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朋友定了坦克300,狀态是訂單已送出。但4S店的回複是無法給出準确的交車時間,因為該車一直壓着産能在賣,原材料、晶片的供應挑戰也非常大。雖然1月份坦克300的傳遞量已經突破了1萬台,但估計也要等三個月左右。
在此之前,功夫汽車還陪另一位朋友去過比亞迪的4S店,同樣也是人山人海,甚至簽合同都要排隊。尤其是幾款熱門車型,等車周期也非常長。

但奇怪的是,不管是比亞迪還是長城,雖然熱門車型供不應求,卻沒有任何“加急”管道。朋友們表示無法了解,問能不能加價提前提車,結果被告知就算是自家内部員工提車,也一樣要排隊。
為什麼熱門車加價的“慣例”被打破了呢?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熱門車必須加價,其實是合資的謊言?
在比亞迪和長城之前,大多數國人可能已經習慣了熱門車型加價的情況。最典型的就是城市SUV剛進入國内那會,那時候國内車企還不會造SUV,那些合資SUV基本都要賣30萬+,而且還要加價才能提出,加的越多提的越快。
不僅SUV這種“稀缺”車型加價,即使是普通的家用轎車,一旦賣得好,也照加不誤。比如某款10萬級的轎車就曾經一度要加價一兩萬,粉絲們還津津樂道,認為這是産品力的展現。
至于豪華品牌,那就更是司空見慣了。BBA的熱門車型剛剛國産的那會兒,指導價下來了,提車也是各種“套路”,變相把價格加回去。雷克薩斯和保時捷,更是将加價當做信仰了。經典段子,某位消費者去買一款雷克薩斯的高端車型,銷售人員告訴他,加價20萬的優惠是真給不了。
保時捷更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那就是買一台保時捷不難,買一台不配包的保時捷難如登天。甚至銷售人員會直接“訴苦”,上面給他們的任務就是必須買配包,如果賣了裸車就會被扣工資。
對于這個問題,合資車企們的“口徑”倒是很統一。那就是它們也不想賣高價,畢竟它們把車給經銷商的價格是低于指導價的,但經銷商非要加價,它們也管不着,說到底還是市場決定的。這話大家聽了很多年,似乎已經接受了這種“設定”。
但事實的真相真是如此嗎?實際上功夫汽車特意找經銷商了解過,他們也有自己的“苦衷”,甚至某種程度是給車企背鍋。雖然這些熱門車确實是平價批發的,但“配額”卻掌握在廠家手上。比如A車現在特别好賣,要多拿到這款車,經銷商就必須批發更多不那麼好賣的B車,有時候必須打折甚至虧本才能把B車賣出去,隻好從A車這邊加價賺回來。
是以加價這個問題,其實廠家和經銷商都不無辜,就是它們雙方合在一起坑消費者。而比亞迪和長城也證明了,加價現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大快人心,長城、比亞迪嚴懲“涉事”經銷商
坦克300于2020年12月正式上市,長城官方想過它會比較暢銷,畢竟20萬級别的硬派SUV,外觀、性能、配置都拉滿了。但确實沒想到它能如此火爆,畢竟越野車市場屬于小衆市場,是以上市以來坦克300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
但與合資車企們不同的是,長城一開始就和經銷商“約法三章”,該賺的錢給你們賺,絕對不許搞加價的事,一旦被發現必定嚴肅處理。
去年12月份,坦克品牌就公布了處理違規經銷商的公告。原因是使用者A在7月份下定了坦克300征服者版本,他所定的車輛在12月初正常排序生産下線。然後經銷商并沒有把車交給使用者A,而是以限牌城市的專項政策為由,在坦克APP的系統上傳變更了申請,将下訂使用者人改成了選擇“加價”提車的B,并且在車輛到店後傳遞給了B。後來經長城核核實,該經銷商提供的變更申請材料是僞造的,宣布永久取消該經銷商的坦克品牌經營授權。
長城的态度很明确,不管經銷商的手段有多高明,一旦發現百分之百嚴懲。正因為如此,長城的經銷體系一直非常健康。
比亞迪的态度與長城一樣,早在去年DM-i超級混動車型上市的時候,比亞迪總經理李雲飛就直接喊話,比亞迪會積極解決DM-i車型核心零部件的産能問題,讓消費者多點耐心。而在DM-i車型産能爬坡的這個時間段,絕對不允許經銷商進行加價銷售。一旦發現有該類問題,立即嚴懲開發商。
功夫汽車之前與比亞迪的銷售聊過這個問題,他說比亞迪定下了幾大原則,那就是不能插隊,不能轉讓名額,按順序提車。如果車到了之後使用者不要,立即退定金。
正是這種務實的态度,把合資車們搞的熱門車必加價的現象,全部清除了。
想一車難求,不可替代性是關鍵
對于車企來說,能夠做到長城、比亞迪這樣一車難求,簡直是夢寐以求的事。而對國産品牌來說,沒有合資的号召力,想做到這一點,不可替代性是關鍵。
以坦克300為例,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兼顧越野與豪華舒适。新車的越野配置堪稱豪華,專業越野的非承載式車身,2.0T高功發動機和采埃孚8AT變速箱,“三把鎖”、蠕行模式、坦克拐彎等硬核的越野配置,以及底盤透視功能這種對越野人士來說特别受用的科技配置。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保證了它擁有不輸合資50萬級别車型的硬核越野能力。
而在豪華營造方面坦克300也不遑多讓,豪華的内部設計,帶QuantumLogic環繞聲系統的Infinity品牌音響,先進的車聯網系統,以及行政級的NVH表現。
這些因素摻雜在一起,讓它的競争力鶴立雞群,進而供不應求。合資車想與它競争,就不得不自己革自己的命,先把自己的高溢價車型價格打下來再說。
而比亞迪DM-i車型,以及現在很火的海豚,則更能展現技術層面的勝利。DM-i車型都是可油可電,電量充足時可以像純電車一樣行駛,将用車費用降到最低。而即使是“饋電”的狀态,它的油耗也能做到非常低,以入門級車型秦PLUS DM-i為例,它的“饋電”油耗僅為3.8L/100km,同時0-100km/h加速還能做到7.9秒。關鍵這車的定價還在10萬級别,确實放眼市場沒有對手。
而新晉當紅炸子雞海豚,則是純電架構的勝利。在比亞迪最新e平台3.0的加持下,作為一款4米出頭的小車,它的軸距達到了2700mm,空間不輸正統的A級燃油車,卻能加速更快,操控性更加出色。
總而言之就是,把車的産品力提上去了,使用者自然聞訊而來,即使你的品牌不如那些國際品牌強勢。
功夫拍案
長城和比亞迪嚴打加價證明了一點,車企并不是不能解決加價問題,其實就是揣着明白裝糊塗。畢竟經銷商們再怎麼加價,受損失的也是消費者,其實車企也跟着在背後撈好處,甚至可以說是始作俑者。
但以前大家是沒得選,現在市場上的選擇越來越多了,再玩加價“套路”的車企,遲早會被口碑反噬,我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