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逆勢漲超10%,強...

作者:猩猩說财

大家好,我是猩猩。

最近,市場接連調整。

賽道股崩塌,讓不少基金淨值大跌。

盡管如此,少數基金卻逆勢大漲。

那今天猩猩就跟大家聊一聊逆襲的基金。

逆勢漲超10%,強...

今年的大A,挺讓人意外的。

虎年開門紅,劇情卻反向走偏。

年初至今,大盤指數跌了不少:

上證指數跌4.86%,而深證成指和創業闆大跌10.99%和17.34%。

沒想到,市場抱團的熱門賽道股,紛紛集體崩盤。

跌速太快,基金淨值也大幅受挫。

截至上周五,共195隻公募基金淨值跌超20%。

此前的熱門明星基金,中歐醫療創新,跌幅也高達24%。

逆勢漲超10%,強...

整體來看,市場行情調整的有點魔幻。

具體來看,權益類的基金表現最弱:

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基金以及靈活配置型基金指數分别下跌11.62%、11.46%和8.03%。

可以說,集體走跌的市場,少跌也能戰勝市場。

逆勢漲超10%,強...

然而,也有一小部分基金脫穎而出。

市場大跌,基金反而逆勢上漲。

目前,年内有近20隻基金回報超過10%。

按相對收益算,妥妥跑赢市場近20%。

逆勢漲超10%,強...

這類逆勢上漲的基金,可以分兩類:

一類是商品類基金,押注原油等大宗商品:

排名前10中,有9個都是投資油氣、飼料等大宗商品。

而且,大多數都是規模小(幾億)的QDII基金。

換句話說,國内少量資金,投資境外市場商品,獲利較大。

另一類呢,高配低估值闆塊的權益基金:

排名第十,收益近15%的鵬華香港銀行,買入的全是港股大盤銀行股。

逆勢漲超10%,強...

除了銀行以外,還有基金押注地産、煤炭鋼鐵等高股息闆塊。

比如收益近12%的萬家宏觀擇時,前十大持倉集中與地産和煤炭。

逆勢漲超10%,強...

名靠前的浙商港股通中華預期高股息指數增強A,前十大持倉股為煤炭、石油、水泥、鋼鐵、銀行各行業龍頭股。

換句話說,基金投的都是高股息的行業龍頭。

另外,逆勢加倉港股的基金,也收獲不小。

四季度,公募一哥張坤加倉的易方達亞洲精選,回血不少:

前十大持倉股,包含網際網路、銀行、消費等行業的龍頭。

逆勢漲超10%,強...

年初至今,基金逆勢漲超8%。

逆勢漲超10%,強...

除了正常權益基金和商品類基金,也有新品種的異軍突起。

不少小夥伴,想必想到了上市不足一年的公募REITs:

逆勢漲超10%,強...

今年以來,近8隻基金漲幅超過10%,其中3隻漲超30%。

截至上周五,11隻公募REITs開年以來的平均漲幅高達17.76%。

買公募REITs,其實本質是投資基礎設施。

高比例分紅+上市交易,意味着REITS兼具股票和債券的屬性。

有小夥伴會問,為何這些資産能逆勢上漲?

總的來看,這些逆襲的資産有普遍的共性,也有個别的個性。

先說普遍的共性,較強的防守性和順風的政策支援。

防守性上,抗跌和保值的屬性值很高:

比如,低估值的港股和銀行股跌幅空間有限,高股息龍頭和REITs能通過分紅保障收益。

政策方面,包括銀行、地産在内的行業普遍回暖。

穩經濟的背景下,保障流動性充裕利好銀行和陷入危機的地産。

REITs基金,也搭上了新試點政策和大基建的政策春風。

事實上,面臨政策逆風的闆塊跌幅明顯,比如近期的醫藥。

總的來說,逆襲的闆塊相對很穩,而且有政策的支援。

其次,從個性來看,商品類基金的崛起,正好抓住了階段機會——高通脹。

受疫情以及政府放水的影響,包括原油在内的全球商品大幅漲價。

供給不平衡,位于上遊的能源、材料供應商,漲價後業績暴增。

比如暴賺的中石油,因油價大漲,公司今年淨利潤預計翻2倍多。

那闆塊逆勢上漲,值得追麼?

原則上,政策友好、處于相對低位的闆塊依舊很穩。

穩經濟的背景下,港股網際網路、銀行、以及基建等闆塊仍有發力的空間。

近期,資金投入的力度也明顯加大。

相對而言,短期大漲後高位的波動風險,也不得不防:

比如漲瘋的REITs,基金管理人頻頻公告提示溢價風險。

今年以來,已有3隻REITs基金因漲幅過高而臨時停牌。

備受市場關注的商品周期闆塊,短期的收益和風險并存。

受政策和突發事件的影響,商品價格的漲跌幅度總是很大。

比如最近鐵礦石大漲,監管層的調研又引發期貨價格的大跌。

而且,中長期來看,未來仍面臨調整的壓力。

随着經濟恢複,政府收縮流動性(比如加息),商品很難維持長期的高價。

是以,對于短期的誘惑,小夥伴還是量力而行。

闆塊波動大,厭惡風險的盡量謹慎觀望。

即便參與,最好低倉靈活交易,及時止盈止損。

總之,不熟不投,市場越瘋狂最好越冷靜,不要沖動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