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情 感 有 情 調 有 情 況
做江都人最愛關注的微信公衆平台
2月26日下午三點多
兩歲的文文
被父母從江都緊急送至揚州市揚大附院東區醫院
孩子的家長介紹
當天中午孩子吃炒毛豆米拌粥的時候
出現劇烈嗆咳
呼吸困難的症狀

到達揚大附院,醫生經過檢查發現,孩子右側主支氣管被毛豆米整個卡住,右肺出現肺氣腫,如不及時救治孩子的右肺将嚴重受損甚至危及生命。
當天晚上,醫院兒科和麻醉科團隊聯手,在全麻下通過内鏡将堵在支氣管的毛豆米取出,孩子這才轉危為安。
孩子嗆噎很可怕
會急救
才是孩子合格的守護神!
3歲以下的寶寶,咀嚼功能并不完善,加上食道窄,氣管、食管毗鄰,很容易被食物嗆到或噎到。一旦孩子被噎住導緻無法呼吸,後果真的很可怕。
缺氧10秒鐘——孩子會喪失意識。
缺氧30秒鐘——孩子會産醬油搐。
缺氧1分鐘以上——孩子呼吸就會停止。
超過3分鐘——孩子就會導緻腦細胞水腫。
超過6分鐘——孩子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就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害!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世界公認搶救氣管異物患者的标準方法,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操作手法,每個家長都要學,且要熟練掌握。
重點強調幾點:
如果孩子被噎住,能咳嗽,能呼吸,能哭鬧,能說話,這就說明沒有堵住氣管(至少氣管沒有被完全堵住),不要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正确做法是:鼓勵孩子自行咳嗽排出,如果無法排出,第一時間去醫院,在這期間要盡量安撫孩子。
氣道梗阻無法呼吸,不能說話,臉色唇色都憋青,要立即進行施救,用上面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不要對自己的急救知識過于自信,家長施救時也要撥打急救電話,如果隻有媽媽或一個看護者在旁,打開手機免提,一邊急救一邊呼救。
急救法不是這樣看一遍就能學會的,要實操!要實操!要實操!!!
會急救非常重要
做好異物嗆食的預防更重要
1、容易嗆噎孩子的高風險食物黑名單
堅果。導緻窒息的No.1,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要給5歲以下的孩子喂食整顆堅果,要吃,磨成粉末或小碎塊再吃。
果凍。滑滑的果凍吞食時很容易吸入氣管,加上果凍本身的張力和容易變形的特點,一旦堵住主氣管,情況會十分危急。
糖果。硬糖果難咬且光滑,容易噎住喉嚨,軟糖果有韌性難以咀嚼完全,也容易堵住呼吸道。
圓形水果。葡萄、櫻桃、龍眼等,孩子很容易整顆吞下,是高風險被噎食物,一定要安全處理後再給孩子吃。
大塊食物。太長的面條,大塊的肉,如果孩子沒有咀嚼充分,也很容易被噎到。
黏性大的食物。湯圓、年糕等黏性較大的食物,容易粘在孩子的喉嚨,吞不下也吐不出,不及時出來也會阻礙呼吸。
未去骨的魚和肉。這類食物不僅有被噎的風險,還有劃傷孩子食道的風險。
2、高風險的喂養行為不要做
孩子哭鬧時不要強行喂飯。當寶寶哭鬧時,父母強行喂飯容易導緻孩子将食物吸入氣管中,造成小孩呼吸困難或窒息,嚴重的将威脅孩子的生命。
不要邊走邊吃東西。孩子的吞咽功能需要慢慢完善,一旦孩子吃東西時分心,很容易被嗆到。
不要在吃東西時逗孩子笑。任何時候都不要在孩子吃飯時逗孩子笑,别拿孩子的生命開玩笑。
3、錯誤的施救方法不要用
不要用手摳——除非東西卡得不深,孩子能通過發嘔給吐出來,不然就是浪費搶救時間,而且還可能把位置較淺的異物推向深處。
不要喂水——如果孩子是被容易發脹的食物噎住,一定不要喂水,食物吸水後會膨脹,更容易堵住喉嚨,更是會讓窒息情況加重。
不要拍背——千萬不要在孩子直立狀态下拍背,不正确的拍背方式會震動異物,很可能會使異物把氣管堵得更嚴實。
記得轉發
讓悲劇更少一些!
來源:關注
編輯:阿嬌
特别聲明
為響應國家保護知識産權的号召,江都融媒及旗下新媒體刊發文字及圖檔稿件特聲明如下:一、知道文章及圖檔來源的,我們一定會注明文章及圖檔的出處或作者,請作者聯系小編,我們将按照江都融媒稿費标準,及時發放稿費。二、對于圖檔和稿件未提及出處的,我們轉發時未能及時署名的,請原作者或機關聯系我們,我們将按照江都融媒稿費标準,及時發放稿費。三、對于不同意使用的文章和圖檔,請原作者或有關機關及時聯系我們,我們立即删除,以防侵權。四、2022年以前的文字或者圖檔,因條件所限,未及時署名的,請作者或者機關聯系我們,我們将按照上述标準發放稿費或及時删除相關稿件或圖檔。
可憐小今每天都在加班
點個和鼓勵一下小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