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的威爾士公開賽延期資格賽開場,中國選手相繼開始比拼,趙心童、顔丙濤都是中國斯諾克焦點,顔丙濤4-3擊敗胡吉爾順利晉級,這本該受到祝賀,但整場比賽并不愉快,拖延了将近5個小時,甚至讓觀衆和解說相繼不耐煩,使得顔丙濤“中國塞爾比”的名号愈發響亮。

比賽在昨日晚間開場,耗時5個小時,直到淩晨三點左右結束,這不隻是對球員耐心的極大考驗,對觀衆和解說員同樣是一種折磨。
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胡吉爾使用了拖延戰術,顔丙濤在應對時并不懼怕,因為本來他在打球時便喜歡慢節奏,素有“中國塞爾比”之稱,于是兩人之間開始了一場耐力“馬拉松”。
胡吉爾每出一杆就思考許久,顔丙濤同樣回敬,兩人平均出杆時間分别是34.5秒、26.5秒,到了關鍵的第六局,兩人相繼防守,誰都不讓步,以至于觀衆在顔丙濤失誤時喝起了倒彩,連專業解說員都無奈感慨:“職業斯諾克災難”。
一位是中國斯諾克名将,一位是排名僅N.81的選手,兩人之間原本沒必要如此折磨對方,沒想到誰都不讓,都采用了相同戰術,以至于解說員都懷疑兩人是否有過節。
雖然赢了球,但顔丙濤在格局上落了下乘,很多球迷認為顔丙濤沒必要和胡吉爾這麼打,畢竟兩人之間實力有差距,比賽時有很多機會,但顔丙濤過于防守,還有球迷支援顔丙濤,認為赢了就好。
關于“磨球”的問題,一直被球迷争議,雖然慢節奏并不違背斯諾克賽事規則,但從觀賞性來看,球迷們更喜歡幹脆利落的比賽,比如奧沙利文永遠風風火火,深受球迷愛戴,要是遇到“磨王”對決,那不管是解說還是球迷都會格外難熬,甚至對選手本身也是巨大考驗,是體力和意志的雙重壓迫,連斯諾克名将塞爾比都是以受到很多球迷吐槽,是以顔丙濤和胡吉爾的比賽被喝倒彩便不足為奇了。
其實,大陸有不少球員采用慢節奏打法,比如李行、魯甯、顔丙濤等等,相較之下,球迷更偏愛喜歡進攻的趙心童,雖然趙心童在防守方面還比較弱勢,但他依靠準度和持續進攻的意志,也取得了不錯成績,在觀賞性上要更好,有利有弊,每個球員選擇的戰術不同,且應對不同對手也會采用不同戰術,隻能說采用慢節奏戰術不能滿足大部分球迷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