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秘海域》影評:又一個玩家粉的背叛者

|本文基于篝火營地與 Polygon 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定,轉載請征得同意。

《神秘海域》系列的主角内森·德雷克持有一枚戒指,聲稱這是傳家之寶,來自他的祖先,探險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戒指上刻着「Sic Parvis Magna」,意為「小處成就大事」。這個系列的發展同樣佐證了這句話,平凡無奇的第一部作品催生了三部續作,且一部比一部好。

《神秘海域》影評:又一個玩家粉的背叛者

但這種「成就大事」并沒有展現在電影版的《神秘海域》裡。這也許是一個索尼系列電影的開端,卻再度成了一次遊戲改編電影的失敗。我感覺推出續作的必要性基本不大,全片也就電影的第二個彩蛋還算亮眼,尋寶二人組内森·德雷克和維克托·蘇利文在鬥嘴中突然爆發了化學反應,讓人不禁遐想,電影的前兩個小時中為何沒有如此生動的台詞。有那麼一瞬間,我仿佛看到了遊戲中的角色形象,但這個瞬間來得太晚了。

在整部電影中,《喪屍樂園》和《毒液》的導演魯本·弗雷斯徹和編劇拉菲·賈德金斯、阿特·馬庫姆以及馬特·霍洛維在遊戲原有角色和電影原創新角色之間兜兜轉轉,竭盡所能地把他們塞進一個起源故事裡。而在遊戲系列作品中,角色的塑造更加緊湊有力。

《神秘海域》影評:又一個玩家粉的背叛者

在第一部遊戲中,德雷克和蘇利二人隻有盜賊的形象,開發者在後續作品裡才開始擴大角色陣容,并充實他們的背景故事。該系列反派人物都通常都很無趣,但總有一些個性鮮明的動機,比如尋求生命之樹以獲得永生,或試圖破壞内森與蘇利之間深厚的友誼。這樣的趣味缺失同樣出現在電影版裡。

電影版《神秘海域》給人一種别樣的感覺,仿佛每個編劇負責不同的元素改編:解謎、潛行、跑酷和大動作場面。劇情支離破碎,讓整部電影難以好好介紹或自如切換多個角色。但即便沒有介紹多個人物的重擔,推進電影叙事的處理依然缺乏刺激感,沒有真正的危險、巧妙的轉折或讓人熱血沸騰的冒險。

《神秘海域》影評:又一個玩家粉的背叛者

有的動作場景直接借鑒了遊戲,最明顯且大肆宣傳的自然是《神秘海域 3:德雷克的欺騙》中的貨機大戰,德雷克從飛機上掉落,迎接他的似乎是必死的結局。魯本和編劇們找到了更便利的方法來重構這個場景,遊戲裡先是一段追車戲份,玩家在飛機起飛之際跳入機身,而在真人電影中,他們用的是好萊塢大片那種「能塞就塞」的方式,在如此多角色的群戲下根本毫無緊張感。

他們試圖創造玩家熟悉場面的想法值得贊賞,但改編後的版本既無意義也沒有情感投入(況且,玩過系列遊戲的人都知道内森·德雷克其實并不能那麼輕易就逃過劫數)。

《神秘海域》影評:又一個玩家粉的背叛者

《神秘海域》系列遊戲或許鮮少注重真實的動作表現,但電影改編版裡的動作也未免過于玄幻了(某些跑車場景可能會讓「速激」裡的唐老大都無地自容)。創作團隊似乎沒有人曾深思熟慮地思考過,在一部兩小時的電影裡來回切換嚴肅與輕松的基調,會出現多麼混亂的局面。

整部電影也沒有留任何出彩表演的空間,人物之間也沒有機會自然發展默契。各種打鬥場面在快速剪輯下,可以看出明顯的綠幕拍攝痕迹。這也是特别令人失望的一點。要知道,《神秘海域》的四款作品可是一直在突破 PS3 和 PS4 的機能限制。

《神秘海域》影評:又一個玩家粉的背叛者

整部電影最大的敗筆在于幾位主角缺乏一種立體感,此處必須得為湯姆·赫蘭德說句公道話,在沒有台詞的場景下,他的基本動作,包括出拳連打、攀爬和躲在物體後的姿勢,都完美還原了遊戲,在熒幕上看到如此活靈活現的德雷克着實讓人驚豔了一把。甚至連内森和蘇利分頭進入巴塞羅那教堂尋找線索的方式,也仿佛是和遊戲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讓觀衆與角色一同尋找。

但有的場景就沒那麼優秀了,比如蘇利走進一家紐約酒吧,而内森在吧台提供酒水,自作聰明地扒竊顧客,這裡的台詞就很牽強了,演員們仿佛根本沒弄明白角色之間是如何擦出火花的。劇本也沒能提供他們任何抖機靈的對話,使得演出更顯遜色。

《神秘海域》影評:又一個玩家粉的背叛者

馬克·沃爾伯格壓根兒沒打算認真還原蘇利這個角色,以至于看着他刻意模仿蘇利的口音都覺得相當别扭。遊戲中的蘇利更像是一個喜歡挖苦人的存在,而非沃爾伯格這樣油嘴滑舌的性格。每當赫蘭德給人一種像模像樣的德雷克觀感時,沃爾伯格的同框表演都會減弱這種感覺。

遊戲改編電影中的演員不需要做到外觀和聲音對應,說到底,最重要的還是《神秘海域》這部電影能不能講述一個充滿讨喜角色的尋寶故事。但結果是,它失敗了。影片中的蘇利是一個更加自私、更加貪婪的人,他招募内森去尋找一個麥哲倫探險隊遺失的寶藏,内森原本不感興趣,于是蘇利提出他也想與内森的哥哥山姆一同揭曉這個秘密。自從山姆從兄弟自小生活的孤兒院跑出來後,内森就再沒見過他。

《神秘海域》影評:又一個玩家粉的背叛者

内森留有一些藏起來的明信片,都是山姆在這些年中寄過來的,表明他依然關心着自己的弟弟(順帶一提,要是沒有皺巴巴的手寫信作為視覺線索,這根本就不算《神秘海域》)。根據蘇利的說法,最後的線索就藏在裡面,順着線索走下去就能兄弟團圓,蘇利對财寶的貪婪和内森對相聚的渴望下促成了共事。

内森以菜鳥的身份開始了他們的第一個 DIY 實地任務,他笨拙地實施自己的計劃,連跳躍和懸吊的基本功都尚未掌握。這個情節(啟發自《神秘海域 4:盜賊的末路》)有些出彩,畢竟内森确确實實陷入了危險關頭。但無論是他自身的不足,還是生死關頭的緊張感,都沒有維持多久,如果電影設定他擅長什麼,他轉瞬間就可熟能生巧。

《神秘海域》影評:又一個玩家粉的背叛者

在電影引入的其他遊戲角色中,索菲娅·阿裡扮演了其中最棒的遊戲角色克羅伊·弗雷瑟,也是蘇利的犯罪同黨。《神秘海域 2:縱橫四海》中暗示克洛伊和内森有過一段浪漫往事,但除了倆人如何相遇以及内森對她的暗戀之外,影片并沒有做任何有趣的補充。

随後,《神秘海域》利用所有角色和線索塑造了一個有關信任的故事,「背叛」成了最主要的故事核心,但僅僅隻是用來推進劇情發展。盜賊之間互不信任,這與《神秘海域》的劇情是吻合的,但兩個小時内,電影中出現的背叛與出賣可能比遊戲中 12 到 15 個小時的流程還要多。

《神秘海域》影評:又一個玩家粉的背叛者

對德雷克與蘇利緊追不舍的是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扮演的蒙卡達是一個富商之子,也是麥哲倫探險隊的後代。蒙卡達認為自己才應該繼承财寶,由于自己的父親并不打算将家族财富傳給他,他已經決定不惜一切代價。

蒙卡達的父親考慮将财富留給人民,進而為家族的污點負責,這一舉動可能比全片所有動作戲份都要更讓人瞠目結舌。是以,蒙卡達要趕在德雷克和蘇利之前找到寶藏,他找來一位雇傭兵喬(塔蒂·嘉布莉兒的扮相很有氣勢),試圖占得先機。

制片人對于《神秘海域》的動作場面有着正确的認知,無論是根據遊戲中的某些内容來打造場景,還是原創一些全新的内容(比如角色在被飛機吊在空中的海盜船内戰鬥)。但最終呈現的效果卻相當平淡,可以說毫無意義且讓人興趣索然。連激烈槍戰中響起的混音版《神秘海域》主題曲都不足以給人帶來歡樂。

《神秘海域》影評:又一個玩家粉的背叛者

電影中為數不多的笑點就是當内森·德雷克意識到即便是反派也會互相背叛時,他打趣道:「看來這一行很難與一個夥伴幹下去啊。」這就像遊戲中的德雷克會說的話。也許有一天,遊戲改編電影不會再背叛我們,真正花心力去鑽研玩家所享受的遊戲要素,最終将更深入的了解轉化為螢幕上的爆點。

電影中除了沃爾伯格外,每個人都有為引燃這些爆點出力,但正如内森總是用不好他那随身攜帶的打火機一樣,小處不一定總能成就大事。

翻譯 | Stark 揚

編輯 | Z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