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輕可塑!北京冬奧會中國冰壺無緣四強但不失精彩

北京冬奧會上,冰壺是十分特殊的比賽項目——2月2日就開賽,2月20日才結束。比賽跨度長、技戰術要求高、奪金難度大。在總共19天46輪147場比賽中後,三枚金牌最終都花落歐洲。三項比賽中,中國隊雖然都沒有進入四強,但表現也可圈可點。年輕且缺乏經驗的他們,在未來很有可能實作“彎道超車”。

年輕可塑!北京冬奧會中國冰壺無緣四強但不失精彩

中國女子冰壺隊員在比賽中 鄧偉攝

盤點

“三金”全歸歐洲

年輕可塑!北京冬奧會中國冰壺無緣四強但不失精彩

英國隊獲得女子冰壺冠軍 鄧偉攝

本屆冬奧會冰壺共有三個項目:混合雙人冰壺、男子冰壺以及女子冰壺。經過激烈角逐,這三個項目的金牌分别歸屬于意大利隊、瑞典隊和英國隊。這個結果,既在情理之中,也有意料之外。

說在情理之中,是因為在冰壺“江湖”中,歐美國家曆來都是強勢隊伍,可謂高手雲集。不僅如此,不少隊伍中還有“多朝元老”坐鎮,讓冰壺比賽有“神仙打架”之感。以瑞典男子冰壺為例,隊長埃丁是“四朝元老”,在北京冬奧會之前,瑞典男壺在冬奧會上獲得過第四名、第三名、第二名,就差一塊奧運金牌。而由缪爾黑德領銜的英國女壺,曾獲2002年鹽城湖冬奧會金牌,缪爾黑德本人也是“四朝元老”。

年輕可塑!北京冬奧會中國冰壺無緣四強但不失精彩

意大利冰壺混雙組合獲得冠軍 鄧偉攝

意料之外的,是意大利隊由康斯坦丁尼和莫薩納搭配的混雙組合。這個組合在此前名不見經傳,康斯坦丁尼過去更是某戶外運動品牌的店員。正是這樣的組合,在本屆冬奧會上一路“黑馬”,豪取11連勝獲得冠軍。此外,平昌冬奧會女子冰壺銅牌得主日本隊,在決賽中以3比10潰敗給英國隊。盡管銀牌的成績重新整理了日本在冬奧冰壺的最好成績,但這個比分輸得令人意外。本屆冬奧會的冰壺比賽,也出現了自1998年冰壺重歸冬奧會大家庭以來,各小項前兩名均無美洲隊伍的情況。

混合雙人冰壺、男子冰壺、女子冰壺的三個銀牌得主是挪威隊、英國隊、日本隊;銅牌則是瑞典隊、加拿大隊、瑞典隊。縱觀奪牌隊伍可以發現,在冰壺項目上,“資曆老”、大賽經驗多,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比如,瑞典隊的“四朝元老”埃丁36歲,加拿大女壺隊長瓊斯47歲,加拿大男隊隊長古休41歲……而瓊斯曾獲得索契冬奧會冠軍;古休曾獲都靈冬奧會冠軍,時隔16年,他第二次出戰冬奧會;美國男隊隊長舒斯特是奧運會“五朝元老”……

細探

中國隊也有精彩

年輕可塑!北京冬奧會中國冰壺無緣四強但不失精彩

中國冰壺混雙組合範蘇圓和淩智 鄧偉攝

本屆冬奧會冰壺項目上,中國隊并未進入四強。成績最好的是中國男壺,排名第五;中國女壺一度有希望晉級四強,但最終排第七;混雙組合則排名第九。

混雙冰壺派出了範蘇圓和淩智組合,這對組合的表現有些“高開低走”。在首戰加時險勝瑞士隊後,他們又擊敗了澳洲隊。然而,随着其他隊伍進入比賽狀态,範蘇圓和淩智卻開始了直線下行,一波七連敗的比賽後,他們提前告别了北京冬奧會。最終,在十支參賽隊伍中,獲得第九名。

而中國男子冰壺隊和女子冰壺隊則均是以兩連敗開局,最終均獲得4勝5負的戰績。時隔8天、11場比賽後,中國男壺戰勝丹麥隊,取得一場勝利。此後,又戰勝意大利隊獲得兩連勝。接下來,世界排名靠前、經驗老到的英國隊、美國隊、加拿大隊送給了中國男壺三連敗。但中國男壺并未放棄,在最後兩場比賽中,分别戰勝了挪威隊和瑞士隊。對于首次參加冬奧會的中國男壺隊員來說,這樣的成績已十分不易。

中國女子冰壺隊的情況,則跌宕起伏了許多。一度很有希望沖擊四強的她們,最終卻在關鍵時刻掉鍊子,甚至出現出手違例的低級失誤。中國女壺在敗給丹麥隊、瑞士隊、美國隊後,果斷變陣收到良效,擊敗平昌冬奧會前兩名瑞典隊、南韓隊,一度讓人看到晉級四強的希望。然而好景不長,中國女壺又2比10輸給日本隊,5比11敗給實力并不強的俄羅斯奧委會隊。就在人們認為她們跌入低谷時,接任韓雨擔任隊長的王芮狀态出色,幫助中國隊接連戰勝英國隊、加拿大隊。

總的來看,中國隊在本屆冬奧會冰壺項目上,主要問題是年輕、大賽經驗少。淩智和範蘇圓是第一次站在奧運賽場上。中國男壺隊員是首次開啟奧運之旅,而女壺更是年輕配置,前幾場的隊長韓雨是一名“00後”。正如中國隊教練林霍爾姆所總結的,“中國隊員實力很強,隻是國際比賽經驗較少。他們對自己的水準不夠了解。”這樣的現狀,導緻中國隊的狀态和心态都不穩——“赢強輸弱”,在一些關鍵場次上丢了分。

展望

多因素将助“超車”

年輕可塑!北京冬奧會中國冰壺無緣四強但不失精彩

中國男子冰壺隊員在比賽中 鄧偉攝

如前所述,冰壺項目要想取得好成績,除了技戰術選擇和臨場發揮外,還依賴于隊員的資曆、大賽經驗和冰雪運動的“群衆基礎”等多個因素。

相比于歐美一些國家,冰壺項目在大陸的冰雪運動中,可以說并沒有太大優勢。這樣的現狀下,此次冬奧會年輕的中國隊,表現依舊可圈可點。止步賽場的背後,隊員也談到了一些原因,包括心态、疫情限制大賽經驗比較少等等。是以,隻要再給隊員們一些時間和成長的空間,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冰壺運動能夠更上一個台階。

與此同時,冰壺運動的“群衆基礎”也值得認真考量。群衆參與度高、認可度高,人才的發掘選拔就大有希望。在獲得冰壺項目獎牌的國家,冰壺運動就遵循着這樣的規律,甚至有的隊員本身就是“上班族”。

和其他冰雪項目不同,冰壺運動的娛樂性、普及性是比較好的,相對容易入門。北京冬奧會實作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标,不少商場中都有了冰壺運動的體驗和教育訓練場地。而一個更好的消息,也将助力冰壺運動在大陸的成長——日前,世界冰壺聯合會與中國冰壺協會、北京市國有資産經營有限公司在“冰立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将通過在“冰立方”設立大陸首個“世界冰壺學院教育訓練中心”、舉辦國際冰壺賽事及系列冰壺教育訓練等,促進冰壺運動在中國和世界的發展。

期待,随着多個層面的發力完善和補短闆,有更多人參與和喜歡上冰壺運動。除了職業化隊員的成長成熟之外,當我們擁有更牢靠的“群衆基礎”、更充足的後備人才力量,中國冰壺運動的整體水準就能提升。經驗、資曆、人才、專業等因素綜合發力,中國冰壺運動就一定能早日實作“彎道超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