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頂尖文學名刊遇上一流高校學子,《收獲》主編的一堂公開課

頂尖文學名刊遇上一流高校學子,《收獲》主編的一堂公開課

巨鹿路作家書店,莫言題寫的“裡程文學院”标牌背後,《收獲》主程式設計永新開啟一場“開放課堂”。台下是來自複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創意寫作專業的學生,作為課堂文本的則是程永新最近出版的小說集《若隻初見》。

頂尖文學名刊遇上一流高校學子,《收獲》主編的一堂公開課

《若隻初見》集結了5篇題材各異的小說,同題小說《若隻初見》從個體經驗出發,打上了殘酷、激情與灑脫的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之魂;《風的形狀》講述酷熱午後一個大學生敲開一座老宅鐵門後的遭遇,蘇童稱叙事者形象“讓人聯想起青年時代的程永新自己”;涉及曆史和武林題材的《青城山記》探究意念、夢想與人性的關系;《麻将世界》講述友誼、愛情和杯盤狼藉的生活;《我的清邁,我的鄧麗君》則以感傷情緒與節制手法,書寫鄧麗君與一個時代的關系。

頂尖文學名刊遇上一流高校學子,《收獲》主編的一堂公開課

“《我的清邁,我的鄧麗君》《青城山記》《若隻初見》這幾篇,都采取了一種類似流浪、漫遊的叙事方式,奇觀處處、魑魅魍魉。這是不是對中國傳統小說或西方流浪漢小說技法的一種有意識的承接?”複旦大學2021級“創意寫作MFA”學生佘東昊第一個發問。

程永新從一直想逃離家鄉的青年時代說起,談到中年以後慢慢領會什麼是上海的生活态度,及至為了追尋鄧麗君生活的蛛絲馬迹,特意到泰國清邁尋訪,“并非刻意與一些流浪小說發生承繼關系,而是個體經驗決定了寫作時情不自禁地會把和這座城市的關系融入小說中。”

随着篇目推進,學生們的問題越來越犀利,為何給小說人物安排這樣的命運?是否有“男主光環”?某個人物似乎有“工具人”的味道?

程永新解釋了小說人物與生活原型的關系,他提到略薩的作品《胡利娅姨媽與作家》,“略薩把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形象、人物通過作品實作了他想要達到的深度和高度。寫人物未必要通過‘小我’走向‘大我’,而是可以從‘小我’中顯出‘大我’。”他承認,小說人物确有原型,“不是我刻意安排她的死亡,生活中她确實去世了。這是一個真誠、真實的人,我寫出的也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生命狀态。”

“這位同學批評得有道理”“謝謝這位同學看得這麼仔細”是這節“開放課堂”上,程永新的高頻詞。談到采用類型小說技法的《青城山記》,程永新坦陳:“寫得很艱難,也很痛苦,情節上不夠令自己滿意,應該可以更好看一點,核心有精神性的存在。這本書裡的五篇小說是五種完全不同的類型,既是我欣慰甚至有些小小得意的方面,但另一方面,一個寫作者的能力和擅長畢竟有局限,可能在情感小說方面更駕輕就熟,類型小說也是我自己的探索。”

頂尖文學名刊遇上一流高校學子,《收獲》主編的一堂公開課

“面對鋒芒畢露的學生,對作家也是挑戰。”帶領這場“開放課堂”的走走是華東師範大學“創意寫作概論”的授課教師。在她看來,文本細讀是寫作者的基本功,“不會閱讀就不會寫作”,而具備細讀的能力,也是成為專業讀者的基礎。複盤“開放課堂”的第一節課,她笑道:“下回要讓寫作專業的教授、老師也參與進去。面對學生的問題,作家有時會‘狡猾’地采取迂回戰術,這時需要進一步追問。”

在走走眼中,“開放課堂”的受益者不僅是學生,“專業讀者的意見也能幫助作者進一步思考,産生碰撞。”在她的理想中,未來“開放課堂”可以與成熟的讀書會品牌合作,也可以更早地介入作家創作中,“在文稿交到出版社、付梓之前,傾聽這些年輕的專業讀者的聲音,對作家和他們的文本來說,可能會産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對出版機構來說,也積累了第一批專業讀者的意見,希望能夠促成讀者、作者、出版者之間一座嚴肅而有價值的橋梁。”

《若隻初見》的“開放課堂”之前,學生們花了三周時間細讀文本。3月,陳佳勇的《老闆不見了》、林棹的《潮汐圖》等作品也将走進“開放課堂”,路内、小白等作家都已在“排隊”之中。“學生們很期待和林棹這樣代際接近的青年作家交流,陳佳勇的‘課堂’會有不少同濟大學創意寫作和影視相關專業學生參與,他們對作家本人從新概念作文大賽冠軍到影視人的這段跨界經曆很感興趣。”走走介紹,裡程文學院的“開放課堂”将在上海各大品牌實體書店舉辦,同時通過線上直播,形成一個真正無界的開放課堂。

由上海延芳收獲文學專項基金主辦的裡程文學院,整合全國知名文學期刊如《人民文學》《十月》《收獲》《當代》《花城》資深編輯力量;讀客、上海文藝出版社、譯林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等選題策劃編輯;愛優騰三大平台資深版權采購等,希望各地文學新生力量的發現、培養,讓期刊發表、類型出版、影視改編等文學成果百花齊放。蘇州大學文學院院長王堯擔任首任院長,專家庫包括餘華、李洱、蘇童、格非、弋舟、田耳、張楚、石一楓、李修文等。除了“開放課堂”幫助青年學子從文本細讀開始領略文學之美,裡程文學院的另一項重點是“改稿”,與湖南毛澤東文學院合作的“新青年”寫作營已經選拔出4位寫作者的來稿,入選者将得到“三對一”的細緻改稿指導。“文學成果是讀出來的,也是改出來的。希望‘開放課堂’和‘改稿’可以成為文學的擺渡人。”走走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