效的制裁手段了。那麼在這場長達兩個多月的危機之中,真正遭殃的是哪一方,首當其沖的當然是烏克蘭了,誰讓你是當事國。

到目前為止,烏克蘭真正遭遇到了領土的分裂,除了當年的克裡米亞之外,又有兩個州被人拿走了,而很顯然的是,烏克蘭的西方盟友是無動于衷的,除了口頭抗議和根本幾乎沒有多大效果的經濟制裁之外,它們是不會幫着烏克蘭出兵真把這倆州拿回來的。

而另一個遭到損害的竟然是跟這場危機其實沒有太多關聯的德國,西方國家現在似乎唯一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制裁方式就是德國總理前不久宣布的德國将暫停對于北溪二号輸氣管線的審批。

也就是說這條耗資上百億美元,建設工期長達10年的輸氣管線在終于完工之後還是沒有用武之地,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在聽說德國人的表态之後,他隻能無奈的說歡迎歐洲人進入到一個新世界,一個油價氣價極高的新世界。

在這裡歐洲人将為每1000立方米的天然氣支付超過2000歐元,俄羅斯人能說什麼,畢竟德國是最終的天然氣使用國,人家願意自毀長城把管線掐斷,俄羅斯上趕着也沒法把天然氣賣過去。

法國重新投資核能,德國隻能等俄羅斯天然氣,過于追求綠能引危機

德國是世界經濟第四強國,實際上它也是今天歐洲大陸上經濟最強大的國家,在過去的十幾年,德國一直是歐洲歐盟的核心國家,然而這樣一個強大的工業國它是有一個短闆的,它的短闆在哪裡,就是它的能源問題。

歐洲衆多小國實際上都有這個問題,以德國為例,領土不算大,有8000多萬人口,工業極其發達,但是由于沒有廣闊的腹地,是以能源一直是困擾德國發展的一個大問題。尤其是進入到21世紀之後,全球都在談碳減排、碳中和、碳達峰,歐洲人的腦回路更是清晰,對于他們而言發展是重要的,但是環保更是重要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兩年多之前,特斯拉在大陸建廠,上海超級工廠當年建成當年傳遞,使得困擾特斯拉多年的産能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當然也使得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身價從200多億美元飙升到了3000億美元,新的世界首富。

然而當年馬斯克同時規劃了兩個超級工廠,一個放在中國的上海,看的是亞洲的市場,另一個就放在德國看中的是整個歐洲的市場。可是時至今日,兩年多過去了,上海超級工廠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10多個二三線城市哭着喊着希望特斯拉把第二超級工廠來本市建設的時候,位于德國的特斯拉超級工廠現在還沒動工。

法國重新投資核能,德國隻能等俄羅斯天然氣,過于追求綠能引危機

原因很簡單,特斯拉在德國的超級工廠遭遇到了當地環保部門的大加斥責,今天說噪聲污染了,明天說水源污染了,後天說特斯拉在德國黑森林建廠驚擾到了森林中冬眠的小動物比如說蛇,是以磕磕絆絆幾年下來,德國超級工廠現在連個影都沒有。

有人說你們可能了解錯了,德國可是汽車之國,德國有衆多的汽車品牌 ,什麼大衆、奧迪、保時捷,德國汽車廠商這是在私下給特斯拉使絆子,不想讓它順順利利建廠。這種解釋聽上去挺合理的,但實際上大家誤解了德國人的軸,德國人能軸到什麼狀态,明明特斯拉超級工廠能給本國帶來巨大的就業和經濟利潤,可是人家就卡着環保這個問題不讓你順利建廠。

不光這樣,在能源問題上我們才能徹徹底底見識到德國人的軸,明明是一個缺能源的國家,可是就在最近幾年,德國把境内幾乎所有的火力發電廠、核能發電廠統統關掉了,為什麼?不環保,德國人說了你現在還用礦物能源燒煤發電産生的碳排放太多了,太不環保了,是以以後不可以用煤發電,火力發電廠統統給它關掉。

那麼核能呢?核能可是清潔能源,德國人又說了 ,你們不知道嗎,10多年之前,日本311大地震之後不是産生了核洩漏嗎,這個核電站它也不一定安全,是以德國又把國内所有的核能發電廠通通停産,甚至以往已經批了的正在建設中的也要下馬。

法國重新投資核能,德國隻能等俄羅斯天然氣,過于追求綠能引危機

而且德國政府還要賠廠商一大筆錢,那麼德國人指望使用什麼樣的新能源,人家說了我們可以使用風能,我們可以使用水能,我們可以使用太陽能這些綠色能源。可問題是這些能源雖然清潔,但是它輸出不穩定,它無法支撐起德國強大的工業,是以時至今日德國恐怕主要的能源還是使用來自于俄羅斯的天然氣。

相對而言,天然氣還是比較環保的,天然氣的輸出是很穩定的,它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它為什麼要來自于俄羅斯?本來每一年俄羅斯通過埋藏在烏克蘭、波蘭地底的通道大把地輸送天然氣給德國,但是俄羅斯覺得這樁生意做得有點虧,明明我是天然氣出産國,但是我每年為了使用位于波蘭、烏克蘭地底下的通道,我要給它們幾十億美元,何苦呢?

我為什麼不能自己建一條通道呢?哪怕這條通道要花上百億美元,可是從長遠眼光看這筆買賣也劃得來,這就是現在争議最大的北溪二号。對于俄羅斯而言,以德國為首的西歐多國非常的缺能源,我上趕子在你家門口修一條通道,不需要你拿錢,來自于我的天然氣會源源不斷的經由這個管道輸送給你,甚至價格我都可以再便宜點,因為我不需要交天價的過境費了,這是一個多好的買賣。

對于德國人而言,北溪二号也确實是一個重大的利好,誰不希望自己能夠便宜而穩定地買到能源,然而美國人不幹了,從北溪二号提出動議開始,美國人就一直橫搬豎擋,美國幾次三番警告德國說你不能同意北溪二号,你不能加大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如果這樣的話,你就會被俄羅斯能源綁架。

你想你的能源統統來自俄羅斯,那麼一旦有一天咱們開戰,你買天然氣這個行為不等于資敵了嗎,或者說俄羅斯給你斷氣你怎麼整?可問題是美國人忘了即便沒有北溪二号,現在德國不也買着俄羅斯的天然氣嗎,歸根到底,美國人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盤的。

一方面美國不希望俄羅斯通過大量的售賣能源賺得很多錢,這顯然對于遏制俄羅斯的發展是不利的,而另一方面美國人也擔心,德國如果長久的跟俄羅斯購買天然氣,那麼兩國之間關系會變得更加良好,一個歐洲大陸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另外一個歐洲大陸上軍事最發達的國家如果攜起手來的話,那麼對美國而言絕對是個重大的挑戰。

法國重新投資核能,德國隻能等俄羅斯天然氣,過于追求綠能引危機

要知道過去十幾年德國一直由前總理默克爾操盤,而很顯然默克爾和普京的私人關系非常好,這也使得德俄關系經常有良性的互動,這對美國而言可是如臨大敵。再加上這兩年美國頁岩油革命的成功,使得美國也慢慢轉變成能源輸出國了,是以美國人也想替自己的能源商考慮,有沒有可能你别從俄羅斯買天然氣,從我美國買?

我可以用輪船運輸給德國,無非是加點運費而已,朋友賣給你的氣貴一點,對手賣給你的氣便宜一點,德國你應當買哪一個?去年八九月份,在默克爾正式退休之前,實際上德國和俄羅斯關系一度非常好,在默克爾的強硬支撐之下,美國隻能撤去了對于北溪二号的諸多制裁,北溪二号也在去年年底終于正式建成了。

然而對于狡猾的美國人而言,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既然我不能制裁北溪二号了,我隻能眼睜睜地看着它建成,但是我可以用另外一招,是以從去年年底以來烏克蘭局勢驟變。美國媒體兩個月以來連帶累牍的炒作,俄羅斯大軍随時随地有可能蕩平基輔踏平烏克蘭了,戰争是一觸即發的,終于在兩個多月之後的今天,雙方算是撕破臉皮了.

俄羅斯為了自保也好,為了對抗美國也罷,終于宣布承認烏東部那兩個州的獨立了,而與此同時西方世界開始全面制裁俄羅斯了。當然在這個狀态之下,德國就隻能不得不宣布暫停對北溪二号的審批,管道是建成了,但是通氣之日遙遙無期,甚至有的美國政客就叫嚣,未來他們要把北溪二号變成一堆垃圾.

美國多年對于北溪二号的制裁終于經由烏克蘭局勢達到了它的目的,隻是可惜了德國了,本來烏克蘭也好俄羅斯也罷,它們之間有沖突跟我有什麼關系嗎?本來這個冬天就夠寒冷的了,由于歐洲各國對于天然氣的存儲不足使得天然氣價格飙升,有的德國老百姓說實話已經開始劈柴生火了。

在這樣一個狀态之下,人家俄羅斯好端端地把北溪二号建成要供應你天然氣,解你燃眉之急,可是一樁好事,硬生生讓美國給攪黃了。在整個烏克蘭危機之中,除了烏克蘭恐怕到目前為止受損最大的就是德國了,不知道這樣一個能源格局對于未來德國的經濟會是一個什麼樣沉重的打擊?

法國重新投資核能,德國隻能等俄羅斯天然氣,過于追求綠能引危機

而反觀德國的鄰居法國,人家在這場危機中就非常遊刃有餘,為什麼?法國人不像德國人那麼軸,法國人早早地就意識到了核能的重要性,到今天法國全國的電力供應50%以上是核電廠的,而且法國甚至有富餘的電量出口到别的國家,甚至就在前幾天法國總統馬克龍還說法國要改變以往的能源戰略了。

法國已經推動歐盟承認核能也是綠色能源了,是以未來法國要投資幾百億歐元下去,不但不關掉核電廠,反而要興建更多的核電廠,是以對于法國人而言制裁俄羅斯也罷,不制裁它也罷,買它的天然氣也罷,不買它的也罷,反正烏克蘭這場危機對于法國而言是不痛不癢的。可是對于德國而言,它必須無條件地支援美國站在美國這一邊,甚至未來它隻能高價去買美國的天然氣,那真是被人賣了還要替人家數錢。

法國重新投資核能,德國隻能等俄羅斯天然氣,過于追求綠能引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