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公元597年,一位長相堪稱”妖容傾國,冶咲千金“的女子去世,終年十九歲,一個花一般的年紀,轉眼即逝,可歎又可惜。據悉,這位女子是隋文帝第四子蜀王楊秀的愛妾董氏,人稱董美人,于開皇十七年病逝。由于蜀王楊秀對其感情深厚,遂撰文哀悼,刻為墓志随葬。

【釋文:美人姓董,汴州恤宜縣人也。祖佛子,齊涼州刺史。敦仁愽洽,标】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美人董氏墓志銘》又稱《董美人墓志》,于清代嘉慶年間在陝西興平縣出土,楷書,21行,行23字,原石于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毀于兵燹,拓本流傳稀少,此本為北京大學藏本。

【譽鄉間。父後進,俶傥英雄,聲馳河渷。美人體質閑華,天情婉嫕,恭以接上,順以承親】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全文抒發了對董美人去世的哀傷以及思念之情。

【含華吐豔,竜章鳳采 ,砌炳瑾瑜,庭芳蘭蕙,既而來儀魯殿,出事梁台,搖環佩于芳林】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在書法上,《董美人墓志》布局平正疏朗、整齊缜密,結字恭正嚴謹、骨秀肌豐,筆法精勁含蓄,淳雅婉麗。

【袨绮缋于春景,投壺工鶴飛之巧,彈棊窮巾角之妙,妖容傾國,冶咲千金,妝映池蓮】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從字型面目看,楷法純一,隸意脫盡,已與晉人小楷、北朝墓志迥别,但是部分地可以看到外方裡圓、華美堅挺的筆緻,給人以清朗爽勁,古意未漓的感覺。

【鏡澄窓月;态轉回眸之豔,香飄曳裾之風;飒灑委迤,吹花回雪。以開皇十七年二月】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美人董氏墓志》屬隋代墓志中的上品佳作,堪稱“隋志小楷第一”,開創了唐代鐘紹京等人小楷的先河。

【感疾。至七月十四日戊子終于仁夀宮山。苐春秋一十有九,農皇上藥,竟無救于秦】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清代羅振玉對其評價曰:“楷法至隋唐乃大備,近世流傳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張貴男》三志石,尤稱絕詣。”

【醫;老君靈醮,徒有望于山士怨此瑤華。忽焉雕悴,傷茲桂蘂,摧芳上年,以其年十月】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衆所周知,隋人書法,上承北魏書體,下開唐朝新風,是南北朝到唐之間的津梁。,而《董美人墓志》便很好的诠釋了這一特點。唐初的一些著名書法家,如歐陽詢、虞世南等人,多取法于隋代墓志書體。

【十二日葬于龍首原,寂荒隴隴幽夜茫茫,埋故愛于重泉,沉馀嬌于玄遂;惟镫設而】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清代中葉以來,《董美人墓志》受到廣大書法愛好者的追捧,視為學習小楷書法的範本之作。

【神見,空想文成之術,弦管奏而泉濆,彌念姑舒之魂,觸感興悲,乃為銘曰】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從文中的描述來看,我們可以清晰的了解到董美人家世背景、品德以及漂亮程度。

美人姓董,汴州恤宜縣人。祖父董佛子,北齊朝的涼州刺史,敦厚仁慈博學、與人相處融洽,他的名譽流傳四方。父親是董後進,風流倜傥、有英雄氣概,他的聲名在黃河與渷水一帶廣為流傳。

【高唐獨絕,陽台可憐,花耀芳囿,霞绮遙天,波驚洛浦,芝茂瓊田,嗟乎頺日,還随湲川】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而董美人本人體質文雅優美,天性柔順和美,對待長輩很恭敬,對親人很溫順,談吐與作文,都很有文采。

【比翼孤栖,同心隻寝,風卷愁慔,氷寒淚枕,悠悠長暝,杳杳無春,落鬟摧榇,故黛凝塵】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她的花容月貌可傾國傾城,妩媚的笑貌可值千金。

【昔新悲故,今故悲新,馀心留想,有念無人,去歲花台,臨歡陪踐,今茲秋夜,思人潛泫】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一颦一笑都是那麼的美麗,就連走路時,頭發都像吹過了花,猶如初雪般輕柔飄過。

【遊神真宅,歸骨雲房,依依泉路,蕭蕭白楊,孤墳山靜,松疏月涼,瘗茲玉匣,傳此馀芳】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作者借用《洛神賦》的典故,形容董美人的相貌堪比洛神之美。

【惟開皇十七年歲次丁卯十月甲辰朔十二日乙卯,柱國益州摠管蜀王制】

蜀王楊秀的這篇墓志,被譽為“隋志小楷第一”,尤稱絕詣!

最後作者開始感歎世事無常,年華易逝,年紀輕輕得了不治之症,用什麼神藥都無法挽回其生命,令人十分傷感,便刻了這篇墓志,希望可以與其在夢中相見,互訴衷腸。

據悉,當時的楊秀也僅僅二十四五歲,正是對美好事物憧憬和追求最熱烈的年紀。這份愛的消逝,對于楊秀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随後,在他29歲時被其兄陷害導緻幽禁,一直到其四十六歲被殺害。

不管楊秀的人品如何,這份愛和書法,都值得被後世所銘記,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