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實用穴位治療百科——4法治痛經

作者:悅讀中醫

小編導讀

幾千年來,在不斷的實踐中,人們總結出了人體相關經絡、穴位的特性和作用,形成了完整的經絡系統和穴位知識體系,并根據不同的發病機理,運用針灸、按摩、刮痧、拔罐等方法,刺激經絡、穴位,激發人體正氣,達到調和氣血、旺盛代謝、通利經絡、祛病保健的目的。熟悉幾個防病治病的穴位和治療手法好處多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應用穴位治療痛經的方法。

痛經是婦科常見病,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後,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的病症。每随月經周期而發,嚴重者可伴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影響工作及生活。中醫學認為,痛經是由氣滞血瘀、寒濕凝滞、身體虛弱、肝腎虧虛引起的,對相關穴位施治可調和氣血、祛除濕寒、補益肝腎,進而改善痛經的症狀。

可選一種或幾種方法治療:按摩、艾灸、拔罐、刮痧。

按摩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按順時針方向在小腹部輕揉 5 分鐘。将中指指腹緊貼氣海穴、關元穴,以順時針的方向揉動 2 分鐘。用手掌背部,緊貼于腰骶部,進行前臂旋轉,操作 5 分鐘。用手掌在八髎穴、腎俞穴上用力向下按壓各 2 分鐘。用手掌在骶部八髎穴來回摩擦,以透熱為度,摩擦 2 分鐘。

實用穴位治療百科——4法治痛經

艾灸方法

取氣海、中極、血海、三陰交、行間(位于足背部,在第一、第二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等穴位,按照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順序施灸。讓患者取合适體位,施灸者站立在患者身側,點燃艾條的一端,火頭對準穴位,距離皮膚 3~5 厘米施灸,以患者感覺有溫熱感而無疼痛感為宜。每穴灸 10~15 分鐘,以灸處皮膚潮紅為度。此方法要在兩次月經之間進行,最适用于氣滞血瘀型痛經。

實用穴位治療百科——4法治痛經

拔罐方法

在患者經期前 2~3 天或者在月經期間進行拔罐。讓患者取俯卧位,将罐吸拔在次髎穴上,留罐 15~20 分鐘,拔罐時關注罐内皮膚的變化,當皮膚充血或有瘀血拔出時即可起罐,起罐後要對皮膚進行消毒護理。接下來讓患者取仰卧位,将罐吸拔在關元、歸來(位于下腹部,在臍中下 4 寸,距前正中線 2 寸)、三陰交、足三裡,留罐 15~20 分鐘,起罐後,對拔罐部位進行消毒處理,以免皮膚感染。這樣的治療每日 1 次,7 次為 1 個療程。

實用穴位治療百科——4法治痛經

刮痧方法

用角按揉法按揉足内側、足外側生殖器官反射區。

實用穴位治療百科——4法治痛經

先用面刮法自上而下刮拭下腹部子宮、卵巢體表投影區,或輔以拔罐。接着用面刮法自上而下刮拭下腹部氣海穴至中極穴,再刮拭腰背部肝俞穴至腎俞穴,最後刮拭下肢内側陰陵泉穴,向下經地機穴(位于小腿内側,在内踝尖與陰陵泉的連線上,陰陵泉下 3 寸)至三陰交穴。

· 好書推薦 ·

實用穴位治療百科——4法治痛經

《李少波真氣運作針灸推拿實踐(第2版)》

内容介紹

本書是李老在101歲高齡之時,親自為賈海忠教授等弟子傳授 “真氣運作法”及臨床治病絕技的講解實錄,是李老中醫學術、中醫臨床與中醫養生的集大成之著。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養生正道”微信公衆号,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圖檔為出版社所有版權圖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