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作者:炎黃錄

“獨立女性”現在是網際網路上,熱度最高的詞彙之一。

從各種影視劇的播出到《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追捧,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原來這些30+、40+的姐姐們雖然沒有結婚,但也在不同方面綻放着自己的精彩。

她們有人熱衷于拍影視劇,有人在歌壇稱霸,有人熱衷于過自己的小日子......

而在文學界,鐵凝也是一個獨立女性的代表。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鐵凝

她單身到50歲都沒有結婚,堅持認為愛情不能将就。

于是鐵凝在等待的過程中,一直在文學界奉獻自己的力量,沒想到這麼一等,她就成為了近代非常優秀的女作家。

除此之外,她還是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還是中央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

諸如此類的頭銜和角色有很多,但是讓鐵凝覺得最為驕傲的頭銜,還是“華生的妻子鐵凝”這一個。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鐵凝夫婦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一段故事,能讓單身50年的鐵凝人到中年,也甘願進入愛情的“墳墓”呢?

這就不得不從鐵凝的個人經曆,開始說起。

從小就富有文學造詣的鐵凝

鐵凝從小就生長在一個北京的藝術之家,她的父親是一個特别有名的畫家,母親則是大學的音樂教授,是以她從小就是在文化和藝術的熏陶下長大的。

正因為如此,從小她就對文學有很濃厚的興趣,在五歲的時候就能寫一些短的詩歌,夢想也是在未來當一個女詩人。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鐵凝年輕時

果然,在鐵凝長大之後,也确實朝着這個方向發展了。

甚至,為了能夠得到更好的寫作素材,鐵凝專門選擇到河北的一個偏遠農村去下鄉插隊,因為隻有深入其中,才能夠得到更多的滋養,吸取更多的靈感。

而就在這四年間,鐵凝創作出了很多短片的作品佳作,她也成為當之無愧的才女。

在被河北省的文聯主席發掘之後,鐵凝被邀請到保定編輯部,在這裡,她又經過了系統的學習,認識了很多優秀的文學家前輩。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竈火的故事》

在這裡,她的文字也磨煉得更加爐火純青,因為她的筆觸非常的溫暖,通俗易懂,更引發了很多人的喜愛。

1980年,鐵凝出版的小說《竈火的故事》火遍大江南北,随後她又推出了《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等作品,每一本都受到讀者的追捧。

這麼有才氣又有能力的作家,自然得到了重用。

不久之後,鐵凝就成為了河北省的文聯副主席,49歲的時候,鐵凝還登上了中國作協主席的位置,成為曆史上最年輕的作協主席。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但與她成功的事業,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鐵凝在愛情上的發展,可以說是停滞不前。

等待愛情等待了50年

可能是太忙于工作,導緻她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總是想要等一等再說,沒想到這一等,就等到了50歲的年紀。

有人可能覺得這就是獨立女性的表現,鐵凝不會因為愛情這種瑣事,阻止自己事業的發展,但其實對于鐵凝來說,在年輕的時候缺失了一段真摯的愛情,應該還是讓她很後悔的。

曾經她在《珍重身上衣》寫過這樣的一句話:“我們都太喜歡等,固執地相信等待永遠沒有錯,美好的歲月就這樣一日又一日被等待,消耗掉。”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這一句話,不僅表現出她對于等待的後悔,更透露出大部分東方女性,因為含蓄的不追求,導緻錯過一些事情之後所追悔莫及的态度。

但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這樣一個有才氣的女作家,怎麼可能會單身到50歲?

确實,當時鐵凝已經是非常出名的一個女作家,身上的才氣和氣質,自然吸引了很多人關注。

可是,在鐵凝本人看來,從普通人變成一個作家,對于她的生活,并沒有什麼大的改變,這也不是什麼值得誇贊和炫耀的事情。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而且在愛情上面,她也越發地慎重和低調,她總害怕别人接近他是不懷好意。

大部分人都覺得鐵凝的事業如此成功,下一步該考慮的就是個人的感情問題了。

尤其是她又有才華,又有賺錢的能力,肯定會找一個條件更為好的男士來結婚。

當然,鐵凝這樣的才華和性格,自然也吸引了很多優秀的單身男生,他們從不同的方式了解她,接近她,追求她,但是讓人奇怪的是,鐵凝卻從來沒有對任何男人動心。

無論是豪門名望還是紳士學者,她都一一拒絕了。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盡管家裡的朋友、親戚都在催促鐵凝結婚,但隻有鐵凝一個人不着急,而且鐵凝對于愛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找不到合适的,甯願錯過。

鐵凝不願意将就,在那個年代,很多人對這樣前衛的思想并不了解,更覺得是鐵凝成為女作家之後“飄了”,眼光高了,看不上别的男人。

是以,在私生活方面,鐵凝也受到了很多的質疑,但好在還是有一個人支援鐵凝的做法,這個人就是冰心。

1991年,鐵凝曾經和冰心有過短暫的一面,當時鐵凝已經30多歲了,是所有人眼中的大齡剩女。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鐵凝和冰心

坊間對她個人生活的傳言,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而見到鐵凝的冰心,當時也非常恍惚,她仿佛在鐵凝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模樣。

才華橫溢備受大家稱贊,但是感情生活卻飽受诟病。

當時的鐵凝也習慣了,畢竟隻要有人見到見到她,除了誇贊她的文學素養之外,下一個緊接着的話題就是結婚生子。

但是沒有想到,冰心見到她之後,是第一個鼓勵她堅持等待的人。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冰心當時問鐵凝:有沒有男朋友?

鐵凝随口敷衍回答:還在找呢。

沒想到冰心卻告訴她:你不要找,你要等。

在當時那個年代,這七個字無疑成為激勵鐵凝的一顆定心丸,原來,世界上總會有人懂她内心的堅守,并且毫不猶豫的支援她等下去。

在極度絕望中洋溢出希望

鐵凝是個言出必行的人,她自己認定的事情,就算一路摸黑,也會走下去,等待愛情就是她這一生中最為堅持的事情。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年輕時的鐵凝

但是鐵凝對于等待真愛的勇氣,也在年齡的增長過程當中,一點一點的消失殆盡了。

20歲的時候她可以說自己不着急,30歲她可以說自己想要堅守一種獨一無二的愛情,但是到了40歲,甚至50歲,鐵凝也對自己有一些失望了。

有時候鐵凝也會質疑自己的等待到底對不對,好在上天依然眷顧了她,鐵凝最終等到了那個人。

鐵凝本以為自己的一生将孤獨的過去,沒想到終于等到了夢中的白馬王子——華生。

華生比鐵凝大五歲,是一個經濟學家,她們一個是工科,一個文科,雖然相似處不多,但勝在互補。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華生

華生和她有着很多相似的經曆,同樣是下鄉插隊,同樣也非常喜愛文學作品。為了出人頭地,他也是經曆了數十年的寒窗苦讀。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不僅在華僑大學擔任校長,而且還榮獲過國家級的突出貢獻獎。

這樣優秀的人,自然對愛情也有更高的理想和看法。

在經人介紹之後,他們發現了彼此有很多共同點,盡管人到中年,但他們的愛情依舊開展得轟轟烈烈。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經過長時間的相處,他們發現擁有了彼此之後的生活,快樂且幸福。

他們可以在一起談論各種喜歡的文學作品,也可以為了一個經濟小現象而争論不休。

他們可以在日落黃昏之後牽手散步,也可以一起在深夜加班寫稿,這樣的生活是他們彼此之前都沒有經曆過的。

于是在2007年,50歲的鐵凝突然向公衆宣布自己和華生領證結婚了,這個消息一爆出就引起了文學圈和經濟圈的轟動。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在他們受到大家祝福的同時,也有很多人質疑。

鐵凝不是獨立女性嗎?怎麼五十歲突然就結婚了?兩人的結婚目的肯定不純,各種各樣的猜測層出不窮。

同時,也有很多人擔心這樣的黃昏戀,最後會以失敗告終。

但鐵凝解釋兩個人在50歲彼此相愛的原因時,是這樣說的:“我們兩個人這些年的狀态就是一個人在等,一個人也沒有找。盡管我們年紀都不小了,各自都經曆了很多事情。但是我和華生的心,彼此都是敞開的,明亮的。”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時間不是阻礙愛情的圍牆,隻要有緣分,早晚自會相遇。

相比于鐵凝浪漫的形容,華生以更诙諧的方式解釋着:“雖然鐵凝是作協的主席,但我卻不覺得這是什麼障礙。”

盡管外界對他們的猜疑居多,但他們用自己的行為和語言有力地進行了回擊。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他們也用他們婚後幾十年的生活向大家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沒有錯的。

共同出席活動卻成為撒狗糧現場

在2012年,鐵凝與華生夫婦曾經進行過一次合體的演講。

當時他們去到了東南大學,做一個關于閱讀與人生的報告,這也是他們少有的合體進行演講的經曆。

他們通過自己的個人經曆與方式,向大家傳授了一些成功的小經驗:成功永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曆不懈的學習和努力。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鐵凝與華生夫婦

但是在大家在聆聽的過程中,卻被喂了一口狗糧。

在現場,兩個人經常用擡杠的方式來說話,但是當談到婚姻的時候,兩個人卻不約而同地都對這段婚姻緻以了最高的贊同。

鐵凝說她等到了,華生則總結他選對了人。

其實,一開始演講報告都是以正常的方式進行的。華生也在報告當中,詳細地剖析了自己的前半生,覺得自己的生活也非常艱辛。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小時候,他也是班級裡最調皮搗蛋的那一個人,而且經常擾亂班級課堂秩序,他是一個不起眼的學生,在15歲的時候還被下放到農村當農民,一待就是五年的時間。

當時正值特殊的時期,但他又特别喜歡讀書,是以想盡一切辦法去學校的圖書館裡面偷看書,好在生活也是善待他的。

在二十四歲的時候他報名參加了聯考,并且順利進入了大學。

然而進入大學之後他卻發現,大學的課程更難,于是他經常找時間逃課,但他不是出去玩兒或者是偷懶,而是混到其他的班級裡面,去惡補自己的數學和外語。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正是前期這麼艱辛痛苦的經曆,讓他在後續遇到機遇的時候,說什麼也要靠自己的努力抓住。

最後,華生成為了當時網際網路首批海歸企業家當中,最成功的典範。

小細節看出真實的婚姻狀态

當華生将自己的經曆與大家分享之後,鐵凝也進行了她的演講,而且她還非常正式地準備了演講稿。

讓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在鐵凝分享自己,有關于閱讀的曆程和感受的時候,總是喜歡提起來華生,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去調侃他,甚至經常以華生作為例子,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确性。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在演講的最後也有學生,提起了兩人戀愛的這段往事,更引發很多人的關注。

因為大家的起哄,也讓他們不得不直面的和學生們聊起“等”和“找”的這個話題。

因為遇到了真愛華生,讓鐵凝更相信愛情不能夠生拉硬拽,而是要看機緣。

但是,她所說的這個“等”,也是有不同的意義的。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鐵凝和華生

等,并不意味着要消極懈怠,不意味着要躲避,而是要以積極主動的态度來看待這件事情。

畢竟,鐵凝的人生也是一個個例。

鐵凝從未想過自己的故事會變成一個案例,更想不到自己會成為一個所謂“獨立女性”的榜樣,備受大家的追捧,以此來鼓舞那些偏激的獨立女孩。

對于鐵凝來說,她沒有想象到自己當年和冰心的對話,也成為了大家口中津津樂道的段子。

她提到,當時的她年輕固執,但她并不希望現在的女孩子效仿,更不要刻意地為了模仿“獨立女性”而錯過自己心愛的人。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愛情還是要講究緣分,不能為了過分的追求想象中理想化的人,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錯過了身邊的美好。

而正是這一次的互動,也讓大家看清楚了兩個人之間的相處方式。

當被問到“你這輩子做得最對的選擇是什麼”的時候,華生毫不猶豫地回答說,當然是選對了人,并且他還用四個字來概括了這個決定,那就是修成正果。

可見在這段感情當中,他們都是雙向奔赴的。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0歲等來良緣:我甯可沒有,也絕不湊合

電視劇《何以笙箫默》當中有過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将就,而我不願意将就。

其實等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等待才是盡頭。

好在鐵凝終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